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角度解读亲情短片《父与女》的独特魅力


对于这部动画短片,很多人都把它定义为简单的亲情短片,但在我看来,亲情的背后,还藏着更深层次的对爱与生命的思考。今天我们不妨换个思路,从多个角度来对这部动画短片进行挖掘解读。


从三个角度解读亲情短片《父与女》的独特魅力


短片《父与女》又名《岸边的两个人》,是由导演迈克尔·度德威特执导,Jennifer Bangs参加演出的一部短片动画,于2001年5月27日在波兰首映。曾荣获第7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该片在豆瓣上的评分为9.2分,可见其上映后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故事情节简单易懂:在一个傍晚,女儿和父亲一起骑着单车穿过林间小道,骑上高坡,来到海边堤岸,父亲抱了抱女儿之后就登上了小船逐渐远去,从那以后,女儿每天都会来海边眺望,风雨无阻,等待父亲的归来。直到多年以后,小女孩慢慢老去,她也没有等到她的父亲回来,最后只在干涸的河里找到了父亲的小船,在幻觉中与父亲重逢。

对于这部8分钟的动画短片,没有特别激动人心的情节,也没有意料之外的结局。他所包含的,只是一个简单朴素的故事,那为何这部短片还能够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呢?

本文我将从镜头画面的呈现,影片细节的隐喻,影片的艺术魅力来对这部短片进行分析。在影片的第三部分,我会结合自身的观影感受,谈谈对这部动画艺术影片的思考。

  • 镜头画面的呈现:昏黄画面与舒缓音乐的搭配结合,带来绝佳的观影体验
  • 影片细节的隐喻:极具代表性的细节隐喻吸引观众,让观众对影片的内涵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增强影片的艺术魅力
  • 影片的艺术魅力:从自身的观影感受出发,结合本片的故事情节,谈谈艺术影片特有的魅力

01、镜头画面的呈现:昏黄画面与舒缓音乐的搭配结合,带来绝佳的观影体验


《父与女》之所以能够感动大量的观众,除了影片中对女儿思念父亲的刻画,还在于导演对镜头语言的巧妙运用。通过画面与音乐的相互结合,将这部影片的节奏安排的恰到好处,

观众带来了绝佳的观影体验。

那么在这部影片中,导演是如何将画面和音乐完美衔接在一起的呢?


①昏黄的色彩,空旷的画面,使人情感压抑

《父与女》的开篇,采用近景镜头由小到大呈现出一朵静止的云,云下面是父亲和女儿骑车,穿过林间小道和高坡来到了海边,旁边堤岸的树高高的矗立着,父亲抱了抱女儿以后就划船离开了,随着船逐渐变成小黑点远去。代表女儿的小人在岸上眺望,在空旷的远景镜头下小女孩和她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随着画面的递进,小女孩逐渐长大,那些林间小道,高坡和堤岸也重复出现,影片简单至极却又意蕴深刻,整体画面空旷寂寥,呈现出昏黄的颜色,使人看了内心压抑。

而本片的镜头剪辑,也独具一格。大部分运用远景镜头和静止镜头来展现,以上帝视角来展现整体画面,更平添了空旷虚无之感。


从三个角度解读亲情短片《父与女》的独特魅力


在我看来,导演用昏黄的色调以及简单的远镜头刻画,是为了渲染出影片空旷压抑的氛围,突出女儿在父亲离开之后的孤单以及对父亲的思念。导演刻意地返璞归真,通过素描画风的画面展现,定下了清新简洁的基调,让观众沉浸其中。


②舒缓忧伤的音乐,伴随着女儿一次次去找父亲,使人印象深刻

一部影片想要吸引人,除了最基本的色彩渲染以及镜头语言的运用之外,另外一大元素就是影片的背景音乐。而在本片中,与画面完美衔接的背景音乐,莫过于那首由伊凡诺维奇作曲的《多瑙河之波》

影片中,这首背景音乐贯穿始终,从一开始伴随着管风琴轻快悠扬的音乐,小女孩和父亲去海边,待到小女孩独自一人回去又多次骑车来到海边的过程中,音乐里逐渐加入了钢琴弹奏。

同时,随着影片画面的递进,音乐节奏也随之改变,因为父亲的离去,小女孩的后半生不再有了父亲的保护与陪伴。之前能够轻松骑上的高坡慢慢变得吃力起来,这也预示着她之后的生活因为没了父亲的帮助,遇到困难变得艰难起来。

在影片中有一幕,小女孩逆着风骑着单车去海岸。在狂风里,音乐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更加激昂,细腻的表现出女孩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之后小女孩逐渐长大,有了男朋友,坐在男朋友的车上,也就是预示了自己的生命中有了他的保护和帮助,前进时也不再变得很困难,音乐节奏也随之变得缓慢悠扬。

背景音乐节奏的不断变化,也衬托出小女孩的逐渐长大。她在不同的人生节点去海边,所表现出来的音乐节奏都不同:从是小女孩时的平实,到成为少女时的轻快,到为人妇时的悠扬,直到老年时的不急不缓。


从三个角度解读亲情短片《父与女》的独特魅力


《父与女》通过背景音乐与影片画面的完美结合,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渲染出简单、生活化的画面风格。在影片的呈现下,小女孩和父亲之间那种体现真、善、美的纯真情感透过音乐细腻的展现在观众眼前,给身处快节奏状态下的我们带来一种清新的味道。


02、影片细节的隐喻:极具代表性的细节隐喻吸引观众,让观众对影片的内涵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增强影片的艺术魅力


影片中有几处细节在剧情的发展中格外显眼,它们意蕴深刻,不仅能渲染氛围,还能够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提升影片的内涵。接下来我主要分析两个最具代表性的细节,它们所隐含的内涵:


①车轮

象征着生命。车轮在影片中出现的频繁,每一次女主去海边,都伴随着车轮。随着车轮不断的向前转动,四季更迭,隐喻着时间流逝,生命成长。同时,所有人的出场也都伴随着车轮,随着小女孩的不断长大,渐渐老去,旁边经过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年轻,隐喻着生命轮回,生老病死。


从三个角度解读亲情短片《父与女》的独特魅力


②看海

看海这个动作贯穿影片全部,但在小女孩第七次看海时,她已为人母,带着丈夫和两个孩子来岸边。两个孩子和丈夫和女人的表现各不相同,孩子们在海边玩水打闹,丈夫坐在后面茫然地看着大海,而女人则是站在堤岸上,极力地向远处眺望。导演通过对三类人不同的细节描写,隐喻着深刻的内涵:孩子们因为什么都不懂,更无法理解死亡是什么,因此只会嬉戏玩耍。而女人逐渐长大,已经知晓了那时候是父亲去世而不是离开,对生命的流逝和死亡有着自己更加沉重的理解和思考。


从三个角度解读亲情短片《父与女》的独特魅力


在我看来,导演的这这几处细节巧妙的展现出小女孩在不同的人生节点的状态。利用细节的表现赋予角色丰富的感情。同时,透过细节以小见大,饱含哲理,引发观众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


03、影片的艺术魅力:从自身的观影感受出发,结合本片的故事情节,谈谈艺术影片特有的魅力


动画艺术影片,往往没有复杂多变的叙事情节,反而更加简单平实,倾向于揭示某些哲理,并以此贯穿全片,给观众带来回味与思考。所以今天我将借由这部影片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观影感受,谈谈艺术影片独特的魅力:

①将故事简单化,更突出简单环境下人物的丰富情感

艺术影片的故事环境一般都很简单,浅显易懂却又意蕴丰富。在《父与女》当中,导演选择了以高坡,林中小道和堤岸为主要的大环境。同时加入了零星几只飞鸟和孤独的云,通过这样简单的大环境加之音乐的烘托来展现女儿孤独的内心世界。


从三个角度解读亲情短片《父与女》的独特魅力


在我看来,在简单环境下叙述故事情节是动画艺术影片特有的手法。因为借由简单环境的衬托,观众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角色身上,探究角色的内心情感。这样的艺术表现不仅给观众带来清奇的观影体验,还使得其对影片所展现出来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②通过生活化的表现风格,于平淡中揭示哲理

在《父与女》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故事以一种生活化的表现风格来发展,平和的剧情中包裹着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整个影片的剧情没有太大的起伏,但真的是充满哲理和感动。我会在小女孩逐渐长大,大海慢慢变成广阔的草原而感概光阴似箭。也会在小女孩最终老去,在幻觉中与父亲重逢而忍不住情绪失控,泪流满面。


从三个角度解读亲情短片《父与女》的独特魅力


通过片名,我们可能会以为这只是一部普通的描述亲情的短片,但这部影片却因为打动人心的故事情节和富含哲理的内核,让我们在观赏的时候既会因为父亲和女儿之间真挚的情感而感动,也会因为影片中出现的种种细节而回味无穷。


总结一下:


《父与女》是一部没有对白,极具哲理的动画艺术短片。这部影片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用独特的视角,细腻的表现手法来传递朴实真挚的情感。虽然仅仅只有8分钟,但却以小见大,意蕴深刻。导演通过素描画风的动画展现为我们传递出"真、善、美"的美好意境,这给身处快节奏下的我们一股小清新的感觉。

动画整体氛围昏黄且阴暗,但却并不妨碍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美好的。尽管有时候一些影片表达的比较昏暗,但它们却意蕴深刻且内核很美,这或许应该是我们或文艺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