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柏林留學生活感受

  今天這篇日記,我想談談我來柏林留學半年後的幾點主要感受。

  柏林的教育資源

  柏林有4所最主要的公立大學,包括柏林自由大學、柏林洪堡大學、柏林工業大學、柏林藝術大學。前3所大學的世界排名都在前150內,幾大高校以及其他科研單位都有互相交流。比如我所在的課題組跟德國考古所、洪堡大學、柏林工業大學都有很多合作,互相之間共享資料數據,討論合作項目等等,這些感覺就很方便。此外,這幾所大學和中國也有緊密的合作,比如好多實驗室內,中國人甚至能佔一半,所以大家能夠互幫互助。導師對中國留學生也有一定的瞭解,在和導師交流的時候也不會感到太大壓力。

  高校課程

  幾所高校的博士項目都有免費的語言課程,我選擇了德語課和學術英語課程。如果之前沒有接觸過德語的同學,上些基礎課程還是挺有意思的,可以接觸些不同國家的人,瞭解不同的學科和文化,尤其是如果課題組內德國人多的話,學習一些簡單的德語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需要在德國呆4年時間。我現在組內德國人偏多,導師也是德國人,好多時候他們聊天,甚至學術討論都會用德語,好多時候都聽不懂,就只能乾坐在那裡,如果只是聊天還好,如果涉及學術問題,他們在討論而自己聽不懂,就非常著急,最後只能通過英語來重複。所以還是提醒考慮來德國讀博的同學提前問問自己的外導,課題組內主要交流語言是什麼,因為最好還是用英語,對自己的學術水平提高也有益處。當然這些課程也挺耽誤學術時間的,好多同學也選擇不上。此外,因為柏林自由大學的博士生不需要選修專業課程,所以我目前沒有選修專業課。體育健身課程很多,不過需要提前選課,尤其是熱門課程,日常健身的話還比學校外的機構便宜很多的。

在德國柏林留學生活感受


  柏林的生活

  衣:一開始可能感覺購物有些不太方便,或者覺得衣服不好看,不過如果仔細挖掘的話,會發現購物中心還是有挺多東西的,整體價格也不算很貴。

  食:幾大高校的學校食堂Mensa是同一個機構旗下的,所以學生卡是互用的,當然好像食物內容也差不多。Mensa裡面的東西整體來講,沒有國內高校的食材豐富,他們蔬菜多,油炸食物也多,相對來講熱量蠻大的,不過每天都會有些新菜,能夠滿足基本需求了。各式蔬菜有生的,也有煮好的,這個可以混拿,算一個價錢,其他東西基本不能混拿,否則無論多少,都是算多份價錢;每週都有魚類,喜歡吃魚的同學就有福了;土豆製品基本是每天都有,一份薯條和肉排大概5歐,還是比在外面吃便宜很多了。大家都特別喜歡食堂的甜品,每份0.65歐,基本是每頓必點了。柏林好吃的也還挺多的,各國餐廳都有,目前嘗試的幾家中餐廳味道都還可以。自己做飯也不太難,因為德國超市內東西還挺齊全的,肉類現在甚至比國內便宜,柏林市內亞洲超市也很多。

  住:柏林找房挺難的,想找一個滿意的房子更難。柏林學生公寓一般比較難申請,通常離自己學院近的地方都寫著需要等2-3個學期。好在私房還挺多的,各種微信群、萍聚網、51deguo裡會有中國人發佈的租房信息。當然也有官方租房網站以及社交媒體(比如Facebook)發佈租房信息,這些房東可能不是中國房東。我的學院在一個比較偏的地方,租房信息不是很多,所以因為找房這件事兒,還是花費了很多時間的,建議大家提前申請學生公寓或者找熟人找到一個誠心如意的房子。如果住宿涉及落戶anmelden的問題,可以參考一下這個貼子http://bbs.abcdv.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11106。另外,如果是CSC合作獎學金的博士生,一般學校可以幫忙落戶和申請延籤。

  行:本碩博學生可以申請學期卡,每學期大概200-300歐,基本上州內的交通系統可以隨意坐,這點還是非常方便的。柏林騎自行車的人不算太多,因為公共交通系統挺完善的了,我個人感覺Bus可能不太準點,U-Bahn和S-Bahn還是挺準點了。另外,日票和周票需要打卡;如果忘記帶卡了而被開罰單,後面補交的時候可以出示學期卡或者車票,這樣只需要補交大概7歐的罰款,這點還是非常人性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