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美內鬥升級,戀火品牌創始人正式起訴

看起來,關於丸美的很多分析猜測並不是空穴來風。

6月3日,戀火彩妝品牌創始人張鳳嬌訴廣州戀火化妝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戀火”)股東知情權糾紛一案,正式在廣州市黃埔區法院開庭審理。

丸美內鬥升級,戀火品牌創始人正式起訴

丸美上市,風波不斷

據媒體報道,丸美股份與張鳳嬌合資成立廣州戀火後,一直利用70%的絕對控股權,在張鳳嬌不知情的情況下,涉嫌將廣州戀火的資產轉移掏空、惡意把公司做至鉅虧。被逼無奈之下,張鳳嬌只能一紙訴狀“自己告自己”。


丸美內鬥升級,戀火品牌創始人正式起訴

戀火創始人起訴廣州戀火

隨著這起案件進入司法程序,丸美內鬥的大戲正式揭開帷幕。這剛剛引爆的一聲驚雷,讓丸美股份的上市之路平添了不少變數。

除股東糾紛外,丸美股份遇到的另一個驚雷是康美藥業300億元消失大案背後的審計機構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後者於5月9日被證臨會宣佈接受調查,消息公佈後瞬即在證券業引發另一場風暴:截至5月28日,證監會官網公佈,簽約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的30餘家IPO企業被中止審查。也就是說,凡是與正中珠江有關的IPO企業均無法獲得過會的資格——它們的上市計劃“黃了”。

只有一家幸運兒,那就是剛剛於4月30日過會的丸美股份。它是此事件中唯一一家IPO申請已經過會但還未正式下發批文的企業。

受正中珠江事件影響,丸美股份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面臨更換會計師事務所或進行復核——前者意味著放棄此輪IPO,而後者意味著更加嚴格的審查。有媒體分析,成功過會、離上市僅“一步之遙”的丸美股份,接下來的IPO之路仍然困難重重。


丸美內鬥升級,戀火品牌創始人正式起訴

丸美上市陡生變數

丸美股份是國內化妝行業近年來崛起的新秀,也是IPO路上的倔強派,自2014年開始已經兩度衝擊股票市場失敗。今年是其第三次發起衝鋒,眼看勝利在望,孰料又爆出正中珠江事件和股東糾紛案件。

-1.侵犯股東權益“無底限”-

正中珠江案件的影響在進一步發酵之中,股東內鬥也正式浮出水面。股東之間的糾紛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還要從2017年10月丸美股份對彩妝品牌戀火的“併購”說起。

2017年10月中旬,丸美髮布通告稱,與Passional Lover戀火彩妝已達成合作意向,丸美將採取控股的形式,與戀火成立合資公司;合資公司擁有戀火品牌,同時會對其母公司廣東朝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有的渠道、產品、研發、生產進行系統的整合優化。由此,丸美正式“進軍彩妝市場”。

丸美內鬥升級,戀火品牌創始人正式起訴

牽手丸美后,戀火命運多舛

雙方的合資公司廣州戀火於10月18日註冊成立,丸美股份佔股70%,其董事長孫懷慶擔任法人代表;而戀火品牌創始人張鳳嬌佔股30%,擔任公司監事。此事在2017年的化妝品行業轟動一時,媒體驚訝於丸美進軍彩妝的戰略以如此之快、之猛的方式落地。

這種強強合作或可成就一段佳話,孰料,雙方合作似乎並不順利。2018年1月初,張鳳嬌即卸任廣州戀火首席產品官(CPO)職位。2018年4月份,張鳳嬌擁有的廣東朝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起訴丸美股份、廣州戀火,案由是“合同糾紛”。而現在,她本人以侵犯股東知情權為由,再一次將雙方合作的公司告上了法庭。

丸美內鬥升級,戀火品牌創始人正式起訴

張鳳嬌控股的公司曾對丸美、廣州戀火發起訴訟

6月3日上午,案號為(2019)粵0112民初2956號的股東知情權糾紛一案在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正式開庭。原告戀火品牌創始人張鳳嬌,被告廣州戀火的法人代表孫懷慶均沒有出現在開庭現場。在法庭上,控辯雙方的代表律師就該案進行了事實陳述與辯論。

據悉,自2018年1月卸任廣州戀火首席產品官(CPO)一職後,作為股東的張鳳嬌就幾乎與廣州戀火“失去了聯繫”:公司從未召開過股東會議、變更公司章程也沒有徵求她的簽字,即使是查閱公司財務報表的股東權利,也處處受阻,無法履行。

依據《公司法》第三十三條等有關規定,張鳳嬌作為股東,可依法行使股東對公司的知情權,有權查閱財務報表、會計賬簿和會計憑證,但為什麼廣州戀火加以阻撓?

根據公開的工商資料顯示,廣州戀火2018年營收為2150.47萬元,利潤為-1117.12萬元。這也就是說,丸美接手戀火品牌之後,不僅沒有做大做強戀火,反而使其陷入鉅虧。


丸美內鬥升級,戀火品牌創始人正式起訴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廣州戀火鉅虧

這樣的結果讓一直對經營運作不知情的張鳳嬌難以接受。因為,在化妝品眾多品類中,彩妝是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13.7%。戀火品牌的定位為中高端彩妝品牌,過去的毛利率遠高於行業60%的平均水平。為什麼廣州戀火最終鉅虧1000多萬?

此前有媒體分析發現,丸美股份在張鳳嬌不知情的情況下,悄悄將廣州戀火的經銷權,轉移至丸美股份全資子公司重慶博多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博多”)。重慶博多由此變成廣州戀火經銷商唯一的簽約合作單位,原本屬於廣州戀火的收入與利潤,變成了重慶博多的收入與利潤。

根據招股說明書的數據顯示,2018年重慶博多總資產達7.428億元,淨利潤高達1.9496億元。這與廣州戀火的鉅虧形成極大反差。有分析人士認為,廣州戀火鉅虧的根本原因很可能是,丸美股份為了獲得重慶有關補貼獎勵政策,將廣州戀火變成了成本費用中心,將重慶博多變成利潤中心。

丸美內鬥升級,戀火品牌創始人正式起訴

重慶博多已成為丸美的利潤中心

甚至有人發現,丸美股份侵犯股東權益的行為幾乎可用“無底限”形容:早在2017年10月18日,即廣州戀火成立的當天,丸美股份搶注了多個戀火的保護商標。可見,雙方分裂的種子,在合資公司成立之日起就已經發芽。

丸美內鬥升級,戀火品牌創始人正式起訴

丸美搶注戀火有關商標達71類

截止記者發稿之日,丸美股份搶注“戀火Passional Lover”中英文、圖形商標多達71類。

記者就股東知情權官司一案電話採訪戀火創始人張鳳嬌。在電話中她感謝相關媒體的客觀分析報道,她表示正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此事,具體進展不便透露,但對與丸美股份的未來合作持更為審慎的態度。

-2.“廣州戀火”還能再火嗎?-

根據媒體報道,在誕生的那一天起,丸美股份身上就籠罩著層層疑雲。

丸美曾宣揚自己創立於昭和54年(即1979年)的日本,2008年9月被媒體曝光後,丸美不得不聲明自己是“地道的中國品牌”,並承認公司成立的時間實際是2002年。

然而,丸美一邊在媒體上公開道歉正名,一邊悄悄在官網上聲稱自己是“中日合資品牌”。在招股說明書中顯示,丸美的前身是2002年成立的廣州佳禾,廣州佳禾是廣州升旺和日本史威成立的中外合資公司。2010年,日本史威25萬註冊資金變成403.60萬元退出,退出方式大有蹊蹺且耐人尋味。

丸美內鬥升級,戀火品牌創始人正式起訴

丸美與L Capital 簽署戰略協議

丸美創始人孫懷慶、王曉蒲曾經和二股東L Capital簽過一份對賭協議,期限為3至5年。如果丸美未能IPO闖關成功,兩人必須回購其持有的全部股份。現在這份對賭協議已經解除了,但招股書中卻沒能給出確切的解釋。

L Capital還在招股書中明確表示,在12個月的鎖定期屆滿後,24個月內,計劃減持手中所擁有的60%到100%的股份。公司還沒上市,二股東卻想著要全部套現。這是看空還是看好丸美?

因為經銷模式、生產經營等存在問題,丸美曾於2016年11月、2018年7月兩次被證監會取消IPO審核。

2019年4月30日,丸美過會成功後,發審委依然心存疑慮,繼續向丸美髮問:“經銷模式下的定價機制、信用政策,報告期內各期末預收款佔營業收入的比例逐年減少的原因及合理性”,“報告期內經銷的返利政策及執行情況,是否存在傳銷等不規範的銷售方式”……

此外,其前後披露的招股說明書,多處財務數據有出入。2014年、2015年,流動資產、資產總計、負債合計等多項財務數據不一致。其中,2014年以及2015年,公司遞延所得稅資產數據差額高達3100.81萬元和3255.65萬元。而這些財務數據均由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出具。

現在,丸美股份因為正中珠江一案而爆雷。丸美上市之路陡然生變雖然由這起黑天鵝事件而起,但終其原因,在於丸美自身。俗話說,出來混,終究是要還的。野蠻生長必然要付出相應的代價,丸美股份上市受阻,是否正是其付出的“代價”之一?

對戀火品牌創始人張鳳嬌而言,丸美能否上市並非重點,重要的是,她花費十年心血打造的戀火彩妝品牌,最終命運如何?由於面臨一系列法律的問題,戀火品牌重回張鳳嬌的懷抱無疑困難重重,而同時由於對薄公堂而產生的信任裂痕,將使雙方的合作難以為繼。

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法律拉鋸戰。接下來持續不斷的糾紛,到底會給丸美品牌造成何種影響,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爭鬥升級,丸美股份與丸美品牌在未來的上市、成長道路上不會平坦。

原本是強強合作,最終演變成一場巧取豪奪式的內鬥。這種“併購”的演變路徑令人錯愕。商業合作不應該是零和遊戲,而應是雙贏格局,這樣才能持續長久。

如果合作的一方,以傷害另一方的利益來尋求發展,這樣的合作不僅無法長久,而且最終會演變成一場雙輸的戰爭。丸美“戀火”股權之爭,看似是丸美上市過程中的偶然案件,但仔細梳理就會發現其必然性。

任何挑戰商業倫理的行為,都將付出慘重的代價。隨著司法的不斷介入,真相將逐步揭開。時間將給出最好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