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元買的美贊臣奶粉,卻是贈品!超市人員卻說從其他渠道弄來的

購買奶粉,許多人都會選擇知名品牌,就為了圖個安心放心。可近日,家住仙桃紅樹灣小區附近的陳女士(化姓)卻向仙桃週刊·紅辣椒傳媒投訴,她在某超市購買了一箱美贊臣3段的奶粉共6罐,在掃碼積分的過程中,卻發現其中兩罐是非賣品不參與廠家積分。因此,陳女士感到自己受到了欺騙,多次找到超市方和美贊臣供應商負責人進行協商,可一直得不到解決。

398元買的美贊臣奶粉,卻是贈品!超市人員卻說從其他渠道弄來的

掃碼提示非賣品

事情經過到底是怎樣的?近日,記者進行了一番走訪調查。

陳女士:贈品當正品賣,感覺受騙

3月25日下午,記者見到了陳女士。對於這樣的遭遇,她感到非常氣憤。

“我是美贊臣的忠實客戶,孩子從小就是喝的這個品牌的奶粉,我也一直在這家超市奶粉專櫃購買。今年1月,我一直聯繫的那個超市導購員告訴我,美贊臣奶粉不久之後會漲價,問我需不需要提前購買一些。”陳女士告訴記者,她過去一直都是成箱地在購買奶粉,得知漲價的消息之後,她便決定再購買一箱囤在家裡。

398元買的美贊臣奶粉,卻是贈品!超市人員卻說從其他渠道弄來的

舊包裝條形碼處可明顯看出不乾膠痕跡

“後來,我去找導購員購買。她告訴我,沒有多的貨了,可以先付款,等奶粉到了,憑小票來兌換。”陳女士介紹,她於1月10日往超市購物卡內充值了2400元錢,並按照當時398元一罐的價格,購買了一箱共計6罐美贊臣奶粉。按照約定,她當時只拿走了購物小票。

2月20日,得知奶粉到貨之後,陳女士拿著購物小票來到超市兌換了一箱奶粉。因為貨源緊張,當時導購員從貨櫃上給她裝了4罐新包裝奶粉和2罐老包裝奶粉,並收走了陳女士的購物小票。

“過了幾天,前面買的奶粉吃得差不多了。恰好我又記起來,這次購買的6罐奶粉一直沒有積分,便將所有的奶粉一一用手機進行了掃描。”陳女士介紹,4罐新包裝奶粉順利地積好了分,而2罐舊包裝奶粉掃出來卻顯示是“非賣品不參與掃碼積分”。看到這種情況之後,陳女士感到十分氣憤,當即聯繫上了超市導購員,後來導購員讓另一名工作人員進行了解釋。

398元買的美贊臣奶粉,卻是贈品!超市人員卻說從其他渠道弄來的

美贊臣奶粉

“我後來才得知這名工作人員是屬於美贊臣這邊的。她當時打電話給我說,非賣品和正品沒有什麼區別,她孩子也經常在喝,如果我要退,她就給我退。第二天,有一名男性工作人員聯繫我,卻說我這2罐奶粉是從其它渠道來的,說我栽贓。”陳女士說,她對這個處理結果很不滿意,自己買到了贈品反而被售貨方質疑。

398元買的美贊臣奶粉,卻是贈品!超市人員卻說從其他渠道弄來的

罐底二維碼

採訪過程中,陳女士向記者提供了兩罐老包裝非賣品奶粉和一罐新包裝正品奶粉。記者現場觀察到,兩種奶粉除了包裝有所區別,產品信息均相同。通過陳女士的提示,記者從老包裝非賣品奶粉的罐體條碼處可以看到明顯的不乾膠痕跡。

398元買的美贊臣奶粉,卻是贈品!超市人員卻說從其他渠道弄來的

疑是不乾膠痕跡

“條碼處原先應該貼有非賣品或贈品的標籤,這種情況明顯就是有人將它撕去了,當作正規商品售賣。”陳女士認為,商家這種行為已經涉嫌欺詐。因此,她表示會堅決進行維權,並要求對方進行退一賠三。

導購員:奶粉確實從貨櫃售出

3月26日上午,記者陪同陳女士來到了該超市客服中心進行投訴,一名經理接待了我們。

在得知陳女士的遭遇之後,該經理立即與導購員進行了核實。該經理對陳女士出現的這種情況進行了道歉,並表示,如果屬於職工的問題,一定會對陳女士進行賠償,並對職工進行嚴肅處理。

隨後,該經理聯繫上了美贊臣奶粉供應商一名張姓經理和導購員來到現場,進行處理。

張經理到場之後,對陳女士帶來的老包裝非賣品奶粉進行了查詢,並表示確實屬於該公司的產品,但查詢不到具體出貨信息。但他說,陳女士沒有小票,也沒有直接證據來證明這兩罐產品就是從該超市購買的。

398元買的美贊臣奶粉,卻是贈品!超市人員卻說從其他渠道弄來的

美贊臣·藍臻系列奶粉

超市奶粉專櫃導購員則表示,陳女士的確從她手中購買了一箱6罐奶粉,其中有4罐是新包裝,有2罐屬於舊包裝,她的確收走了小票。對於其中2罐是否屬於非賣品,她表示這2罐奶粉罐體與原來舊包裝的外觀一模一樣,她無法分辨。

對於導購員的證實,該負責人表示需要繼續核實之後,再進行處理。對於陳女士提出的退一賠三,該負責人並沒有當場表態,並稱會向上級彙報之後,2到3個工作日進行回覆。

結果:記者多方調解,陳女士終獲賠償

3月27日下午,張經理通知陳女士前去處理問題。隨後,記者陪同陳女士再次來到該超市進行協商。

張經理表示,因為還有一些證據沒有辦法具體證實,為了維護陳女士的權益,他同意對陳女士購買到的2罐非賣品更換為正品,並私人掏錢賠償陳女士2罐正品。後來,在記者調解下,張經理表示,在此基礎上,再贈送給陳女士價值300多元的玩具。

對此,陳女士表示接受。

對於此類事件,記者向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指揮中心進行了諮詢。

該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認為,商家這種以贈品當正品銷售的行為或涉嫌欺詐。同時,商家的這種行為違背了其與廠家間的約定,對廠家而言,這是一種違約行為。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這種情況可向商家提出“退一賠三”的要求。

同時,該負責人也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奶粉時,一定要仔細察看商品包裝,並要保存相應的小票和相關信息。如遇到侵權情況,一定要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投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