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盗墓剧还是悬疑剧?


十年前的一个深夜,江苏盱眙大云山山顶。

一群人围着一个洞口仿佛在等着什么,有人不断地往里张望,也有人惴惴不安地在念叨着什么。

这是一群盗墓贼,他们围着的是一个盗洞

为首的叫赵建新,算得上是圈子里数一数二的人物。平常神龙见首不见尾,只在大墓周围出现。

而大云山底下的这个墓穴,则正是他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探到的一处“宝穴”。

1月4日,是他精挑细选的“盗墓吉日”。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最开始,一切都很顺利,顺着已经圈好的盗洞位置成功打通了墓室,宝贝就在眼前了。直到其中两人先行下地“探路”后,意外发生了——

两人迟迟没有任何回复,没有信号,也没有任何光线,只有一种奇怪的声音不断从盗洞中传来。

赵建新察觉了异样,带着另一个人亲自进入洞中,随后便也再无音讯。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两天之后,大云山当地的警方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

一名市民非常紧张的说,在他家边上的废弃厂房的院子里,凭空多出来了一辆白色汽车。

在这辆汽车的后座,躺着一个死人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上面这段有些惊悚的内容,并不是南派三叔的最新作品,也不是任何一部恐怖小说的节选,而是我们央视爸爸的手笔——

《中华揭秘》,一部由CCTV官方出品的纪录片,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三天前,一条微博把这个去年的纪录片在微博上“炸”成了“网红”。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2018年播出,基本上保持着日更的频率播了五个月,每期40多分钟,一共153期。

为啥那么多期?来看看官方介绍:民俗风俗,考古文物,山川河流...

简单点说就是上有天文下有地理,博古通今还有美食。拇指君在看了节目列表之后,就一个体会:我大中华,值这153期!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而微博上被转了近4万次的这一期,正是拇指君在开头介绍的,有关于大云山西汉王陵的考古记录。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史上最起伏的考古记录

在接到群众报案后,大云山当地警方迅速赶到现场,打开停在废弃工厂的那辆小轿车一看,哪里只有一具尸体?后备箱里还躺着一个呢!

这具尸体就是赵建新。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1月4日晚上,赵建新等四人连续进入盗洞后都没有了音讯,等在上面的盗墓成员越来越慌,靠着绳索把他们强行拉上来之后才发现这四个人都已经休克——因为炸药用尽了地下的氧气,人进入盗洞后立刻一氧化碳中毒。

于是这些人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抛尸。把两人扔到了车子里开到废弃工厂,另外两个则在盗洞边上随便找了个坑埋了。

顺着线索,警方很快摸清了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并且一窝端了整个盗墓团伙。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比破案更有意义的,是这群盗墓贼看中的那座古墓。

在赵建新等人的脚底,警方发现了

青膏泥和白膏泥,这两种泥土只会出现在王侯这一级别的墓葬中,比如说大名鼎鼎的马王堆汉墓。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在确定了具体方位后,江苏省博物院立刻派出了一支专业的考古队入驻大云山,开始对这座汉墓进行勘探。

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对大云山周边进行勘探之后,考古队得出的结论,简直让人想当场跪下——

这是一个将近200米长的,“中”字型的诸侯王大墓。除了这座大型墓葬,大云山上还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汉代墓穴,这整座山,就是个大型王陵。

而人家汉代呢,流行的是“事死如事生”的观念,翻译一下就是老子活着的时候用什么死了也要用什么。

那么不管这座大墓里躺的到底是哪个王侯,陪葬的文物都不会太少。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于是,经过国家文物局的审批后,考古队开始对了这座古墓的抢救性挖掘。

兴奋,期待,然而考古队队员所有的希望都在正式发掘的第一天变成了心凉——这座墓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已经被盗墓贼反复“光顾”过了。

最早来盗墓的那个“贼”,则是所有人都熟悉的,曹孟德曹操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说曹操曹操到吧...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喜欢盗墓题材的朋友们一定不会陌生“摸金校尉”这个词儿。

这是真实存在的军衔,三国战乱时期,摸金校尉基本上就是“官方盗墓组织”,专门挖死人的财宝来补贴军饷。

在他们的“努力”下,考古学者所说的“汉墓十室九空”,基本不是一句空话。

而设立摸金校尉的人就是曹操本操。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在《盗墓笔记》和《鬼吹灯》都有摸金校尉的出现,还都是俩胖子

这个发现让大云山的考古队丧得不行,辛辛苦苦一整年,结果被盗墓老祖宗给摆了一道,换谁都难过。

一群人就这么垂头丧气地往下挖,直到在距离墓地三米左右的地方挖到了一块碎片。

那是金缕玉衣的残片。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金缕玉衣,就是《盗墓笔记》里的玉俑的原型,在第一部中鲁殇王和铁面生争了个头破血流,被认为可以活死人药白骨。

想当年拇指君看小说的时候,也曾经为这玩意儿深深地着迷。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李易峰版《盗墓笔记》中的玉佣


这个情节也是有历史依据的(别再说徐胖子瞎写啦!),在汉代,人们认为玉是“山岳精英”,死后穿戴金缕玉衣,可保尸骨不腐,来世再生,只有皇帝和贵族可享。

在汉人眼里,这玩意儿基本上就是复活甲一样的存在(并且非常华丽尊贵)。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而这块残片的发现,让考古队员们又喜又丧。

喜的是墓主人的汉代诸侯王的身份基本可以被证实,陪葬的文物可能会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丧的是再多的陪葬品,恐怕也扛不住盗墓贼一次次的“光顾”,连金缕玉衣都被砸碎带走,这座本该奢华的古墓已经破败不堪。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转折出现在2010年5月份,考古队员在1号墓的南回廊区域,发现了一块并没有被盗墓贼扰乱过的完整区域。

这一块是上下两层,上面那一层摆满了按照原比例缩小的冥器,对于盗墓贼来说基本没什么价值(也是因此,这一圈回廊才逃开了盗墓贼的历次洗劫),扒开这一层冥器下面,是满满当当的一大堆金银实用器。

考古队嗨了。

从喜到丧再到嗨,这简直是史上最跌宕起伏的考古过程。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这块“连脚都不知道往那儿踩”的宝藏地方,让他们辛苦一整年终于有了回报。

这些出土的编钟,器皿,漆器对于汉代历史的研究,特别是西汉早期历史有着巨大的意义——它们能在最大范围内帮助还原一个汉代贵族的生活细节

比如说从一个漆盒里发现了一块玉鱼,研究后确定,这是用来刮脸,使面部光洁的。

朋友们,这就是汉代的美容仪。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再比如说一个大奁盒里大大小小的十一个小盒子,每一个盒子里都有着不同的化妆用品——汉代的粉底眉笔和腮红。

一整套程序下来估计能让大多数现代姑娘都自愧不如。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是九子奁,大云山这个是十一子


那么问题来了,这位活得如此精致墓主人,究竟是哪一位诸侯王?

线索一点点暴露出来,在大云山散落的汉代瓦片背面有两个字:东阳,中国古代挺有名的一个县城,出过不少响当当的大人物。

一个是刘邦手下的堂邑侯陈婴,在秦末曾任东阳县令;另一个则是汉武帝金屋藏的那个陈阿娇

都姓陈,又都是东阳人,这并不是巧合,陈阿娇是陈婴的曾孙女。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大汉天子》中何佳怡饰演陈阿娇


时间和地点出来了,结合史书记载就大概能确定下来墓主人的范围——四位王,和两位候。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一王两后的宫斗戏?


这一边考古队正在根据一号墓出土的线索推断墓主人的身份,另一边又有两座主墓也被打开,这两座都是王后墓。

没错,两座王后墓,两个王后。

看到这里的时候拇指君也“疯”了,我以为这是一出悬疑戏,结果慢慢发展成了考古戏,合着这还是出宫斗戏呢?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其中2号王后墓已经被盗墓贼洗劫一空,只剩下了满目的萧条。

但不是全然无所获,在这座2号墓里,考古队发现了金缕玉衣以及

玉棺的碎片。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这样的玉棺非常罕见,在这之前,只有河北满城汉墓和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过,只能由王所享有。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徐州狮子山的玉棺


再加上玉棺上玉片背面的文字符号,以及出土的铜钱,墓主人的身份以及他和两位王后的关系也渐渐明朗——两位候被排除。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在主墓周边,有一座最高等级的陪葬墓,根据考古学家猜测,这位姬妾的身份可能仅次于王后。

身份如此尊贵,考古队表示很期待,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这座陪葬墓也被盗墓贼“光顾”,文物所剩无几。

好在还有一些少量的文物遗留,比这些玉器更有价值的是淤泥里发现的墓主人的牙齿,以及一个不起眼的漆器底部上的铭文:淖氏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看来墓主人就是这位“淖氏”,这位淖氏就比较厉害了,她先后和三位诸侯王有过感情纠葛。

淖氏,其实是淖姬。最早,是汉景帝的儿子,江都王刘非,将她封为“美人”百般宠爱。

而刘非的儿子刘建则是个荒淫残暴的诸侯,有多荒淫呢?在他爸死了没多久,就把他爹的宠姬淖氏强行带到身边令其陪侍。

等到刘建畏罪自杀后,淖姬辗转来到赵国,又被刘非的弟弟赵王刘彭祖看上,两人还生了一个儿子。

这种传奇经历,几乎可与杨玉环相较。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10号墓淖姬身份的证实,基本上也将大云山这座王陵的主人范围缩小到了刘非和刘建两人之中。

那么这位美姬到最后到底是跟爹藏在一起,而是跟儿子藏在一起?

拇指君就不透露了,指路CCTV官网,各位自己去看。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宝藏纪录片


除了大云山汉墓的考古纪实之外,《中华揭秘》里还有很多其他古墓的发掘纪录。

对于拇指君这样的考古爱好者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不瞒各位说,我已经连续熬夜看了两个晚上了。

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喜欢考古的朋友们,拇指君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中华揭秘》里所有的考古纪录,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20180424期, 襄汾晋墓探秘;

20180424期,京山曾国大墓;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两个0424期...)

20180425期,江口沉银发掘;

20180426期, 探秘句町古国;

20180514/15期,神秘的大冢;

20180516期,洛阳曹魏大墓;

20180517期,蒋庄史前遗骨之谜;

20180518期,包山大冢;

20180519/20期,盗洞下的秘密;

20180605期,开封明代古殿发掘记;

20180606期,琅琊汉墓发掘记;

20180607期,三门峡虢国墓地;

20180608期,新郑韩王陵;

20180702期, 明代郢靖王墓发掘记;

20180703期, 陆浑戎大墓;

20180704期, 古越谜墓;

20180705期, 曹魏大墓劫余记;

20180706期, 寻找韩王陵;

20180707期, 明代银矿遗址寻踪;

20180708期, 荆州望山桥楚国大墓;

20180709期, 晋国公族大墓发掘记;

20180710期, 曲沃羊舌晋侯墓葬;

20180711/12期, 大云山西汉王陵;

20180714/15期, 靖安大冢;

20180801期, 荆门纪山楚墓;

20180802期, 南海一号发掘纪实;

20180803/04期, 古墓丹青保护记;

20180805期, 曾国大墓发掘记;

20180818期, 荆州谢家桥墓葬之谜;

20180819期, 包山楚国大墓;

20180912期, 芒砀山汉墓;

20180913期, 鹿邑大墓;

20180914期, 宝鸡秦公一号大墓。


一共33期,拇指君还没全部看完,但就光从我已经看过的部分来说,用“期期精彩”来形容,绝不夸张。

随便给大家举几个栗子。

江口沉银那一期,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几个踩了那啥运气的村民在岷江边上捡到了五十两一枚的银锭子,有人想你能捡,那底下得有多少宝贝啊,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岷江“淘宝”。

就像那首流传了三百多年的民谣唱的那样“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啥意思呢?就是说你找到石牛和石鼓,就能找到数不尽的金银财宝。

这首歌真的没有瞎唱。

考古队根据各种史料记载,再加上民谣和民间传说所透露的线索分析。2017年,在岷江底下发掘文物3万余件,西王赏功币数以百计,金器数以千计,银器数以万计。

来感受一下藏在水底下的这些文物质量。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而这些文物,皆与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有着直接关系,可以说这些文物的出土,对于明末历史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除此之外,还有在宝鸡发现的秦公一号大墓,是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186具殉人,墓主人是秦始皇他祖宗,秦景公;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以及在河南鹿邑发现的,疑似是老子墓的大墓;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这些“古墓”和“文物”吸引我的,不仅仅是神秘感,更多的是历史的厚重感——

黄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晋,晋后南北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这句随口背下的朝代口诀,代表了我们最珍贵的历史文化,不该忘,不能忘

人们常说的中华大地泱泱五千年历史,那些看似遥远的过去,就这么摆在我们面前,在这些封尘的古物中真实地闪着光。

站在如今回望过去,我为这泱泱五千年而自豪。


—The End—

央视又出新宝藏,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金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