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告白》——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找到真實的自己

《無聲告白》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實的自己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中譯名《無聲告白》,這本徵服歐美文壇的華裔女作家的處女作,不僅是取得2014美國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一名成績的暢銷書,在歐美主流文壇贏得一片叫好,更是一部直擊內心深處,值得所有人細細品味的靈魂之作。

《無聲告白》——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找到真實的自己


開篇第一句“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引人入勝,緊接著故事從抽絲剝繭般的回憶開始,一步步揭露真相的同時,慢慢講述這個混血家庭中的夫妻關係、父(母)子(女)關係以及兄妹關係間隱藏在風平浪靜表面下的雲譎波詭。

《無聲告白》——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找到真實的自己


母親瑪麗琳對她完成自己當上女醫生的理想、父親詹姆斯對她融入人群的期望,哥哥漢斯渴望逃離家庭考入大學對她的忽視、妹妹漢娜以及朋友傑克也都不能給予她想要的關懷和愛。沒人知道她真正想要什麼。積雪壓折樹枝,稻草壓垮駱駝。看到這,感覺一切都順理成章,莉迪亞的選擇似乎只有“自殺”這麼一條路可走。


《無聲告白》——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找到真實的自己


父親詹姆斯,揹負著自年幼時期就根深蒂固的華人身份自卑,在職場中營造循規蹈矩的教授形象,“多交朋友,融入集體,做個普通人”便是他的人生信條。母親瑪麗琳,懷揣著一顆事業心,勵志成為一名醫生,卻因為意外懷孕而終止學業做起了自己最不願意做的家庭主婦,期間瑪麗琳的母親去世讓她由此覺醒,拋夫棄子離家出走,再次回到校園,想要完成學業,實現自己當醫生的夢想。卻又一次因為意外的懷孕而回歸家庭。“想要變得與眾不同”是她的人生信條。內斯,大兒子,揹負著“上哈佛”的願望卻不被父母重視,渴望得到愛又漠視最愛他的人。

《無聲告白》——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找到真實的自己


莉迪亞,母親的離家出走讓她在一夜間變得成熟,為了安撫母親而活在父母的殷切期望中,完成那些父母未完成的夢想,努力活成父母期盼的樣子,學不感興趣的學科,接受不喜歡的禮物,結交不到朋友,得不到愛情,永遠處在害怕失去的陰影裡,如履薄冰每一天。一切都壓的她喘不過氣來,唯一的心靈寄託——哥哥內斯,卻要考入大學離開家庭,留下她獨自承擔這份壓力。小女兒漢娜,本該是天真無邪的年紀,卻也因為家庭原因小心翼翼、謹小慎微的地默默觀察著家裡的所有變化,呈現出一種鬼魅的病態。


《無聲告白》——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找到真實的自己


父親詹姆斯身為大學終身教授,妻子漂亮,兒女雙全,住著獨棟小別墅,在我們的印象中這種人本該過著悠閒的美好生活。可實際上他們每個人都過著違背內心的生活,活在他人的期盼裡,可是連自己都失去了,又哪來的幸福可言。

《無聲告白》——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找到真實的自己


把這個故事帶回主人公的故鄉——中國,更能激發我們強烈的共鳴。書中人物的行為都那麼司空見慣,甚至幾乎每個家庭都存在。生活的壓力讓我們忘卻了為什麼而活,每天都活在別人的評價中,沒有追求、沒有目標,庸庸碌碌,渾渾噩噩。夫妻之間缺乏真正溝通,遇到問題在爭吵和冷戰得不到徹底解決;父母對子女偏執的期望,渴望子女實現自己未完成的夢想,絲毫不顧及他們到底需要什麼,沉迷於自我感動,埋怨孩子不理解自己良苦用心;同學朋友之間的友情也不那麼純粹,各種以物質為核心的圈子盛行,對某些性格孤僻孩子的孤立嘲諷,校園霸凌事件屢見不鮮。


《無聲告白》——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找到真實的自己


這部作品文字不多,卻塑造出各種直擊內心的話題,親情、愛情、女權、種族、甚至同性戀問題,每一個都看似普通卻並不普通,我們很容易忽略卻又客觀存在,作者巧妙地用一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把這些複雜的話題囊括進去,並最終給出一個相對美好的結局。

正如書的封皮上的話“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實的自己。”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經歷時間的考驗後最終找到那個真實的自己

《無聲告白》——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找到真實的自己


好的作品總能帶給人很多思考,思考過後的改變才是促進我們不斷成長,慢慢變得更好的動力。

好書,你值得擁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