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一」

在這一系列文章裡,我想提供“嘗試另一種生活方式”的現身說法,希望對你有啟發。

老實說,“嘗試另一種生活方式”的想法,開始於五六年前。當時我與LD有一次長談,之後我們共同確認了一點:賺錢不是我們最關心的事情,為了賺錢而讓自己不開心,對我們來說是得不償失的,不能為了賺錢而承受不開心、精神壓抑的代價。

我覺得真正想明白這一點相當重要,因為之後生活就輕鬆多了:許多事情我們認為是對的,只不過是有權的人在瞎指揮而已;許多道理我們認為是歪的,只不過是有錢的人在胡咧咧而已;許多人是靠機會發財的,只不過是自己不承認而已……

其實這個道理也不難理解:世界是公平的,有錢當然好,但也不可能壟斷一切,總有一些是錢控制不了的,比如認定是非的權利,比如分辨善惡的良知。


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一」

想明白這一點的重要性,怎麼強調也不為過。按照我的經驗,以此為基礎,世界觀就越來越穩定,也越來越經得起考驗了。

另一方面,我們也努力戒除生活中的物慾,抵抗消費主義的各種誘惑,完全不會相信“買到什麼什麼我就幸福了”的鬼話,非必要的東西絕對不要買。堅持幾年下來,效果相當好。

在這裡我也想說句題外話:家人之間這種坦誠深度的交流也相當重要。之前我總覺得要多賺錢才能給家人安全感,所以很委屈;而LD總擔心指出“有些錢就算賺了也不值得”會打擊我工作積極性。大家矇在鼓裡,就這樣形成了死結。深談之後才發現,其實大家都想太多,負擔太重,其實我們可以更輕鬆生活。


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一」

從“不要太在乎賺錢”開始,此後的幾年裡,我們又認清了一些其它的生活目標。

比如,我們都希望能住得好一點。

這裡的“好”不是奢華,而是密度低、綠化好。前幾年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們住到了一個堪比公園的小區,雖然散步一圈要一個小時,但每天晚上下班再晚都願意出去散步。由此我們發現,自己不是懶人,只是住的環境好,真的可以讓自己心曠神怡。所以後來再選住處,我們都更願意多花點錢,住得好一點。太高的密度,太少的綠色,哪怕樓盤再高級,裝修再好,都讓人不自在。


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一」

順帶的,我們也都不習慣人口密度太大的城市。雖然有無數公眾號在歌頌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盛讚那裡的活力,但密集的人潮並不見得每個人都喜歡。起碼對我來說,太密集的人潮,熱鬧但也喧囂,雖然提供了許多選擇,但也裹挾人不停朝前,消滅了“靜下來生活”的從容。

又比如,我們都希望能有更多留給自己的時間。

我做了十多年IT了,所以我清楚知道,如果沒有996,有更多時間去設計和思考,有更好的組織和協調,效率和創造性都比一味強調996要高得多。然而現實卻太尷尬,你可以找到月薪五萬的996的工作,但很難找到月薪三萬的965的工作。似乎不管你月薪幾何,效率高低,總是要拼上全部時間才被認可,我不知道問題在哪裡,但我覺得這樣一定不對。


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一」

同樣我也很噁心幾位知識網紅故弄玄虛的表演,一本正經告訴大家“認命”的嘴臉。在我看來,無論怎樣的大環境,無論怎樣的“命運”,成年人總該有一些主觀能動性,朝自己認定的目標去靠近。所以請一定不要跟我說“某某就是我們的命運”,否則我的回答只有一句話:“請不要動不動說‘我們’,因為那只是‘你們’而已”。

再比如,我希望可以陪伴小朋友自由健康地成長。

許多見過我們家小朋友的朋友都說,他的樂感和節奏感很好。這麼說或許有點厚臉皮,但我捫心自問,他這方面的表現或許真的在平均水平之上。

這是怎麼做到的呢?其實也沒有任何稀奇,無非是我每天彈琴,帶著他玩。我只是做到了兩點:第一,讓他知道任何事情,要做好都要堅持;第二,注意跟他互動,注意他的反應,然後變調、變換節奏,讓他意識到。回想起來,每週三四個小時的專屬陪伴,也算是很大的投資了。

關於音樂這件事,我想我還是有一些發言權的。本來家裡只有我彈琴,後來LD看了羨慕,覺得玩音樂是一件很愉悅的事情,然後去門口琴行報了個名。學了半年卻舉步維艱,毫無興趣。我本來以為是“不夠能堅持”,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去了教我手風琴的夏老師處(參見《 》),就跟武俠小說裡“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興趣也上來了,進步也神速了——當然,夏老師也不是什麼人都收,一定要親自見過、聊過才同意。

這整件事情讓我意識到,音樂、文學等等這種“愛好”,以普通培訓機構去培養,很難期待有真正的效果。真正要想有所收穫,離不開高質量的持續投入,也離不開機緣。有這些愛好當然很好,但如果你沒有足夠多的錢去找真正的專業機構,起碼也要投入足夠多的時間來親自陪伴,否則很難真正培養出健康的“愛好”。

還有,我深刻明白了醫療保險的重要性。

2014年開始,家裡接連有老人生病去世。那幾年,幾乎是每個冬天都要去一次殯儀館。悲痛之餘,我的一些看法也改變了。

以前我對醫療保險並沒有那麼多認知,只知道有些老一輩是離休幹部,醫療費報銷的待遇比常人好一些。那時候即便聽說“去ICU了”,也只是感覺“這幾天探望不到”而已,沒有任何經濟上的考慮。後來對比其他人的遭遇才知道,ICU有多麼貴,對普通人來說多麼奢侈。


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一」


前幾天看《財新》雜誌的專訪,受訪的彭志勇醫生說他最難過的一個例子,一個孕婦不慎感染了新冠肺炎,在ICU住了幾天,花去二十來萬,農村的家裡實在湊不出這麼多錢,即便情況在好轉了也只能拔管,家屬痛不欲生。更可惜的是,拔管第二天國家就宣佈治療免費,但是已經於事無補了。只要人在,未來就還有無限可能。但是,沒有錢就不能度過這一關,無限可能只是泡影。

我們雖然每年也交了一筆不小的錢買商業保險,但如果真的遇上這種情況,心裡還是沒底。我相信“擔心醫療保險”不是個別現象,我也相信“有兜底保險可以讓人更安心”,你看Google之類公司給員工提供了非常完善的保險計劃,甚至涵蓋意外去世之後的子女撫養費,就是為了免除大家的後顧之憂,讓人安心工作。

如果我的小規模觀察沒有錯,現在許多“在北上廣安了家”的家庭在這方面也並不能太放心。看起來資產有幾百萬上千萬,其實主要都是早年買下的一套房產,能動用的現金並不多。所以如果真遇到不幸,家裡有人住一兩個禮拜ICU就不得不抵押賣房,這是大概率的選擇。

當下健康的人,請不要輕信什麼“人間不值得”、“活著沒尊嚴不如不活”之類的痛快話。如果你沒有和我一樣親自在醫院和殯儀館經歷幾次深度洗禮,起碼也可以仔細看看此次新冠肺炎的報道,有那麼多人年輕人在感受到絕望之後喊的都是“我不想死,我要活下去”,真正敢於主動與世界告別的,絕大多數是老年人。

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努力為自己和家人提供充足的保障,對未來抱有健康的期望,而絕對不要被那些痛快話矇蔽了眼睛。

最後,我搞不懂那麼多“你懂的”。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你懂的”滲透到我們的生活裡,就好像有越來越多的路被標上“前方不通”。然而,“前方不通”好歹還有一個明確的指示,“你懂的”卻絕不是這個意思。

我嘗試過跟許多人認真討論討論“你懂的”。有意思的是,雖然大家都贊同“你懂的”,其實真正贊同的也只是“你懂的”這三個字而已。如果真的揭開“你懂的”面具,才發現大家都是盲人騎瞎馬,你的“你懂的”和我的“你懂的”,雖然說法相同,意思卻截然不同。然而,大家仍然被矇在鼓裡。

我贊同知易行難,許多問題,討論清楚了也沒法行動,這乃是正常現象。但討論清楚了,起碼還有行動的可能。如果討論都不清楚,行動根本就不可能了。


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一」


當然,有人會說“知道那麼多有什麼用,還不是徒增煩惱”?我想,這些人多半沒看過陳嘉映先生的書,不知道他舉的那個經典的例子:電影電視裡經常有這樣的鏡頭,某人臨終之前念念不忘的就是“當年那件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知道當年那件事,對現在一點實質性影響也沒有——但是,他就是想知道啊。

我也逐漸發現了,這個世界上很多問題是沒有先驗正確答案的。

我們的教育體系裡最喜歡考的,就是那些“有先驗(預設)正確答案”的問題:某某人誕生在哪一年?某某事件的意義是什麼?某句詩的下一句是什麼?某國的支柱產業是什麼?……能回答出這些問題的人,往往會得到最多的讚賞。

然而在此之外,還有很多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大的,比如巴以矛盾持續多年,究竟出路在哪裡?據說1941年羅斯福已經知道日本要偷襲珍珠港,那麼他假裝不知道的做法對嗎?小的,比如某某人要求加工資,這到底是合理還是不合理,應該怎麼對付?你很佩服的某個人為什麼其他人不喜歡,他們的厭惡有沒有道理?

習慣了“正確答案”的人在談這些問題的時候特別吃力,要麼就是老虎咬天無從下口,要麼就是支離破碎難以言之成理,再不就是隻能粗暴打斷別人的意見,總之表現難令人滿意。要知道,談論這類問題不但需要知識和邏輯,還需要很強的共情力,以及對不同價值觀的理解和包容。

以我有限的見識,有正確答案的問題很好解決,比如IT,看起來麻煩,自學起來其實不難。但真正重要的問題往往不是這樣,因為它們根本沒有正確答案。即便有了最終答案,結果很可能是“甲方案很好,乙方案也不錯”。問題在於,無論哪個方案,你都需要有一整套方法來思考、說服、實現。而這,恰恰是我們教育中最缺乏的。

無論工作也好,生活也罷,個人也好,社會也罷,歸根到底無非是尋找“有沒有更優解”的過程。即便已經對現狀滿意,我們仍然不應該放棄追問“有沒有辦法更好一點”,“有沒有辦法讓更多人滿意一點”,“有沒有辦法讓人受到更多的尊重一點”…… 哪怕暫時不能行動,通過討論,起碼可以知道方向在哪裡,問題在何處,什麼時候可以行動。

反過來說,如果一錘子認定“這就是最好,沒有更好了”,哪怕稍微有一點點不認同,也只能看到“你懂的”封條矗立前方,那真是讓人沮喪。這種時候還鼓勵大家要有好奇心,不是有點荒謬嗎?

前段時間在書裡看到北大歷史學教授羅新的一番話,我非常贊同,大致摘錄在這裡:

閱讀歷史應當保持批判、質疑和想象力。沒有批判和質疑,我們就成了歷史的奴隸,只能按照既定的方式去理解和思考……沒有想象力,我們就無法把歷史引入現實,想想“當時如果那麼做,是否會更好”……未來當然不會完全像我們想象的那樣,但如果我們不按照自己認定的方向去投入力量到現實,未來一定會更加遠離我們的想象。

上面說了這麼多,如果要嘗試另一種生活方式,會有擔心嗎?當然會有。

第一,關於職業。如果不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也不是深耕某個技術領域的專家,我們每個人的職場技能、經驗、習慣等等,都是在某種程度上和國家、文化綁定的。資歷越深,綁定也就越緊密,尤其是如果你不再做具體專業工作,而是積累了管理經驗之後。如果要變化生活方式,成本相應也越高。

第二,關於語言和文化。如果不是去新加坡這樣的華語國家,必然要學習和使用新的語言。我知道許多人在國內還自信“英語還算不錯”,其實很難交流,尤其是生活交流。最簡單的,“我車胎漏氣了”、“馬桶堵了”怎麼說,沒經歷過的人還真說不上來。更不用說文化也是一大考慮因素,許多人都自認“混的不錯”了,想想各種“去當二等公民”的故事,實在是落差太大。

第三,關於收入。無可否認,如果你在國內一線城市,在大公司謀到不錯的職位,或者在小公司趕上了風口,一般都會有不錯的收入,甚至這周買個無人機,下週買個手機,再下週買個筆記本或者鏡頭,都不是什麼難事。但是離開中國,未必能有這種條件,收入高繳稅也會很高,電子產品價格也高於國內。

第四,關於小孩。許多人都會擔心小孩的教育問題,比如不會說中文怎麼辦,只說英文自己聽不懂怎麼辦,成長環境家長都不熟悉怎麼辦。而且,許多家長必須要保證自己是孩子的“超集”,孩子必須是自己的“子集”,才會有安全感的,因為這樣才可以給小朋友下命令,要求他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完全換個環境,起碼在語言方面家長和小孩來到了同一條起跑線,甚至小孩可能跑得更快,那麼家長怎麼辦?

我想說的是,這些權衡甚至掙扎是很正常的,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甚至都要煎熬的。沒有人可以給你正確答案,因為根本不存在什麼“正確答案”。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只能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

一個人,不可能佔盡所有的好處,也沒有人可以佔盡所有的好處,所以千萬不要為“以為應該有”但“其實要不起”的東西而失落。最關鍵的問題是,你到底最看重什麼?你到底想要什麼?你最在意什麼?為了它,你捨得失去什麼?你能承擔什麼代價?

這些問題看起來很簡單,卻需要千萬次地問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即便這答案不完美,但也是未來幾年、十幾年看來經得住考驗、不會後悔的答案。哪怕未來的情況和之前的設想不一樣,你也可以告訴自己:我當時就是這樣這樣想的,我已經做到沒有遺憾了。

人的年紀越大,就越深刻意識到,自己真正能做選擇的時間在飛速縮短。也許現在還有時間去猶豫,未來卻連猶豫的資本都沒有了。所以關於人生的問題,一定要儘早刪繁就簡找出答案,搞清楚自己最想要什麼、最在意什麼。

一旦你有了答案,剩下的事情就都好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