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初學寫材料?先試試這3個“祕訣”


「收藏」初學寫材料?先試試這3個“秘訣”

寫好材料是機關幹部的一項基本功。要想在寫作上有所進步,就要沉下心來,寧靜致遠、埋頭苦幹。給大家推薦幾個寫好材料的“秘訣”。

多積累資料

寫好材料必須有豐富的素材,平時積累的素材就好比巧婦手中的米。想寫好材料,首先要勤於積累、善於積累資料,注意養成三個好習慣:

一是搞好資料剪貼。建立幾個剪報夾和電子文檔,根據工作需要分類,每天看報閱刊、瀏覽網站等,遇到好文章就剪下來貼好,或者拷貝下來保存好,日積月累,不斷豐富。

二是摘抄要點和精華內容。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子,最好是活頁的,把每天的所聞所見所思所悟、文件報刊上的好言好句好觀點、群眾中生動形象的語言等隨手記下來,哪怕是突然萌發的思想火花也不要輕易放過。這樣堅持下去,就會獲得許多有啟發、有價值的東西。

三是不斷翻閱整理。

資料不是一貼一抄一存了之,更不是為了給領導和同事們觀賞,而是為了寫材料時派上用場,這就要經常翻閱,不斷整理。剪報夾和電子文檔都應建立目錄,摘抄本還可以作內容提要,這樣能夠加深印象、便於查找使用。

在積累資料的基礎上,還要用活用好資料。有的同志沒有資料寫不了材料,有了資料又跳不出資料,這抄抄、那貼貼,搞出來的東西沒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實際上是沒有用好資料。

寫材料時,要敢於丟掉資料,站在理解資料的基礎上去寫;或者把資料作為參照系進行比較,學習其中的高明之處;還可以選擇資料中的弱點甚至敗筆作為“反面鏡子”進行對照,看看差在哪裡、原因是什麼,由此尋求突破。只有這樣,才可能產生思想飛躍,寫出超越資料本身的高質量材料。

多學習模仿

材料的主題、內容各有不同,不同單位的情況也不相同,但材料的框架、結構、層次、語言等,大致有一種較為固定的模式。初學者可以“照葫蘆畫瓢”,進行模仿。機關常用的材料,如各種通知、報告、彙報、講話、個人典型發言、單位經驗介紹等,都能找到範文。

機關幹部特別是遇到材料不知如何下筆的同志,要注意收集範文學習參考,這樣就不至於接到任務時摸不到門、找不到路。範文最好是本系統、本單位的,這樣針對性、實用性更強。

對一些質量高的範文,不能走馬觀花地瀏覽一遍就完,要鑽進去,學習人家是怎樣把握主題的,是怎樣提煉思想的,是怎樣圍繞中心展開論述的,是怎樣站在領導的角度提出意見的。

學習範文要把自己擺進去,想一想如果自己起草這份材料會怎麼寫,分幾個部分,提什麼觀點,然後再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有機會時,要找經驗豐富的同事聊聊,請他們談談材料起草的思考過程,以及在起草材料時是如何把握主題思想、領導意圖、結構層次的。

在起草材料時,可先把相應的範文找出來,從標題、語言、事例,到思想、文風,都認真研究、仔細揣摩,這樣對提高思維層次很有幫助。在此基礎上,再融入自己獨到的認識、個性化的語言,寫出的材料就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甚至還能在範文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有所超越。

不過要注意,作為公文初學者,對著範文進行仿寫或改寫,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允許的。但如果僅僅停留在這個階段,每次動筆都靠模仿,不仿就不會寫,那就成問題了。這好比小孩學步,開始時可以藉助學步車,但長大後必須獨立行走。

多寫千字文

有的同志對寫“豆腐塊”文章不屑一顧,甚至存在偏見,認為反映不出水平,只有寫出“長文章”才有分量、見功力,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高水平的千字文,往往是數千言甚至上萬言的凝練,能寫短文章是紮實文字功底的體現。

有的同志寫個不到500 字的呈批件或通知,被領導改得面目全非,甚至一句話都沒有留下,充分說明小材料中的道道也很多,要真正寫好也非易事。

剛從事公文寫作的同志,最好先多練習起草通知、請示、批覆等難度不大的公文。一般來說,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基本能掌握寫作要領。接下來,可以開始寫一些難度稍大的情況反映、會議紀要、計劃安排、事蹟材料等,經過一兩年的磨鍊摔打,打下較好的公文寫作基礎。

在站穩腳跟後,便可以寫情況報告、工作總結、領導講話、典型經驗等難度較大的材料了。

(摘自:秘書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