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你就懂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

在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叫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它简单直接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3岁孩子的心理特、个性倾向,就能看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功与否。3岁和7岁在古代虽然只是一个概数,但是却已被现代科技证明是非常有道理的。为什么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度剖析一下。

看完你就懂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

从幼儿大脑发育的角度来看,孩子在三岁左右的时候大脑重量约为1000克,出生的前三年在重量占成人大脑重量的80%,而七岁时期,孩子的大脑重量达到1290克,相对比成人的大脑重量在1400克左右相差很小,可以这么说,七岁孩子的大脑接近成人大脑的90%,三岁看大,就是从小孩子的行为特征、玩耍风格来判断他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三岁前的孩子处在“分离期”,就像一块海绵,对三岁前所经历的事情都尽数吸收,这意味着孩子的性格、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就在三岁前,生存环境逐渐稳定的他们,兴趣从如何吸引父母注意力转变为周围的世界,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步伐去探索这个世界,从而证明他们自己日益增长的独立性;而七岁看老,就是通过七岁孩子同他人的交往过程来判断他们中年之后的成就和伟业,七岁的孩子处于自我的确认和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了自我形成的人生历程,他们通过与世界的接触建立起世界观的雏形,确定了对自我能力的评价,确立出对自己的自信心。

看完你就懂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

“三岁看大,七岁看大”这句话虽然有些太过绝对,却也不是没有科学道理。为了证明这一句话,1980年英国一位著名教授卡斯比选取了1000名当地的三岁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分析,将孩子分为五种类型: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23年后,当3岁孩童长到26岁的成人之后,卡斯比教授再次同他们面谈,研究表示,这些孩子小时候的言行、思维模式竟基本预测了他们成年后的脾气秉性,并且精神学派也比较支持这一观点,认为“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那么,如何在三岁、七岁的时候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呢?

看完你就懂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

第一:家长教育引导。要想孩子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榜样,而不是浑浑噩噩渡过余生,孩子的模仿和学习能力很强,你教给他什么,他就会学到什么。

第二:社会大环境良好。社会环境是影响孩子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下的孩子大多都生活在温室里,经受不起一点挫折和困难,要想孩子成功,就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帮助他们有勇气、有信心去面对未来,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自我要求高。尚处在少年时期的孩子们,普通对自己要求低,所以,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就要有个高标准的自我要求,对自己严格一点,才能为将来的成功之路做好铺垫。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看完这篇文章,你懂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