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宝藏

​-0-

随着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的迅猛发展迅速成为各国的主流,石油、有色金属等成了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

此时已经经历千年沧桑的河西走廊,又开始用它亿万年来积淀的丰富资源哺育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本期要讲的,就是关于玉门油田、金川镍矿的故事。

河西走廊-宝藏


-1-

甘肃玉门一带蕴藏石油,早在西晋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中已有记录,唐朝宰相李吉甫在县志中也有过相关记载。

河西走廊-宝藏

当地百姓多用土法捞取石油,拿来照明、制药。

循着这些先人的足迹,数百年后的1921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地质系硕士毕业的学生谢家荣到河西走廊西部的玉门一带进行油田地质调查。

河西走廊-宝藏

这里早已没有了昔日丝绸之路的繁华,荒僻清冷,调查往来只能借助毛驴。耗时半年,《

甘肃玉门石油报告》完成。

河西走廊-宝藏

只是,当时军阀混战下的中国根本无暇顾及,直到16年后。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港口被日军封锁,国民政府不得不开始在国内寻找石油资源。

同年夏,孙建初带队来到玉门寻找石油。

他建议以

老君庙为中心,施工钻探。

河西走廊-宝藏

1939年3月,被人们称为“老一井”的玉门油矿第一口油井由孙建初主持启动。

8月11日,老君庙一号油井油流喷涌而出,中国石油工业正式开启。

河西走廊-宝藏


-2-

1949年6月,彭德怀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进入中国西部,准备解放西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

毛泽东曾指示说:“希望本年年底能解决甘青宁三省并直达甘凉肃三州,取得油源。”

这里的“油源”指的便是玉门一带的油矿。

河西走廊-宝藏

至玉门解放,这里共产原油50万吨,占当时国内石油产量的90%以上。

1950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制定的西北区三年计划中,提出将西北建成国防和工业基地。

一年后,西北局写给中共中央的信中写到:“经过一年来石油地质的勘测,现已就甘肃河西走廊地区详测了十一个储油构造,其储量约有二亿五千万吨。”

河西走廊-宝藏

此外,信中还提出了详细开采计划,并建议在兰州建炼油厂。

第二年,毛泽东签发命令,将解放军19军57师改编为“石油工程第一师”。

河西走廊-宝藏

1952年末,玉门油田和兰州炼油厂列入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五年后,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玉门建成。

河西走廊-宝藏


-3-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的钢铁资源也成为重中之重。

1955年夏,西北地质局派出两个分队进入祁连山。

河西走廊-宝藏

年仅21岁的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生秦士伟带领小组冒着严寒和给养中断的危险深入祁连山,在几乎弹尽粮绝时继续寻找,终于在一个叫桦树沟的山岩发现了铁矿露头带。

两个月后的12月份,甘肃省政府正式将桦树沟命名为“镜铁山”。

河西走廊-宝藏

随后,地质队火速开赴矿区,山势陡峭,风雪弥漫,危险重重,先后有11名年轻的队员献出生命。

河西走廊-宝藏

1958年,国家冶金部在酒泉以西22公里确定了酒泉钢铁厂的选址。

1965年后,一座因铁矿兴起的现代工业城市在河西走廊诞生,因靠近嘉峪关,故命名-嘉峪关市。


-4-

而这片土地的资源远不止这些。

1958年,祁连山地质队一队队长汤中立接到了老乡送来的一块泛绿的石头-孔雀石。

河西走廊-宝藏

汤中立和同事立刻驱车前往勘查,并绘制了地质草图。

地质部总工程师陈鑫在看到这块矿石后做出指示-化验矿石中是否含镍元素。

镍元素广泛用于雷达、航空、导弹、原子堆等军工制造,而中国一直都被视为“贫镍国”。

河西走廊-宝藏

1965年,“金川镍矿”的第一、三、四矿区被证实镍资源规模有限。

此时的勘探者们面临着抉择。

主持二矿区找矿的汤中立顶着巨大的风险,一再更改530米的原定深度,并更换了一台千米钻机,终于找到了厚度达358米的镍矿矿体。

河西走廊-宝藏

之后,一座中外闻名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在河西走廊拔地而起,1981年,国务院决定正式设立金昌市,镍都金昌自此崛起。


-5-

河西走廊给予这片土地上人们的馈赠远没结束。

1952年天水到兰州的铁路通车。

河西走廊-宝藏

1962年,兰新铁路全线竣工。

1990年,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的欧亚大陆桥穿过河西走廊,全线贯通。

2014年,兰新高铁全线通车。

除此之外,2000年,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启动。

千年之后,河西走廊依然在发挥着它的通道作用。

河西走廊-宝藏


-6-

如今,人们可以依靠技术的进步,自由穿越河西,或者俯瞰整条走廊。

入眼处,是否还有不负使命的使者,追击匈奴的少年,亦或者不忘传承的学者,固守信仰的僧人,还有那些载入史册的君主,未见经传的匠人,他们在自己的时代意气风发,然后又迅速淹没了下一个时代的精彩纷呈。

这片土地上的人来人往纷至沓来,踏出了这条广阔的通路,也踩出了千年的历史。

或悲或喜,或盛或衰,对于这条千年古路都只是一瞬。

繁华过眼,马帮与驼队的铃声仿佛还在耳边,只是一切都成了历史,成了书页上文字里的鲜活与冰冷。

时光流转,丝路上的传说却仍在继续。

2013年11月,“一带一路”写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这条跨越千年的古道,战略地位越发凸显,意气飞扬。


-题外话-

《河西走廊》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和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一部纪录片,本片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汉代至新中国的河西走廊历史。

从初识西域到现代工业崛起,再现历史,时代跨越两汉、三国、魏晋、隋、唐、元、明、清和新中国,跨度达2000余年。

本期内容,为《河西走廊》第十集--宝藏,至此,《河西走廊》系列纪录片共十集内容已全部更完。

其他期内容欢迎点击作者观看,感兴趣的同学欢迎搜索原片观看。


河西走廊-宝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