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吴伟峰


“8月10日1时45分前后,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以超强台风强度登陆浙江温岭沿海,为今年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受‘利奇马’强降雨影响,10日下午,灵江出现最高洪峰,大量洪水没过临海望江门大桥桥面,涌入城内。临海全市被淹、内涝严重。”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网络截图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翻看着网上一张临海灾情的照片,不由自主地,眼眶里就湿湿的,心里像被什么堵着一样,好难受。

象山到临海,大约120公里。说远,不远;说近,也不是很近。然而当你知道象山与临海在历史上那些千丝万缕的关系,你就会明白,象山、临海其实也是一家人。

1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网络截图


据中国宁波象山客户端8月10日晚报道——《临海告急!象山8支救援队携装备连夜驰援……》:“截至10日晚10点左右,我县共有8支民间救援队迅速驰援临海。”“分别为象山县户外应急救援队、象山县石浦港应急救援队、象山县蓝羚户外应急救援队、象山县蓝豚水上救援队、象山县雄鹰应急救援队、浙江省孙茂芳公益救援中心、象山县野狼公益服务中心、象山县石浦海心应急救援队

。”(注:还有一支象山县蓝天救援队)。还有,看着象山朋友圈满屏的为临海祈福的信息,深深感受到象山人对临海的殷殷关切之情。9支民间救援队和无数的祈福,看得出,驰援临海,象山人已经全力以赴了。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临海的灾情让象山人如此揪心,不仅因为临海是一座千年古城,还有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象山与临海之间一种血脉关系。临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唐以后一直是台州府治,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台州路为台州府,隶属浙江省。

而象山在立县之前的隋代分别属句章(今宁波市慈城镇)、临海。唐神龙二年(706)象山立县,隶属于台州。也就是说,象山在立县前后就是“台州人”。到了广德二年(764),象山改隶明州(宁波),象山人才开始做宁波人。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明初台州府全图(来源网络)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1958年10月,宁海县并入象山,两县合并后隶属台州专区;1959年1月,台州专区撤销,象山回属宁波专区。这回,象山人只做了3个月的“台州人”。然而别忘了如今的象山还包括南田岛,南田诸岛在明洪武二十年(1387)被列为“封禁之地”,直到清光绪元年(1875)十月才解禁,这一封就封了五百年。宣统元年(1909)南田岛上置南田抚民厅,民国元年(1912)改置南田县。民国二十九年时,南田、临海以及宁海的一部分地区合并,成立了三门县,隶属台州(这时候的南田还不属于象山,解放后才划归象山)。

南田封禁时,其居民都迁移到台州府各县,到了开禁时招垦的居民也大多数来自台州南片的沿海居民。所以说,如今的象山南田居民很大一部分来自台州,有一句话叫“南田方言台州脉”,听听南田人满口的台州腔,就是最好的证明。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石浦十四夜吃“糊腊羹”。(吴伟峰 摄)


南田、石浦等象山南部地区的有些风俗习惯也与临海有着惊人的相似。比如说,我们石浦人“正月十四过元宵”,而且是不吃汤圆吃“糊腊羹”,这个习俗全国少见吧。然而这和临海几乎是一模一样,临海人吃的是叫“糟羹”,其实这“糟羹”的用料和烹饪方法与“糊腊羹”相差无几。而且,两地这一习俗都是源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可见,象南文化与台州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以上图片:2007年,吴伟峰摄于临海古城


所以在我看来,如今的象山可以说是一半属于明州(宁波)文化圈,一半属于台州文化圈。我是石浦人,我第一造访临海是在2007年10月,那是象山摄影家协会组织的一次采风活动。当我走进古色古香的临海老街时,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好像回到家一样。临海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那是一个活着的千年古城。临海古城不但保存地很完整,而且充满了安逸闲适的生活气息,老街里专心下棋的大伯、路边画像的青年、守着摊位的小贩、湖边垂钓的人们,还有拄着拐杖慢慢踱步的老人,组成了一幅活生生的古城风俗图。临海老街与石浦中街有些相似,但规模更大,看着老街里生活着的人,就像看着自己的街坊邻居。

临海有一种骨子里的美,这是由上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出来的。这古城的一砖一瓦,闪动着沉静之光,显示着一种硬气和大气的台州气质。从那时起,我就感觉到象山与临海有着一种血脉的联系,从内心里喜欢这个地方。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上图:来自网络。

下图:吴伟峰拍于2007年


今天,当我看着这浸泡在大水里的临海古城,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仿佛就是自己的家乡遭遇的劫难。然而,灾难无情人有情,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象山人民以最快的速度伸出援手,全力以赴,驰援临海。

其实,临海不仅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城,还是个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12年前,我在临海市区拍下了这张城市雕塑作品:一个母亲,以坚强的手臂托举着她的孩子,母亲的目光沉静而坚定。也许,这座雕塑象征着一座千年古城的发展与新生吧。


驰援临海 责无旁贷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坚强的临海人民,一定能以他们“台州式的硬气”排除万难,与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者一起,众志成城,战胜灾难,恢复美丽的家园。

为临海加油!

为临海祈福!

象山与你在一起!

向所有参加救援的英雄们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