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長系列漫談 (02):家庭規則

家庭成長系列漫談 (02):家庭規則

盛夏:鼴鼠,發展心理學教授;螃蟹:蟹,教師;山嵐:遊戲治療師;紫蘿:貓頭鷹,發展心理學研究員

【四個做兒童發展和教育的朋友,關於養育的聊天記錄】

02 家庭規則

盛夏:接著我們上一次談的,制定好規則之後,孩子要去練習遵守每一個規則。這個期間,通常家長不要去做太多的及時干涉,比如說某個時候可能規則遵循的不是特別好,家長很容易立刻就跳出來,開始糾正起來。我們要允許孩子有一個慢慢學會自我管理的過程,太快乾預就又剝奪了他學習的機會。

蟹:但是怎麼去判斷什麼時候需要干預呢?比如上網課,我們設定了一個共同的規則,這段時間是孩子自己安排,但可能這堂課他上的不太好,老師會有負面反饋。像這種情況下,哪個時間點是家長應該干預的節點,就是屬於你說的應該跳出來的?

盛夏:你可以在一天結束之後,和孩子一起稍微回顧一下做的好和不好的地方。每天晚上都來總結一下這一天發生了什麼。問問孩子覺得下次可以怎麼改進,要記得把這個權利放在孩子身上,做決定的權利和制定規則的權力要交到他手上。你的角色就是給一些建議,孩子要去管理自己,而不是你去告訴他應該怎麼辦,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則。

蟹:但是有時候太著急了就會馬上去幹預,比如說孩子沒交作業,班主任就會找你。或者家長老覺得有比自己更急的事情,然後自己的需求就會排在後面,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慢慢的就跳不出來了。

盛夏:對,我覺得這裡面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回到我們之前講的,你怎麼去看待自己的角色。如果你覺得所有的事情都跟你有關,好像都是你的問題,你的責任,這個時候你就特別需要注意了。

像你說的孩子沒交作業或者遲到了,這很明確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現在學校和老師也會加入到責備父母的隊伍裡,把這個責任放到父母身上。這種情況下家長就特別需要去警醒自己的角色問題,

分清什麼是父母該負的責任,什麼是孩子要負的責任。所以就像我們之前說的,家長的角色是要幫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而不是陷在催孩子管孩子的惡性循環裡。

蟹:如果像你說的那樣,既要跳出來,又不要過度干預。但如果遲到一次不干預,遲到兩次也不干預,然後慢慢的他覺得這些事情不重要,你反正也不管我,我就繼續遲到好了。這樣的時候家長心裡肯定也很著急,應該怎麼辦?

盛夏:對,其實不是說完全放棄不管他,你要監督的是:孩子破壞規則後要承擔後果。孩子遲到的時候老師和學校會有措施,這是自然後果。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在家庭內部還有什麼後果。這個就是我們說家長把權力放給孩子,孩子自我管理的時候,是要主動去承擔後果的。

自己定的規則,自己定的後果,自己承擔。人都有趨利避害的這樣一個的心理特點,他自己很自然會去避免不利的後果。所以很多孩子在這個趨利避害的過程當中才會學會自我管理。如果學校和家庭的措施都沒有用,這個時候家長的作用就要跳出來干預了,你得去了解清楚他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是不是要去修改你們家庭的一些規則,修改後果?

蟹:所以不是說定了規則就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根據執行情況做出調整。

盛夏:家庭規則就像家長跟孩子之間的一個協議,當規則一直不能良好地執行,就需要重新去談一遍協議,然後找到一個解決方法。這時候,你可以看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孩子,是一旦有不好的後果的時候,馬上就能自己改正?還是說他也需要大人來幫忙?父母的這個幫忙不是父母直接去決定怎麼做,你要問孩子你需要我做什麼?問孩子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覺得可以怎麼解決。

所有這樣的溝通和規則制定,孩子都是一個主體,你要把主動權交給他、把他的主動性調動起來。主動性是兒童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夠自我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主動去處理很多事情,這是我們當父母或者我們帶孩子的重要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