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區 化危為機轉型發展復產達能振興鄉村

<table> 潮安區 化危為機轉型發展復產達能振興鄉村

在5G+邊緣雲VR智慧工廠,戴上眼鏡即可“親臨”生產現場。紀金娜 攝

/<table>

戰疫情,保發展。面對這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潮安區科學部署、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工業上,引導企業搶抓時機,推動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農業上,不誤春耕時,不負春茶鮮,推廣機械化採茶提高生產效益……

從“兩難”到“兩全”,潮安仍在繼續給這場大考完善答卷。

●南方日報記者 紀金娜 通訊員 朱玉嫻 楊馥娜

▶▷疫情防控

“點線面”織牢戰疫密網

戰疫是一場大戰,也是一場大考。潮安區第一時間啟動疫情應急處置“四個一”機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指揮部,並建立“一辦八組”的疫情防控組織體系,制定相應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形成了區、鎮、村和“點線面”的共同戰“疫”工作格局。

建立行業部門、鎮(場)、村(社區)、企業主(房東)“四級管理責任”鏈;健全區、鎮、村、網格“四級排查”機制;推廣運用村級外來務工人員登記系統……潮安區發揮區級394個駐村指導員、鎮包片幹部、村“兩委”幹部、1143個網格員的作用,深入企業、公寓、出租屋、小產權房、老舊小區排查重點地區來潮人員,逐人登記建檔跟蹤管理。同時,運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全面推廣運用村級外來務工人員登記系統,建立一村一碼、一人一檔信息化平臺,落實入村外來務工人員掃碼登記信息、網上跟蹤軌跡,實現“網格化+大數據”全覆蓋管理。2月上旬,潮安區在出現5例輸入性病例後,全力以赴做好防擴散工作,有效實現了“0”傳染。

4月初,走進潮安區庵埠鎮茂龍村,街上的大小商鋪已全面開張,村裡的企業也相繼開工,一掃此前冷清景象。在復工復產進行時,茂龍村第一書記陳華不斷忙碌奔波,他與黨員先鋒隊投身抗疫復產多個戰場,既當組織員又當宣傳員、服務員。在他們的帶動下,村民們也逐漸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紛紛參與到防控工作中來,當村民們發現有外來返潮人員就及時聯繫村委會,並由村委會派人上門對返潮人員進行登記。

從嚴防嚴控到復工復產,茂龍村幹群合力是潮安區創新基層治理方式的縮影。疫情期間,潮安區聯合村民自治組織、物業服務機構等力量,引導巷長、樓長積極參與防疫工作,織牢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兩張網”。

清明節期間,潮安區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面臨輸入性、聚集性風險較大。潮安區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一方面,落實全區公墓、骨灰樓(堂)等殯葬服務機構和烈士陵園的封閉式管理,倡導通過家庭追思、網上祭祀等方式慎終追遠,全面暫停疫情防控期間舉行宗族性、聚集性清明祭掃活動,避免人員扎堆聚集,減少交叉感染。其中,東鳳鎮、金石鎮、沙溪鎮等地多個村則組織代祭活動。另一方面,大力倡導外籍華人、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取消或者延期返鄉掃墓祭祖,嚴格落實境外來潮人員閉環管理措施,全力切斷境外疫情輸入傳播渠道。

▶▷復工復產

搶抓時機推動高質量轉型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這被許多人稱為“兩難”。潮安如何將“兩難”變成“兩全”?

落實復工復產保障、降低企業復產成本、強化財政金融支持、優化政府服務……在2月份,潮安區制訂出臺《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復工復產若干政策措施》,率先提出“所有企業不再辦理開工報備手續,自行組織復工復產,儘早恢復正常生產秩序”。同時,積極做好規上企業外來員工的核酸檢測,建立外來人員健康檔案。為解決企業在復工復產碰到的困難和問題,潮安落實區黨政領導班子掛鉤聯繫重點企業制度,每位領導掛鉤負責5家重點企業,並相應成立15個掛鉤聯繫工作組,“一企一策”建立問題清單,逐類逐項研究解決。

疫情之下,用工荒如何應對?潮安抓住疫情防控時機,化危為機,引導企業實施生產自動化智能化改造,搶抓時機推動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

在廣東非凡實業有限公司,企業投入約1.85億元建設智能馬桶一體機產業化與機器人應用項目。目前,該項目設備調試和人員培訓已全部完成,近日全面投入使用。項目投入使用後,將節省10%至15%的製造成本,減少逾四成的用工量。該企業技術總監蘇冬武表示,在疫情防控期間,這套自動化設備能起到人員不聚集的作用,通過設備流水線上的定崗定位,有效分開人員,做到復工復產跟疫情防控“兩不誤”,解決用工難、招工難問題。

在廣東櫻井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確保無塵化車間每天進行消毒及人員疫情防控工作。“通過自動化生產線和車間改造,減少用工數量。”廣東櫻井科技董事長黃洽明介紹稱,企業引進自動化流水作業,生產效率比傳統提高50%,自動化率提高70%。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期間,員工作業保持在1米以上距離,公司衛生間坐便器也升級更換為智能馬桶,全自動的如廁方式讓員工免觸碰,提高員工的安全。

以5G、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正成為推動潮安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要動力。在廣東皓明陶瓷科技有限公司,5G+邊緣雲VR智慧工廠已投入使用。疫情之下,只要戴上VR眼鏡,客戶無需到達車間現場,通過視頻即可觀看生產現場情況,實現生產車間實景VR漫遊沉浸式體驗。據介紹,藉助後臺監控生產直播,企業還可縮減生產流程的監管人員,調派更多人手用於生產,緩解疫情期間人手緊張。

外地員工返潮,隔離場所不夠怎麼辦?潮安推廣“店企對接”模式,由政府牽針引線,引導符合條件的酒店就近與企業對接,將閒置房間提供給企業作為集中隔離場所,有效解決企業隔離難和酒店經營難的“兩難”問題。其中,夢佳公司租用多家酒店公寓共50套客房,用於企業外來員工14天隔離觀察居住;廣東寶佳利綠印股份有限公司租酒店,為返崗員工進行隔離觀察,一天送2次餐,並測體溫。

▶▷穩住農業

落實落細不誤春耕

當前,防疫不能鬆懈,春耕同樣不容耽擱,只有“兩手抓兩手硬”,穩住農業,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才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在浮洋鎮鬥文村的田間地頭,當地糧食種植大戶唐佃全開著拖拉機來回平整田地。與往年不同的是,受疫情影響,今年春耕,種植戶們不扎推開工,還佩戴起防護口罩。目前,潮安區春耕備耕工作已基本完成,早稻播種育秧約8萬畝,蔬菜種植面積約3434畝,茶葉種植面積約8.5萬畝,種子、農藥、肥料、農膜機具等足量保供。

茶葉,是潮安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北部山區春茶開採季,潮安區一方面提前謀劃,從外來採茶工源頭做好摸底排查,周密做好工人來源登記造冊;另一方面積極採取措施,幫助茶農、茶企解決實際困難,確保春茶生產防疫期間平穩過渡、防疫到位。

春茶採摘期間,茶區人員多元且流動性大。為科學高效推動復工復產,助力農耕生產春茶採摘,潮安區利用“數字政府”平臺“粵省事”疫情專區,率先在全市推廣“粵康碼”進茶園,對進入茶園採茶工和司乘人員健康狀況進行有效管理。該區還組織對123名檢測員手把手進行粵康碼應用培訓,通過建立微信工作群,在線進行操作指導,實現對進茶園人員體溫少填報、少聚集、快通行、健康可追溯的疫情防控效果。“粵康碼太方便了,茶農上山採茶很便利,不用花什麼時間排隊查體溫搞登記,輕輕一掃快速通過。”鳳凰鎮的茶農老文說。截至4月2日,潮安區進入採茶區累計落地體檢3.8萬人次。

疫情當前,針對採茶工難找、人工採茶效率低等難題,潮安區在鳳凰山低山茶區大力推廣機械化採茶,根據實際與人工採茶相結合,嚴把茶葉質量關,擦亮單叢茶品牌。在下埔村一茶園內,負責人文澤江幾年前就開始使用機械化代替手工採茶。目前,他30多畝的茶園共有三隻採茶機。“一臺機械相當於8至15人工作效率,大大減輕茶農勞動強度,而且效率高,茶葉質量好。”文澤江稱,每天13時至15時是茶葉最佳採摘期,此時的茶葉光照時間長,香氣更濃,口感更好,在此時間段用機械化採茶,可以最大量採摘優質的茶樹鮮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