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三十四省級行政區域農村嫁娶風俗——新疆篇

新疆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現有47個民族成分,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新疆人來自五湖四海,新疆漢族結婚習俗和新疆維吾爾族結婚習俗等都有一定的區別。


全國三十四省級行政區域農村嫁娶風俗——新疆篇

新疆漢族結婚習俗:

新疆的漢族來自全國各地,主要是湖南、長沙、山東等地方。新疆可以說是個移民的省份,好多父輩母輩一代都不是新疆本土的。因此,新疆漢族結婚習俗把各地的習俗都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精彩特別的新疆漢族婚禮。


新疆漢族婚禮不在教堂舉辦,也不像以前抬花轎。有些創新的東西,也有些復古的東西。迎親的時候,首先是一個完備的車隊,接車隊要講究偶次,6輛六六順,10全10美啊,去的時候和回來的時候就不走回頭路了。


到新娘家時要帶上兩瓶啤酒,兩頭煙,兩塊肉,兩頭魚。而且至少要過兩道關,在院門口就設一個關,喝酒大聲喊,叫,爸媽,我來接老婆來了。酒裡面有醋鹽,新郎會喝一點,然後傳給伴郎,然後我們接親的人要把酒喝掉。到新娘家時,要找紅鞋子,由伴郎找到鞋子,讓新娘穿上後,一對新人一起吃雞蛋,有個笑料就是滾蛋,女孩就嫁出去了,其實也有種團團員員的象徵,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墊肚,雞蛋特別耐餓。

全國三十四省級行政區域農村嫁娶風俗——新疆篇


無論是到新娘家前、還是到新郎家前、甚至到酒席前都會放鞭炮。這是繼承了傳統婚禮的特點,具有去除節氣的說法。車隊就開向酒店,酒店成了婚禮殿堂。新郎穿的是西裝,新娘穿的是婚紗,滿懷的喜悅,帶著對未來美好的生活嚮往憧憬,懷著甜美的腳步緩緩的走向了神聖的婚禮殿堂。婚禮由師儀主持,師儀是整個婚禮的策劃師,整個婚宴的導演,調動氣氛。有新郎新娘在婚禮進行曲中出場、切蛋糕、倒香檳酒等很西化的儀式,也有中國傳統儀式如首先作證婚人,雙方家長為主婚人。再著拜謝父母: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接著夫妻對拜,這裡做了一些改革:一拜額頭碰額頭。聲音響噹噹,你們生活幸福無比。夫妻對拜,鼻子碰鼻子。在以後的生活中能幸福美滿的生活。三拜嘴巴對嘴巴,幸福甜蜜恩愛到永久。這樣使得整個婚禮在有趣中進行。再著端上甜蜜的交杯酒,視目雙方,默默含情。一起甘了這杯酒。辛福到永久。再著是非常誠懇,非常有愛意的結婚誓言,交換象徵翡翠光芒的戒指等等。最後新郎新娘來給客人敬酒,客人們吃過飯後,便自娛自樂了。

全國三十四省級行政區域農村嫁娶風俗——新疆篇


在烏魯木齊,婚禮特別要講究一個面子,這是烏魯木齊的一個民俗,桌數來的人多,表示自己的面子的大小,越多場面越熱鬧,代表主人越有面子。


全國三十四省級行政區域農村嫁娶風俗——新疆篇

新疆維吾爾族結婚習俗:


維吾爾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在青年男女成親之前,都要經過提親和訂親儀式,反映了維吾爾族對婚姻的慎重。小夥子看上了誰家的姑娘,或是男方家長準備物色一位姑娘為兒媳,事先都要履行“提親”的手續。


男方向女方家提親之前,要經過一番調查,女方家姑娘的年齡、家庭情況、長相、人品等情況都要進行了解,認為合適時,才會提親。也有男女青年早已熱戀,雙方私下商定婚事後,再請家人去“提親”,以達到雙方關係公開化和合法化。

全國三十四省級行政區域農村嫁娶風俗——新疆篇


一般來說,男方家長不能單獨去提親,而要請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陪同一起去,或是請親屬一起去。這樣女方家才會接待,並認為有人鄭重其事登門提親,感到光彩,會非常高興。提親時,男方要準備給姑娘一套質量較好的衣料、一些鹽、方塊糖和五個饢(有的地區帶7個或9個饢),作為見面禮。禮品中的鹽和饢都含有深刻的意義。男方向女方家提出攀親的要求後,女方一般不馬上答覆,要和家人和女兒進行商量,並對男方家的情況進行調查和了解,如果同意,即答覆男方,若不同意,也要通知男方。假若答應了這門親事,則要把這門親事公開,青年男女便可以來往,進行“合法”的戀愛,增進相互間的瞭解。維吾爾把這種提親的程序稱為“拜西饢塔西拉西”(意為試探)。


提親被同意後,緊接著是準備彩禮和舉行訂親儀式。彩禮是維吾爾婚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彩禮的數量與質量都和雙方的經濟條件有著密切的關係。一般地來說,女方家提供彩禮的清單,最後經過男女雙方家長商量後來確定。為了解決彩禮中的矛盾和分歧,要請一位雙方都信賴的中間人,由中間人進行調解,最後達到一致的意見。


按著常規,男方家準備的彩禮要有:姑娘的四季服裝1至二套;還要有頭巾、大衣、毛衣、鞋、襪和耳環、戒指、手鐲、手錶等裝飾品。另外,還要給姑娘的父親做一件大衣,母親一件連衣裙,準備給姑娘的兄弟姐妹、妹夫、嫂子或弟媳的衣料。家庭陳設的傢俱,也要男方承擔。


女方陪嫁的東西主要有:洗衣機、地毯、被褥、枕頭、床單、桌布、窗簾、皮箱、木箱等。


由於雙方的經濟條件不同,彩禮和陪嫁的東西也有所不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禮中又增加了一些電器設備和其他高檔商品。


訂親,維吾爾語稱為“窮恰依”。彩禮準備好後要選擇吉日選舉訂親儀式。這天男女雙方各要請50名左右的客人,其中女客佔到80%以上,個別男客都是親屬或親朋好友以及德高望重男的賓,所以說訂親主要是婦女們的活動。


訂親儀式在女方家舉行。這天,男方要為女方家帶去一至二隻羊,(經濟條件好的也有帶一頭牛的)羊或牛是由專門的人牽去。羊頭上要繫上紅綢帶,女方家要給牽羊人贈送襯衣或其他禮品,以示謝意。這隻羊當天宰殺,供待客用。同時還要帶饢、茶葉、冰糖、水果糖、方塊糖、餅乾、點心、大米、清油、麵粉、洋蔥、黃蘿蔔以及姑娘用的化妝品等。


在訂親的儀式上,女方要做抓飯或是庫爾達克來招待客人。男方要在客人面前宣佈給女方家的彩禮清單。宣佈清單的人是專門聘請的,他以說唱的形式,向眾人介紹每件彩禮的產地、質量、性能、規格等。同時在介紹每件彩禮時,還要把彩禮舉起來,讓大家過目。一般地說,介紹彩禮的人,口才比較好,他可以把一般的東西,說得天花亂墜,討得女方家人歡心,男方家人滿意。因為彩禮的數量和質量關係著姑娘的身價和男方家的誠意,所以宣佈清單的人也特別賣力。事後,男方家人還給他贈送一定數量的禮品。

全國三十四省級行政區域農村嫁娶風俗——新疆篇


女方家陪嫁的東西,也要在當天展出,也要請一位“三寸不爛之舌”向大家過目,並介紹每件嫁妝。同時,女方家也要給未來的女婿做一套衣服,並從頭到腳“武裝”起來。另外還得給親家和親家母各準備一套衣服的衣料。


在城市的訂親儀式上,除了請大家美食一頓外,還要舉行跳舞、唱歌等娛樂活動,以示慶賀。農村的訂親儀式,一般不搞娛樂活動,但有的地區也搞一些傳統的娛樂活動。


訂親儀式結束後,便商訂迎親的婚禮,維吾爾語稱”窮託依“。雙方商定吉日後,正式舉行婚禮。


訂親之後,雙方不得違約。但有時在彩禮問題上或是青年男女不同意父母作主的婚姻,也有違約的情況。但違約者必須退賠彩禮和承擔經濟損失。這時,雙方家長還得找中間人進行調解,直到雙方可接受時為止。


由於地區的不同,南北疆的婚俗也有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