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鹽才有味,食鹽是從什麼時候走入人類生活的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很多關於鹽的歇後語。“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一亮食鹽,一兩金”等等。

在古代,鹽並不像農作物那樣可以自給自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是普通老百姓唯一需要花錢購買的生活物資。

有鹽才有味,食鹽是從什麼時候走入人類生活的

“你們是這世上的鹽”是《聖經》中用於讚美人的話。現代英語中的月薪“salary ”也是古羅馬每個月發給士兵買鹽的補貼。

當然,在中國歷史中,鹽更是在經濟、政治中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也形成了最早的鹽文化。

有鹽才有味,食鹽是從什麼時候走入人類生活的

我們都知道人沒有食鹽是無法存活的,可是食鹽究竟是從什麼時候走進人類的生活的呢?

可惜遺憾的是迄今為止並沒有發現確切可靠的證據來解答這個疑惑。

鹽文化最早起源於中國遠古時期,至少有4000年的歷史。但關於鹽的使用,可以想象如同火的使用,同樣經歷了漫長的歲月。

在古代,鹽的名字叫“鹽”,意思是在器皿裡煮鹵。

遠古時期,先民茹毛飲血,風餐露宿。並不知道什麼是鹽。所以後人在祭祀先祖時的肉湯裡並不放鹽,即所謂“大羹不致”來表示對古禮的遵循。

《史記》中記載“大羹不和,有遺者矣”說的便是先祖不曾食鹽。這種狀況知道炎黃時期才有所改變。

傳說黃帝手下有一諸侯擅長煮鹽。他通過蒸煮海水,發現了鹽。但當時設備設備簡陋,煮出來的鹽也大多為粗鹽。這個諸侯就是被稱為“鹽宗”的夙沙氏。直到現在,還有不少地方設有鹽宗的廟宇。

有鹽才有味,食鹽是從什麼時候走入人類生活的

到了周朝,鹹味不僅是五味(酸、苦、辛、鹹、甘)之一。而且鹽也作為一味藥材被廣泛利用。《周禮》中“以鹽養脈”就是當時人們對鹽在醫學領域利用的新認識。

其後,鹽在調味屆的作用更加穩固。漢代王莽稱鹽為“食之餚將”,可見鹽當時在飲食文化中的地位。

此外,鹽在古代統治階級的一種統治工具。

殷商時期,政府就專門設立了“鹽法”進行管控。到了周朝,政府更是成立了專門管理鹽流通的部門。

有鹽才有味,食鹽是從什麼時候走入人類生活的

但到了漢朝,官營商業效率和質量低下,而鹽的價格又因官府壟斷而居高不下,導致民間怨聲載道。官府為了維持社會穩定,廢除了食鹽專賣法。

但是到了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庫虧空才又想起來食鹽專營的法子,用鹽稅來供養軍隊。此後,食鹽專賣一直持續到元明清時代。像著名的揚州鹽商就是官商結合經營鹽業發家的典型官商。

到了現代,烹飪調味,離不了鹽。正所謂“五味之中,鹹為首”,所以鹽在調味品種也列為第一。

有鹽才有味,食鹽是從什麼時候走入人類生活的

現今中國食用之鹽,沿海多用海鹽,西北多用池鹽,西南多用井鹽。

鹽雖不可缺,但古人認為“喜鹹者必膚黑血病,多食則肺凝而變色”。現代醫學也認為人體每天食鹽需要量約3-5g 。

有鹽才有味,食鹽是從什麼時候走入人類生活的

雖然今天的食鹽已不像從前那樣難以獲取,但是為了我們自身的健康,還是需要對食鹽控量食用,科學飲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