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王子》到《物種日曆》:儀式感究竟是什麼?


《小王子》裡說:“所謂儀式感,就是使得某個日子區別於其他日子,某個時刻不同於其他時刻的一種形式。”

對獵人而言,這儀式感是每週四固定去村裡和女孩跳舞;對狐狸而言,這儀式感是每週四趁獵人去跳舞的間隙,在葡萄園大搖大擺地散步;對小王子而言,這儀式感是每天給他的玫瑰擋風、除蟲、澆水、聽她抱怨和吹噓......


從《小王子》到《物種日曆》:儀式感究竟是什麼?

那麼生活中,又有哪些儀式感呢?有人說,儀式感就是每年生日都要訂做的蛋糕;有人說,儀式感就是每個紀念日都要製造的驚喜;有人說,儀式感就是結婚前單膝下跪的深情求婚,以及結婚時的隆重婚禮;還有人說,儀式感就是每年情人節精心準備的玫瑰、巧克力、禮物和大餐......

可在我看來,除了這些或昂貴、或勞師動眾的儀式感之外,其實我們完全可以追求一種性價比更高、幸福感更持久的儀式感。比如說:路過花店時,順手帶回來的一束鮮花;偶有興致時,早起熬製的米粥和煎雞蛋;再或者,是每天上班前,給伴侶的一個擁抱......

從《小王子》到《物種日曆》:儀式感究竟是什麼?


當然,還持久性更高的一種儀式感,那就是:買一本日曆,讓它陪伴、見證你的每一個365天。

小時候,對過年的印象,除了有新衣服穿、有紅包收,有一群孩子一起拜年玩得不亦樂乎外,還有我爸每年貼上新對聯、換上新掛曆的滿滿儀式感。

尤其是那每年都翻著花樣的掛曆,最是讓人記憶猶新。掛曆上或是賞心悅目的漂亮女明星,或是呆萌可愛的十二生肖圖,有時候也會換成令人神往的世界各地風景圖。

不過,那時候的掛曆特別厚重,每一頁就是一個月,高高的掛在牆上,不但翻起來也費勁,不搬凳子我還夠不著,所以常常只是把掛曆當裝飾品一樣看待。

倒是鄰居奶奶家的日曆,小小一本,紙張薄薄的,輕巧得很,那種日曆每一張就代表一天,每一天都可以撕掉一頁,我覺得特別有意思,時不時就去跑去玩,好一陣翻閱,像是多好玩的玩具似的。

從《小王子》到《物種日曆》:儀式感究竟是什麼?


兒時對日曆的印象差不多就這些了,上班以後,雖然有手機看日曆,但我還是更喜歡買一本紙質的檯曆,放在工作臺上,提前把每天的安排寫在臺歷上,每天一抬頭就可以看到當天的計劃,對提高工作效率特別有效,還能避免拖延症發作。

只是檯曆大多比較大,佔地方不說,跟掛曆一樣,一個月都集中在在一頁上面,寫了幾天的工作安排之後,就會覺得整頁紙都密密麻麻,越用到最後越覺得眼花繚亂......

直到去年偶爾在報刊亭發現了小時候鄰居奶奶家那種小日曆,我欣喜地買了一本回來,眼看著一年過去了,這本日曆也用到了尾聲,總的來說,優點是:輕巧、一目瞭然,缺點是:不美觀、撕頁的設計要逼死強迫症,接近年底,上面已經撕得像狗啃過的一樣了......

從《小王子》到《物種日曆》:儀式感究竟是什麼?


今年還在猶豫,馬上又到新年了,買什麼日曆比較好呢?就遇到了這本果殼出品的《物種日曆》,它既沒有我以前用的檯曆體積大、佔地方,一個月擠在一頁紙上的簇擁,又規避了輕薄小日曆的紙質差、撕頁設計不美觀等問題,還兼具了設計精美、科普知識等優點。

最讓我驚喜的是,翻閱《物種日曆》看日子的同時,還能順便被普及一把物種知識,可以說,《物種日曆》不止是一本日曆,更是一本便攜式的百科全書。到目前為止,《物種日曆》已經推出好幾個年頭,據說推出以物種為主題的日曆系列,目的是為了開創科學傳播的新途徑,這個立意簡直棒呆啦!

下面說說我手頭的這本《物種日曆2020》,我收到的這本是鯉紅色(來年我要當錦鯉)封面的,顏色特別的高端大氣上檔次,特別適合新年即將到來的氛圍。而其實,今年的物種日曆一共有5個不同的封面,除了我的這本鯉紅色的,還有籬黃、驪黑、自然帶(這本我也好喜歡)和等高線四款,每一款顏都非常在線,無論是自用還是送人都是極好的。

從《小王子》到《物種日曆》:儀式感究竟是什麼?


再來說說這款日曆的細節之處,首先,物種日曆以7天為一個週期,每頁從每週日開始到週六為一頁,每頁都會詳細普及一個物種,每日也會告訴我們一個物種名稱,既好玩,又能幫助我們悄悄漲知識。

每頁日曆的背面都是點陣式的記錄區,如果有什麼事情想要記錄的,完全可以寫在反面,地方夠大,還不會影響正面的美觀,考慮的太周全。

頁面頂端的虛線設計也很人性化,尤其對我這種強迫症可以說是特別友好了,想要撕頁再也不會撕成狗啃式,沿著虛線可以撕得整整齊齊,當然,如果不捨得撕也有辦法,它這個頂部是磁鐵結構的,每頁都可以靈活取下來,特別的方便。


從《小王子》到《物種日曆》:儀式感究竟是什麼?

對了,就連底部的每日小卡片也是可以撕下來的哦,這絕對是手賬達人的福音啊!

2020年快到了,新的一年,給自己的日子增添一份儀式感吧,《物種日曆》就可以給你這份不貴、持

久持久的儀式感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