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和恐惧常伴我左右

就人性而言,贪婪和恐惧是人最基本的情绪,是人的本能。而我们所受的教育,不管是东方儒家的的仁义礼智信,还是西方基督徒的上帝仁爱,一个很大的目标就是教育人们学会克制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人们对于欲望的本能反应就是两个极端——贪婪和恐惧。所以学习本身就是一场修行。

贪婪和恐惧常伴我左右

投资又何尝不是呢?每个人入场都是带着一个最原始的欲望——赚钱,对于钱,这个自私有制诞生以来一直主导着人类世界的虚拟物,贪婪和恐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与我自身而言,由于自己的人生经历,并没有体验一夜暴富的感觉,也并不企望幸运女神会降临在自己身上,财富都是自己一点一点积累的结果,所以贪婪在我身上能很好的控制,因为我具备贪婪的基因。

但是贪婪的另一边——恐惧,却在我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操作上就是对于利润的落袋为安,毫不客气的说,这是一种短视,这种短视是致命的,这种短视会恶化盈亏比,是会毁灭人的。

回到理智层面,资本市场,尤其是商品市场,趋势的形成,不管是中长期趋势,还是短期的反弹趋势,都不会一天就结束,因为这种趋势是基于长期供需矛盾造成的供需失衡,或者短期乐观/悲观造成的价格失衡,其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价格修复,价格修复绝非一时一刻能完成,长期的价格修复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短期的价格修复(比如超跌反弹)也是需要几天的时间,也就是说不管大趋势还是小趋势,趋势一旦形成,都会持续一个相对时期。

从操作层面来讲,如何止损/止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比较通用的方法,这个方法也可以逐渐训练自己的恐惧,在有了一定利润之后,并且在自己对于基本供需关系没有改变看法之前,把治随点设置成盈亏平衡点。

这种做法尽管利润有可能会有回吐,但是这种回吐你自己认知偏差的代价,也就是是你必须承担的亏损。但是另一方面来讲,在训练自己的恐惧方面有一定作用。

但是其基本立足点,还是自己对于供需关系的理解(不管是相对长期还是相对短期),只有对供需关系有一个很好的了解,才能从根本上克制自己的贪婪和恐惧。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就是其对于自身的克制。

普通人恐惧时,他不恐惧,除了克制的内心,还有对于时局及其解决方法的乐观了解;

普通人贪婪时,他不贪婪,吃了克制的内心,还有对于时局及其带来后果的悲观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