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軍之將石田三成:擁有卓越的經濟管理能力,忠誠於主君秀吉

石田三成是關原之戰中,西軍實質上的總大將,是敗軍之將。歷史的大部分都是勝者的歷史。勝者被大大美化,而敗者則不公平地被貶低,流傳於後世。石田三成也是這樣。因為他在關原之戰中戰敗了,就被評說他靠阿諛奉承秀吉才出人頭地的,並缺乏做人的氣量。總的來說,後世對他的評價不怎麼積極。本文就來剖析真實的石田三成,為他正名。

一、跟隨秀吉,不善作戰,卻展現出卓越的經濟管理能力

石田三成出生於近江國坂國郡石田村,是豪族之子。1573年,秀吉成為了近江的領主。1577年,18歲的三成出仕,史料記載"秀吉公聞三成才智謀略出眾,出三百石招之"。

24歲時三成出陣賤嶽之戰,但是三成在此戰中沒有立下任何戰功,這之後,三成也沒有在戰場上靠武力立功。戰國時代,戰功是出人頭地的條件,但是對於不擅作戰的三成,秀吉將其作為近侍,留在身邊。

敗軍之將石田三成:擁有卓越的經濟管理能力,忠誠於主君秀吉

豐臣秀吉

1590年,秀吉統一了天下。這時,三成才發揮了自己的真正價值。他的功績之一便是"太閣檢地"。檢地即測量農田的面積,將其產量換算為石高的調查。三成被指派為檢地奉行,他從根本上改變了檢地方法,之前的檢地都是由當地的領主自行申報,因此數據嚴重失實。三成和其他家臣一起,直接走到領國內的農村,重新檢測土地,得出了真實的數據。例如島津家管轄下的薩摩據稱是21萬5千石,檢地後發現是實際數量為兩倍以上,足有58萬石。依靠三成的檢地改革,秀吉首次準確掌握了日本全國的大名實力。當時,日本長度和體積的單位在各地都不同,三成在太閣檢地時使用的檢地尺、檢地升,將全國的度量單位統一了。物品的流通因此更加便利,商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三成擅長周密的計算,經濟管理能力出眾。秀吉承認他的功績,欲賞其成為筑前筑後33萬石的大名。但是三成沒有接受,他曾經這麼說:"若我成了九州的大名,則將無人在大坂打理政務"。比起獲得更多的領地,三成更願意留在豐臣政權中樞,為儘快建設一個統一的國家而努力。

敗軍之將石田三成:擁有卓越的經濟管理能力,忠誠於主君秀吉

石田三成

二、秀吉去世,三成阻止家康坐大,卻反被其趕出政權中心

1598年8月18日,主君秀吉離開了人世,留下了年僅6歲的後繼人秀賴。得知了秀吉的死訊後,三成如此對家臣說道:"天下大亂之時,太閣大人駕臨,平定了亂世,沒有人不希望後繼人秀賴公的天下安定"。但是秀吉的喪期未過,德川家康就開始行動了,他認為天下當由能者居之。為了不讓日本退回到戰亂的時代,三成戒備著家康的行動。

秀吉死後的4個月,慶長3年(1598)冬,德川家康突然開始和諸大名聯姻,大名之間的聯姻會使特定的大名勢力增強,秀吉生前嚴禁此種行為。在三成看來家康是在破壞豐臣政權的穩定。但是三成僅是豐臣家的一介家臣,很難阻擋大大名家康的腳步。三成只能通過五大老、五奉行制度來抵抗家康。

五大老、五奉行輔佐年幼的秀賴執政,是政治的中樞。家康位居大老,其他四老分別是前田利家、宇喜多秀家、上杉景勝、毛利輝元,三成則是五奉行之一。當時的重要事項都要由大老、奉行十人合議後決議。三成籍此封鎖家康的行動,因為除了家康之外的人都配合三成的提議,家康不得不放棄了與諸大名的聯姻。

敗軍之將石田三成:擁有卓越的經濟管理能力,忠誠於主君秀吉

德川家康

在三成主導政權的時期,發生了一件事,打破了這種局面。慶長4年閨3月3日,五大老之一的前田利家去世,三成失去了唯一能牽制家康的大名。在利家去世的當晚,三成遭遇了突襲。襲擊三成的是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等7個武將,對於身為奉行在朝中指手畫腳的三成,他們的不滿積蓄已久。三成在千鈞一髮之際躲過了此劫,卻因此被家康握住了把柄。家康召集那7位武將,讓他們放棄了襲擊。這之後,家康告知三成:"這次騷動三成殿下也有責任,請回到自己的領國,閉門思過思過一兩年"。遭遇襲擊的8天后,三成起身回到近江的佐和山城閉門思過。秀吉去世不到半年,三成就被家康趕出了豐臣政權的中樞。

三、家康露出野心,出兵討伐上杉,三成號召各大名組成西軍,抵抗家康

三成離去後,家康對自己的慾望再不加掩飾,漸漸把持了朝政。慶長5年(1600)6月15日,他甚至出兵討伐五大老之一的上杉景勝。

得知家康出兵後,三成準備以武力除掉家康,他計劃拉攏能與家康對抗的有力大名。三成帶頭與諸奉行起草家康彈劾狀,以秀賴的名義討伐家康。未決進退的大名毛利輝元響應,並作為總大將進入大坂城,見此情況,觀望中的西國大名們紛紛集結至大坂城,9萬人以上的西軍誕生了,其總數超過了進軍會津的家康8萬大軍。

敗軍之將石田三成:擁有卓越的經濟管理能力,忠誠於主君秀吉

戰況示意圖

西軍首先攻下了家康西邊的據點伏見城。家康獲悉後即刻返兵江戶。這時,在家康西面有9萬多的西軍,北面有3萬的上杉軍,如果遭遇兩面夾擊,家康方面將潰不成軍。就這樣,家康被困在江戶,無法動彈。

1600年8月1日,西軍朝著家康所在的江戶進軍,三成將西軍分成5組,一組守護大坂,三組從大坂朝丹後、美濃、伊勢方向進軍,一組作為別動隊朝北陸進軍。此外北面會津還有3萬6000上杉軍。

8月11日,三成率領的美濃方面軍進入大垣城,在此與伊勢方面軍會師,準備朝東進軍。8月13日,東軍的先鋒部隊2萬5000人,突然進入了距離大垣城25km的尾張清洲城。由於兵力分散,三成手中有2萬兵力,面對4萬5000的東軍,三成不敢輕舉安動。東君的先鋒是福島正則、黑田長政等以忠於秀吉而聞名的武將,三成原本以為蒙受豐臣厚恩的武將不可能屈服於家康,這一事實讓他的信心深受打擊。

敗軍之將石田三成:擁有卓越的經濟管理能力,忠誠於主君秀吉

戰狀示意圖

四、家康利誘各大名,友軍背叛,三成於關原之戰慘敗

三成請求請求身在大坂城的西軍總大將毛利輝元出兵,但是輝元在大坂城遲遲沒有動靜。其實此時,家康暗中與毛利手下的大名們締結了密約,密約上寫:"若不參戰,保證毛利的領地無事"。就這樣,家康以保證領地所屬權和加封為誘餌,讓包括毛利在內的大多數大名放棄參戰。三成也隱隱察覺到了家康的籠絡攻勢,他感受到了武將們放棄對豐臣的忠誠,選擇現實利益的人情冷暖。

9月14日,在離三成所在的大垣城4km的地方,家康佈下軍陣。毛利輝元終究沒有出兵,援助三成。事已至此,只能由不擅作戰的三成來當總大將。

9月15日,關原之戰開始了。想要維護豐臣政權下的統一國家的石田三成,擁有兵力6000,西軍兵力一共8萬5000,覬覦下任天下人之位的德川家康擁有東軍7萬5000。在數量上,西軍好似佔有優勢,但三成的友軍不肯出戰,兵力實屬弱勢。

敗軍之將石田三成:擁有卓越的經濟管理能力,忠誠於主君秀吉

戰狀示意圖

戰鬥開始,東軍意欲取下三成首級,衝向三成軍,三成軍使用長槍抵抗,擊退了東軍的先鋒部隊。在本陣中的家康看到戰局僵持不下,很是焦躁。三成向在山上佈陣的友軍求援,但是無論升起多少狼煙,友軍還是沒有出動的跡象。西軍中參與戰鬥的實際上只有宇喜多秀家、小西行長以及大谷吉繼的軍隊。

正午,西軍中有人投敵,轉而攻擊西軍。午後1時,西軍不敵東軍,全滅。宇喜多、小西的軍隊敗走,吉繼丟了性命,西軍只剩下三成的軍隊了。在戰場各處活動的東軍各隊,開始從四面八方襲擊三成的軍隊,三成軍奮戰,保持著陣型,拼死抵抗,下午2時,三成軍全滅。關原之戰以東軍家康的勝利告終。

獨自逃跑的三成被家康的士兵抓住,後被處刑,享年41歲。

敗軍之將石田三成:擁有卓越的經濟管理能力,忠誠於主君秀吉

石田三成

結束語:

石田三成拜月有非常卓越的管理能力,和當時的武將完全不同,他是創建新時代的人才。他通過檢地,建立了全國性的統治系統,與物流運送系統,這為秀吉統一大業,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儘管關原之戰失敗了,但三成為了國家的統一,出於對主君的忠誠,非常努力地戰鬥,他應該得到讚賞。他的才華也應該得到後人的承認。

從歷史的大潮流來看,三成和豐臣政權建立起來的全國性的檢地系統,和全國性的物流系統,這些體系被德川政權所繼承了。這對於日本近世的繁榮有很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柳家記》《名將言行錄》《古今武將盛衰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