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中——愛寫詩的書法家

邱振中——愛寫詩的書法家

“我們都不喜歡的歌 但一個人說:他愛 於是我們深深地 觸摸你 如觸摸一個陌生的聲音 你說:我愛 月亮的手不能繼續移動 你我的手停住 如最高的枝條上的 虛空的無 ……。”這一首《月亮的你》是邱振中先生為數不多的現代詩之一,據邱振中先生自己介紹,他寫的詩經常是睡夢中出現的句子,他在寫詩的時候什麼事情都不做,只讀詩、做夢,加上頭腦裡不斷流出的詩句;只要連續讀詩兩三個星期就能進入創作狀態,這也是一個集中創作的狀態。

邱振中,1947年生於江西南昌,當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中國美術館專家委員會委員;1981年考入浙江美術學院書法研究生,現為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水墨畫顧問。他的書法作品既有對傳統的把握,又有對現代水墨的研究,不論筆觸、結構、氛圍均讓人耳目一新。

邱振中——愛寫詩的書法家


邱振中——愛寫詩的書法家

邱振中15歲開始習字,在周圍朋友中、在班上都是寫字寫的最好的,這是很多做書法人的經歷。他上學的時候基本上沒有哪一堂課下來是乖乖坐著不動的,那時候的他最嚮往的是劍俠生活,心思都不在課堂上。

理論的啟蒙源於邱振中本身愛思,這也使他成為了當代書法界極少數能夠兼顧書法的藝術實踐與理論研究的學者型書法家,他撰寫的每一本著作都是關於書法的知識、思想與深入途徑的手冊,和為所有書法愛好者準備的一份導覽。中國書法背後有著極深的淵源和深厚的東西,如何讓一個完全不懂書法的人在短時間內對書法有所瞭解,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尤其是沒衣服作品中的形神關係,從一幅作品的形去看它背後的神,形是能看見的,神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神同時又是一幅作品的頂級目標,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把握在書法作品中極其重要。

邱振中——愛寫詩的書法家


邱振中——愛寫詩的書法家

邱振中的《書法》就是寫給非書法專業大學生的選修課教材,寫給他們看的讀物。邱振中認為書法應像西方的音樂一樣,大家都普遍具有良好的音樂素養,這是他們文化裡最普及的一種藝術形式。書法在中國文化裡就應該起到這樣的作用,它應當成為所有中國人進入中國文化。中國藝術最後好的切口;每個人跟書法都有關係,但是未來的知識分子、白領階層、大學生拿毛筆練字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中國對於知識分子的的定位又是希望他們能懂一些書法,所以就寫了《書法》這本書。《書法》這本書有三個目的,一是把書法傳統中最重要的東西告訴大家,二是把我們今天對書法思考最重要的收穫、新揭示的東西告訴大家,三是為那些有興趣對書法進行思考、去深入感受的人,告訴他們還有哪些問題,哪些可能的途徑。

俗話說“字如其人”,邱振中選擇用狂草來表達他的不喜歡被條條框框束縛的個性,並在其中投入很多的心智與精力;事物都有多面性,草書的約束來自前人的偉大成就,繞不過它,必須接觸它當中的一些東西,在這個基礎上尋找古人沒關注到的點。

邱振中——愛寫詩的書法家


邱振中——愛寫詩的書法家

書法從最初記事的實用功能為主,到現在漸漸發展為一種藝術,尤其是在當下的電子時代,書法更加精英化、藝術化。2008年,邱振中在深圳的城市系列書法水墨展作品《陽臺上的花布衫》,他將上下頂邊、左右頂邊,句子按它自然的長度來處理,墨水也是自然處理,蘸著墨水,寫到沒有就停,這樣很容易達到統一。邱振中在個人創作上最有意義的現代型嘗試作品,是2003年畫的一組枯萎的百合花,當時用的是很光的銅版紙,加上最濃的墨和草書的筆法結合畫,整整畫了兩天,40見方的紙用了80多張,他從中挑選了48張整理為作品,後來被很多策展人所熱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