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學習技巧——保持一顆空杯心態,用心走心聽課,才能事半功倍

對於任何一個優秀的學生來說,難能可貴的是不驕不躁,不氣不餒的品質與素養。也就是說,無論是自己預習的內容,還是以前學習過的知識點,只要遇到老師再講的時候一樣認真聽講,一樣保持空杯的心態,做到謙虛謹慎、認真踏實、耐心會神地跟著老師的講解思路,用心走心地聽講。所以,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無論以前你們學過、還是真正的掌握了,都要再次認真聽老師講課。

智慧學習技巧——保持一顆空杯心態,用心走心聽課,才能事半功倍


眾所周知,對於那些學習不用功,學習成績一般,有學習問題的學生來說,上課不認真聽講、走神、溜號、好動已經是現在課堂中常見的現象,也是家長和老師苦惱的問題,是這些孩子笨嗎?還是意志力差?還是對老師的講課沒有興趣呢?或者是其它原因等等,我想每個人都明白上課聽講的重要性,不僅關係到課後的複習,也更關係到每次的考試,家長不可能天天陪同孩子去學校讀書,我們只能建議孩子,或者同學們自己給自己選擇一些克服壞毛病的一些方法,因為每個同學本質上都是想把學習學好的,不是嗎?

智慧學習技巧——保持一顆空杯心態,用心走心聽課,才能事半功倍


所以針對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這個問題,在這裡我們主要談一下,影響與制約學生學習成績不良的根本原因——學生上課注意力的問題。我們認為,要想解決好這個問題,就必須要重視如下幾個問題:

1、除了課前的預習外,課前要認識到這堂課的重要,因為每堂課的內容都有它的重要性和意義,都有一部分新的知識要我們去掌握,多想這些重要性,並以此引起我們對課堂的興趣和注意,我們就能專心聽講。

智慧學習技巧——保持一顆空杯心態,用心走心聽課,才能事半功倍


2、我們研究發現,學習興趣的下降往往是衝討厭某個學科老師開始的,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對老師的要求,我們同學選擇性比較小,所以無論如何,要認識老師講課的重要性,要適應老師的講課方式。一般說來教師都具有比學生豐富得多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而且常常講些書本以外的知識,有經驗的教師還能教給學生怎樣去學習知識和發展自己的能力,要認識到沒有老師的授課和指導,學生學習的困難就會增大,甚至學不下去。作為學生,你要常提醒自己,要聽好老師的講課,向老師學習,不能錯過學習的好機會!

智慧學習技巧——保持一顆空杯心態,用心走心聽課,才能事半功倍


3、我們要抱著積極欣賞的態度去學習,排除干擾不受內外影響。當你發現自己有輕視講課內容的苗頭,或教師講課方式不適合自己口味,或思想不自覺開小差的時候,要及時糾正過來,不能任其發展。當課堂上出現不安靜,其它同學干擾,或外界的影響時,也要排除干擾,不受影響,保持集中注意的心理狀態。上課不是看電影聽故事,沒有強烈的故事情節和鮮明的形象,去吸引著你的注意。課堂講授的各種科學知識有它的知識體系,概念系統,比較抽象概括,它需要藉助意志力的幫助,自我控制,去戰勝分散注意的各種內外干擾因素,做到有意識的注意,有目的學習。

智慧學習技巧——保持一顆空杯心態,用心走心聽課,才能事半功倍


4、效率是取得成功的中重要步驟,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學生還應該有意追蹤課堂內容和老師的思維活動。如果在課堂上只將注意力集中在聽老師的講課,不思考老師授課的內容,不理解這些內容,那麼老師的聲音會變成催睡曲,使你慢慢進入瞌睡狀態。所以上課專心於聽懂,一邊聽講,一邊很快地思考,弄懂所講的意思,如此跟隨老師講解進行積極思考和對問題的探究,則會使你的大腦處於興奮狀態,也就是使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講解的內容上。有教學經驗的老師說:“會聽課的同學,總是聽老師怎樣提問題,分析問題,他的思維總是像一個探照燈的光束,緊緊地追蹤著老師的思路。”課堂應該是互動的課堂,生動的課堂,這樣才能調動好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上邊聽邊想,這種思考是快速的,若思考過深過慢則會影響後面的聽課。所以細細的咀嚼,深刻地思考和歸納,疑點的解決主要靠課後的複習或向老師同學去請教。

智慧學習技巧——保持一顆空杯心態,用心走心聽課,才能事半功倍


5、當然我們並不是一味的為了聽課而聽課,除了善於思維外,課堂上要善於分配注意。課堂上不僅要聽、看、想,而且還要記筆記,怎樣合理地分配注意力,而不至於顧此失彼,也是很重要的。有些同學只顧一字不漏地記錄老師講的內容,但沒有功夫思考;有些同學僅顧聽,不願思考一下,聽而無味;也有的只顧著想,忘了聽下去,或記筆記;其結果都會影響上課的效果。有經驗的同學善於轉移和分配注意,他聽講時還要快速地想想,當聽到重點的內容或老師補充教科書上沒有的材料就簡要地記一下,以幫助課後複習和理解。如此分配注意於聽、想、記上,以理解內容為重點,兼顧各方面,結果是大大提高了課堂學習的效果,還培養了良好的注意的轉移和合理分配能力。

智慧學習技巧——保持一顆空杯心態,用心走心聽課,才能事半功倍


只要同學們都能夠做好如上我們所強調的五點科學聽課的技巧和方法,就能夠全面聽懂、聽仔細老師的講課內容,就能分清哪些是重點,那些是需要重點掌握,就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