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會老堂致語》一詩背後的千古佳話

會老堂致語

北宋﹒歐陽修

欲知盛集繼荀陳,請看當筵主與賓。

金馬玉堂三學士,清風明月兩閒人。

紅芳已盡鶯猶囀,青杏初嘗酒正醇。

美景難並良會少,乘歡舉白莫辭頻


歐陽修對潁州(今安徽阜陽)情有獨鍾,一生曾在潁州呆了八年,並寫下了與潁州有關的詩詞92首,這首《會老堂致語》即是其中之一。


歐陽修《會老堂致語》一詩背後的千古佳話


詩中最有名的莫過於“金馬玉堂三學士,清風明月兩閒人”兩句了。三學士,是哪三個人?誰又是兩閒人?會老堂如何得名,背後又有怎樣的一段故事呢?


會老堂由來


往溯千年,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歐陽修自揚州移知潁州,皇祐二年離任。


熙寧四年(1072年),時隔21年,歐陽修以太子少師、觀文殿學士致仕,退居潁州,寓西湖六一堂。


翌年四月,前副相趙概以近八十高齡自南京(今河南商丘)之潁,造訪歐陽修。


他鄉得遇故知,歐陽修甚是歡喜,花徑緣客掃,蓬門為君開,他隨即將六一堂西側的會客室加以整修,作為接待趙公的場所。


時任潁州知州呂公著聞訊也前來探望。歐、趙、呂三人會於此堂,飲酒、賦詩、好不愜意。呂公著有感於二老相會,遂為此堂題匾額曰:“會老堂”。


歐公亦即席賦詩:“ 欲知盛集繼荀陳,請看當筵主與賓。金馬玉堂三學士,清風明月兩閒人。紅芳已盡鶯猶囀,青杏初嘗酒正醇。美景難並良會少,乘歡舉白莫辭頻”。詩中抒發了他對趙概不遠千里尋訪的感激之情,也流露出了三人濃濃的深厚情誼。


宋蔡絛《西清詩話》對此次相會也有記載:“歐陽永叔與趙叔平同在政府,相得甚歡。平叔先告老睢陽,永叔相繼謝事歸汝陰。平叔一日單車往過之,時年幾八十矣。留居飲逾月而後返。”二人關係可見一斑。


然而,正如詩中所寫的“美景難”、“良會少”那樣,是年閏七月二十三日(1072年9月22日),歐陽修終老於西湖居所。斯人已逝,卻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這便是會老堂的由來了。


歐陽修《會老堂致語》一詩背後的千古佳話


歷史變遷中的會老堂


會老堂在歷史上有過幾次大的維修,現保留有明清修湖建祠的碑記四塊,分別記述了歷史上歐陽公祠、西湖亭、西湖書院的修建情況。由於歷次黃河氾濫侵蝕、自然老化,房屋曾破爛不堪。


1959年4月,阜陽縣人民委員會把會老堂定為“阜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初,省、地、縣三級政府分別撥款對會老堂進行了維修。1991年,歐陽氏家族歐陽修四子歐陽卞後裔,現亭孜村村民自發集資蓋了一層院牆把其作為歐陽氏宗祠保護起來。


現會老堂為阜陽市潁泉區於2005年9月在原址、按原貌、用原材料恢復整修,磚木結構,明三暗五開間,梁枋雕刻精美,構圖古樸美觀,採用柱石斗拱承託,欞門花窗相襯,堂內兩月門,題額為磚雕“景賢”、“尚友”四字,堂內立有歐陽修石刻畫像,碑上清乾隆皇帝題詩和晁悅之、李叔端題字。


院內有蘇軾的“和歐陽少師的會老堂次韻”碑刻等歷代即興題詩碑刻多塊,以及歐陽修與趙概相會的銅雕塑像。


2012年9月10日,阜陽市政府公佈22處阜陽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會老堂位列其中。2012年12月2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公佈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下發,阜陽生態園之內的“會老堂”成為安徽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歐陽修《會老堂致語》一詩背後的千古佳話


會老堂的文化意義


今天,當人們走進生態園遊賞時,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這一方寸之地,便是聲名赫赫的古潁州西湖的故址了,世事滄桑,時光的年輪已經乾涸了那一池湖水,留存下來的是,在園內深處,見證著歐陽修濃濃潁州情結的唯一遺存——“會老堂”。


會老堂是歐陽修、趙概、呂公著三學士深厚友誼的見證者。從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三學士成就了會老堂。


比歐陽修稍晚的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在《寄黃幾復》一詩中,“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兩句流傳最廣,由此也可見,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朋友之間,見上一面是多麼不易!


相見時難別更難,相聚總是短暫的,離別來了誰也擋不住。知交零落,各自天涯,是人生的常態,能做的只能是相逢一杯酒,萬里尚為鄰。


歷史不止於口口的相傳,文獻的記載,還在於活生生的文物。作為三學士深厚友誼千古佳話的歷史見證者,這應該就是會老堂的文化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