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借風口賺800萬,現在只想理性交易,穩定盈利

【採訪手記】

儘管與馬同學的約訪歷程有些曲折,但終於還是借馬同學從上海返程的路途中做了一次電話採訪。這位年輕的機構高管在成家立業後依然對於職業生涯和人生規劃有著不為人知的緊迫感,“時間太寶貴了”,是整場對話出現頻次最高的話。與此同時,相較當前穩定的職業發展,更吸引他的卻是極具挑戰的券商板塊。

我問他,如果放棄高管的職業,會不會覺得可惜?他回答得斬釘截鐵,“不會”。

因為,時代拋棄你的時候,從來不會跟你打招呼。


曾借風口賺800萬,現在只想理性交易,穩定盈利

林淼:馬哥現在是非常資深的機構高管了。

Mark:沒有沒有,哈哈。


林淼:這麼大“咖”位,還跑來學習交易。

Mark:社會變化太快,需要不斷的調整。你看,今天浙商機構上市,開盤居然鬧破發,這是很令人大跌眼鏡的,畢竟我們一直都覺得銀行還算比較穩定和紮實,但是連銀行股都破發,可想而知,未來的趨勢會有多麼不可預測。不過當然,現在整體行情也比較低靡。

【筆者注】

11月26日,浙商銀行新股上市。開盤 5秒鐘,股價快速跳水破發,由開盤價4.95元跌到4.88元,成為近期首家上市當天就在盤中跌破發行價的新股。


林淼:馬哥,之前打算備考CPA,所以之前是學財務的麼?

Mark:沒有,我本科是學IT的,碩士讀了MBA。


林淼:本科碩士完全跨專業了,是不感興趣麼,對IT?

Mark:沒有興趣。我覺得感興趣的東西都是會讓你覺得幸福的東西。


林淼:交易會讓你覺得幸福?

Mark:對,我還是挺喜歡做交易的,做交易會讓我覺得更幸福一點。而且,交易做的好的話的確可以改善生活。


林淼:聽上去,機構的生活沒那麼“幸福”?

Mark:我們有很多指標,很多時候也比較多“形象工程”,事情又很瑣碎。交易就比較純粹,直接。

林淼:純粹和直接怎麼體現呢?

Mark:純粹的話就是,你今天賺了就是賺了,虧了就是虧了。但是現在我的工作,靠的就是業績提成或者一些“形象工程”,從交易角度來看,這些事情的盈虧比非常低,又很浪費時間。所以現有的工作主要還是維穩。


曾借風口賺800萬,現在只想理性交易,穩定盈利

林淼:有接觸到相關的交易板塊的業務麼,所以開始做交易?

Mark:沒有。接觸到交易其實是從16年,比特幣開始。我記得那時候幣圈有一波小道消息,然後跟風做了進去。踩了趨勢的運氣,賺了一波。


林淼:賺了多少?

Mark:八百。

林淼:八百美金?

Mark:萬,八百萬!

林淼:八百萬!?

Mark:嗯,17年遇到幣圈滑鐵盧,虧掉一半。

林淼:本金是多少?

Mark:我本金是80萬。因為那一波行情實在是太好了,所以即使一個小白也能拿到很多。


林淼:從80萬到了400萬,這個實在很誇張啊。果然站在“風口上的豬也能飛上天。”

Mark:其實那個時候也是跟風,東做一筆,西做一筆。我記得最開始進去賬戶沒幾天,翻了幾倍,進去一個星期,賬戶翻了20倍。不過,17年的時候遇到國內對幣圈的嚴打,“九四”,然後幣圈開始走熊,之後就洗盤,洗的非常乾淨,促成了幣圈新一波大牛市。我從那個時候開始關注到比特幣,也從那個時候開始意識到交易的意義。不過話說回來,主要當時有運氣成分加上一些小道消息。如果我那個時候就有學,我想翻20倍問題也不大。

【筆者注】

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佈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公告中指出,ico為非法金融活動,嚴重擾亂金融秩序,叫停了國內所有代幣融資項目。同時,責令所有境內數字貨幣交易所限期關閉,並停止新用戶註冊。


林淼:80萬的本金到800萬,算是一個傳奇了。

Mark:類似的傳奇其實有很多,我身邊有個朋友,從1萬賺了200萬。盈虧比比Jack院長還厲害,但是沒有院長的技術,否則可能就是1萬變1千萬。所以,前兩年,幣圈其實造就了不少神話。


林淼:比特幣這一波你覺得是因為抓住了趨勢麼?

Mark:對。但趨勢這東西不是每個人都能把握住,所以還有點運氣成分吧,平時可能扶老奶奶過馬路比較多,攢了人品。


林淼:哈哈,這一波之後,就留在圈子了?

Mark:對,進進出出在玩,也不是隻有比特幣,後來還有做一點股票。不過A股之前從3千2到2千8的時候,我就把炒股軟件給卸了,我覺得股市不太適合我,中國股市。而且相較而言,股市賺的太慢了。你看,我一開始學K線的時候,A股的K線是很跳躍的,不像幣圈,比較平穩。我就發覺很有意思。


林淼:現在比特幣還持有麼?

Mark:還有,不過我現在下了一波空倉,就等趨勢了。


林淼:覺得接下來幣圈會走熊?

Mark:對。


林淼:所以幣圈這個圈子給你什麼感覺?

Mark:都很牛,大家都會預測市場。哈哈。


曾借風口賺800萬,現在只想理性交易,穩定盈利

林淼:哈哈。所以是怎麼接觸到學院的呢?

Mark:當時,因為做了比特幣之後想了解K線,然後就撞上了院長的直播。


林淼:然後來學院連著學了兩套策略,現在學完課程之後感覺怎麼樣?

Mark:兩套策略結合在用。


林淼:開始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統了麼?

Mark:有了。大週期,判斷支撐和阻力,用不同顏色標識出供給或是需求區,然後從小週期找波段行情,比如ab=cd,或是有諧波形態,結合LTSD做評分,整體是這樣。慢慢再調整。現在準備多覆盤,瞭解和學習老師的觀點,努力向他們靠近,打磨成系統。


林淼:你的週期是怎麼設定的?

Mark:我比較喜歡做1小時,大級別的話可能就是周線。在學院的時候會做15分鐘。


林淼:你比較喜歡做什麼品種?

Mark:黃金和比特幣,還有一些直盤。

林淼:有總結過這些品種的規則麼?

Mark:我發現有一個規律,我覺得黃金和比特幣都是避險資產。要漲一起漲,一起跌,相關性很強。感覺好像美國出了點什麼事情,黃金和比特幣就會暴漲。如果,整體行情想好的話,大週期會一起跌。

林淼:這個規律觀察了多久,有出現過特例麼?

Mark:我也是今年才發現黃金和比特幣相關性這麼強。小行情的話像4小時或者日線,都會有負相關的情況,但大週期像月線感覺比較正相關。


林淼:還挺有意思的,所以你做黃金的時候也會順帶做比特幣?

Mark:對,

但是黃金的話,主要還是在模擬盤上操作,現在實盤在做的只有比特幣。不過模擬盤我也當成是實盤在做,因為我現在更關注每一筆交易過程中我能不能夠吸取一些經驗。像我昨天黃金一波上漲行情裡發現了一隻蝙蝠,就下了一個多單,結果晚上被打止損。然後我就請教Joe老師,他就告訴我:“X點,不能畫在行情中,最好從一段行情的起點開始。”就像這樣的經驗,還需要多積累,每次都把錯誤寫在本子裡面,這本錯題集的厚度就是我跟老師們的差距。

林淼:所以你覺得你達到什麼樣的一個狀態會考慮實盤?

Mark:至少半年以內,模擬盤能夠實現40%的的盈利。


林淼:現在模擬盤的數據怎麼樣了?

Mark:我現在還虧著,1萬本金還虧400左右。


林淼:兩套課程學完有什麼樣的感覺?

Mark:諧波可能更實用一點,因為交易機會比較多,但是交易機會不一定像機構那麼好,機構就需要等待。


林淼:諧波這麼多形態當中,你最喜歡什麼形態?

Mark:我都喜歡,相對不喜歡的話,可能是同心底,“v形反轉”或者“123形態”。因為這些形態都不容易出現,也不容易發現。我個人用的比較多的還是“蝙蝠形態”,再疊加供給需求區。


林淼:評價一下兩套策略。

Mark:嗯,還行。比較牛逼。前陣子我用諧波覆盤了16年澳美的盤,基本上每一波大行情都能抓得到,其中有一波抓了1:14,非常高的盈虧比。但是,我現在還處在一個剛入門的狀態,所以很多細節還需要再思考過。而且,系統好不好還是要看數據,如果實際結果數據做出來一般般,那自我感覺良好也沒用。


林淼:明白,你覺得自己的交易風格更傾向於學院哪一位老師?

Mark:Joe老師,因為Joe老師聲音比較甜美。哈哈。開玩笑,因為Joe老師整體交易比較穩定,他的交易習慣很好,不評價交易的好壞,非常理性。讓我想起了,我讀研究生的時候曾經去華為實習接觸過的一批程序員,他們從來不說話,但是他們編完的程序總是一遍就搞定,沒有bug,不需要再調代碼。Joe老師就給我這種感覺,默默的執行每一筆交易,很純粹。


林淼:是的,Joe老師的確是相當冷靜,職業素養也很高。那最後一個問題,你最想告訴其他學員的你的信仰是什麼?

Mark:多吃苦,年輕人一定要多吃苦。然後不要相信任何人跟你說的看漲還是看空。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