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凉凉了!

网上有个段子,是说外贸的。

国内刚打完上半场,国外继续下半场,外贸人看完全场。

2月份,拼命向客人证明,我们很好,不影响生意;

3月份,不停跟客人确认,你们好吗,单还下吗?

2月份,客人问我们,还能发货吗?

3月份,我们问客人,还能收货吗?

段子很形象,国内上半场形势不好的时候,外贸跟其他行业一样受到生产停工的影响,然而,餐饮交通现在都复工复产了。

外贸呢, 随着海外开始了下半场,依然还在萎靡中。一个词,太苦逼!

不少外贸人表示,今年太难了。

“往年的1、2月份是店里的旺季,从2月开始,陈文就没接到一个订单,原本联系的海外客户,也迟迟没有下文。——深圳一个服装店老板说。 “我从业几十年,也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都没见过今天这么严峻的形势,说绝望毫不夸张。”目前工厂工人陆陆续续上岗,但是1~2月的工资打了5折,这个也是跟工人们先谈好的。

“我还不知道能撑多久,如果6月份全球疫情还未能控制住,厂子估计就要关闭了。”——深圳石岩一家模具厂的罗老板一位外贸工厂的老板说,他的灯具厂也面临同样的状况,目前法国、英国市场暂停,德国的一家大客户刚刚取消了近50万美元的订单。

这些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具体外贸企业所面临的的难题。

除了微观层面,宏观上也可以看出问题,给大家分析下外贸对我们经济的冲击。

第一个看存量,到底外贸占我们GDP比重有多大?

2019年统计局的数据,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1.6万亿元,进口14万亿,出口17万亿,我们去年将近一百万亿的GDP,相当于占比30%。

在存量上面, 是妥妥的三驾马车。

第二个看增量,去年GDP增长率6个点,外贸进出口对这部分增量就基本贡献甚微了。

根据统计局2019年的数据,2019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略低于60%,为57.8%;资本投资贡献率全年达到了31.2%;进出口贡献率是11%。

外贸凉凉了!


因此,消费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其次是投资,最后是进出口。

从以上两点看,好像中国进出口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为什么我们这两年外汇一直维持在3万亿,本质还是因为这块的业务已经对增长率贡献不大了。

中国经济如果没有疫情,其实并不需要靠外贸拉GDP,今年能维持就不错了。

但是现在遇到疫情,因为他的存量的巨大体量,只怕今年不仅不会对GDP增长有所贡献, 还会拖垮GDP增长率,有可能是负增长。

好,我们进一步看下,进出口贸易受哪些国家影响比较大?

下面这个图来自去年统计局数据。

外贸凉凉了!


可以看出来,欧盟是我们出口最大的区域,美国是出口最大的单一国家,欧美占我们出口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而就这么刚刚好,欧美疫情现在是最严重的。

现在,欧美也在抄中国的作业,开始停工停产了:

比如,大众、戴姆勒、宝马等欧洲车企已停产。英飞凌、赛普拉斯、安森美、瑞萨的工厂已经关闭。

欧洲强大的汽车和工业产业已经基本停摆。

除非是像呼吸机和口罩一样的医疗物资需求,否则,哪有多少订单飞到中国呢?

小财女的堂弟堂妹们都是在外贸电子行业,她们告诉我,现在订单很少,我妹做的速卖通,ebay这些平台,她说,现在主要靠日本一个大客户赏口饭吃,欧美那边的订单基本都停掉了。

在疫情没有结束之前,欧美产业的需求将会急剧缩减,而且,现在还不知道疫情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看这个形势,4月份不太可能结束,也许要到6月份。

就算6月份疫情能够缓解,全球其他国家开始复工复产,现在这个形势下,全球经济恶化,面临整体通缩的经济状况,只怕外贸人的日子全球都会不好过。

特别是如果还碰上特朗普还要打关税战,这必然对出口贸易会雪上加霜。

连3月24日召开的国常会已经作出判断:“外需订单呈现萎缩态势”。

外贸如果扛不住,除了会拖累GDP增长,更重要的一点,是就业。

就业形势小财女也不好多深入去讲了,就给大家两个数据来参考下。

第一个是2017年,商务部给了一个数据,外贸带动的就业人口是1.8亿。

第二个,是今年商务部给的另一个数据,2019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升至43.3%,第一大主体。

而众所周知,民营企业就是就业的保障,但是也特别脆弱。

很多外贸企业并不大,要么是前店后厂的模式,要么只接单不生产,大量的公司都是些小微企业,他们不比大公司现金流充沛,银行还能贷到款。

通常,他们没有那么多现金流,出了问题,银行也不会理,扛不了太久。

网上爆出来,有些外贸公司已经抗不住压力,只有解散公司了。

外贸凉凉了!


外贸其实平时大家都感觉不到他的重要性,因为觉得反正对GDP增长没啥贡献,但是他存量太大了,真的出问题了之后,你会发现,他对就业的贡献非常大。

而就业是游离在三驾马车之外最重要的指标,不用小财女多说,你都明白他有多重要。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说,全球形势不好,对中国害处多于好处。

我在上一篇文章也提了,当下的形势,即使欧美跟我们本质是一种对立关系,援助物资也非常有必要。

拖的时间越长,对我们贸易越不利。

援助欧洲,能改善在当地的营商环境,也会对后面做生意有好处。

但是我们要管理好期望值,援助不可能改变中欧之间对立的基本面,欧洲天然对我们是不信任的,更谈不上什么“友谊”。

前两天我在上一篇文章刚说完,今天就看到新闻,欧洲认为我们在囤医疗物资,还说我们瞒报了40倍的数字等等,还有国家说我们产品有质量问题之类的。

小财女对这种论调感受很强烈,欧洲对中国,就是欧洲人写的一本小说,充满了《傲慢与偏见》。

即便如此,我认为,我们也要以德报怨,持续的做下去。

为啥?

首先,现在中国还离不开欧洲,离不开欧洲的贸易需求,离不开欧洲产业链分工。

其次,中国和欧美有不少差距,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和某些行业,改善跟欧洲的营商环境,可以在欧洲不景气的情况下投资扫货,特别是我们比较弱的一些产业,比如半导体,医疗等等, 毕竟,你现在不可能撬动美国的大门, 利用欧洲的技术积累可以有利于抗衡美帝。

所以, 改善跟政府的关系和营商环境, 此刻是一个机会。

好了,对外要有策略,对内也要有应对, 反过来推演下我们国内的逻辑。

如果三驾马车中,今年出口会拖累的话,那么我们只能从消费和投资来补缺口。

因为出口你没有控制力,是由外部环境来决定, 但是我们今年要增长的目标肯定是需要的,只是增长几个点的问题。

内需和投资是掌握在自己手上,只要靠这两辆马车了。

为什么大基建呼唤而出,本质还是因为出口受挫,消费短期不振导致的。

所以,大基建,也是不得已为之, 我相信今年的投资会非常猛,财政政策会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也会适当宽松。

大环境下,对投资基建,居民消费的利好政策肯定会持续不断,等着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