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隻可憐的小蜜蜂帶給我們深刻的啟示。《菜根譚》(50)

“偏激之人,難建功業。燥性者火熾,遇物則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殺;凝滯固執者,如死水腐木,生機已絕。俱難建功業而延福祉。”

這是《菜根譚》裡的一句話,大意是說那些性情暴躁的人肝火旺盛,像烈焰燃燒一樣,一遇到事情就會使出火爆脾氣;那些刻薄寡恩的人就像冰塊一樣冷酷,遇到他的人都會被無情殘殺;那些固執呆板不懂靈活變通的人,就像靜止的死水和腐朽的枯木,毫無生機。這些人都難以建立功業、延續幸福。

三個關鍵詞:暴怒、冷漠和呆板,三點感悟與君分享:

遇事偏激不冷靜的人,容易情緒失控而暴怒。人在暴怒狀態下所做出的決定多數是錯誤的。有一個人得到一個紫砂壺,很是喜歡,每天睡覺前還要把玩一番。有一天夜裡不小心把紫砂壺的蓋子碰到了地下,這麼漂亮的紫砂壺沒了蓋子,只剩下一個壺身有什麼用呢?想到這裡他懊惱之情油然而生,隨手把壺身隔窗扔了出去。早晨起床發現被碰掉的紫砂壺蓋子沒有摔壞,它靜靜地躺在棉鞋裡,這個人更加懊惱,壺身已經被我扔了出去,還要一個蓋子做什麼?一腳把蓋子踩個粉碎。早飯後開門去上班,一抬頭,發現被他扔出去的壺身完好無損的掛在一個樹枝上。很多時候,我們就像這個一再犯錯的“扔壺人”,其實,事情原本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壞,是我們的暴脾氣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大家沒有忘記“小悅悅事件”吧?痛心疾首的事件再一次呼喚社會良知的迴歸。拒絕冷漠,社會需要熱心腸。“熱心腸”是正能量,是強磁場,是向心力。生命危急關頭,剎那間不假思索、挺身而出的“熱心腸”值得謳歌頌揚;現實生活中的“熱心腸”如同甘露,同樣滋潤人心。捐資助學、扶危濟困的善舉,點燃了一個個貧困孩子的希望,挽救了一個個窘境中的家庭。

呆板就是不靈活,遇事不知道變通,容易固執己見。科學家做過一個小實驗。把五隻庫蚊和五隻蜜蜂放進一個開口的瓶子裡。瓶子用黑布包裹,只把瓶底對著光亮處。庫蚊在瓶子裡亂飛,時間久了總會從瓶口飛出來,而蜜蜂有趨光性,只會向著光亮的瓶底飛,一次次失敗後最終碰壁而亡。蜜蜂的行為不是執著,而叫頑固。做人,要學會有錯就改,不能學那些可憐的小蜜蜂。

五隻可憐的小蜜蜂帶給我們深刻的啟示。《菜根譚》(50)


五隻可憐的小蜜蜂帶給我們深刻的啟示。《菜根譚》(50)


五隻可憐的小蜜蜂帶給我們深刻的啟示。《菜根譚》(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