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破發成常態,“躺賺時代”或一去不返,公募打新策略生變?

在新股破發浪潮中,又一隻“巨無霸”郵儲銀行啟動A股IPO。12月3日,《郵儲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發行結果公告》出爐,公告顯示“綠鞋”全額行使,發行總股數達59.48億股,發行價格5.5元/股,回撥後網上投資者中籤率1.26%,並有多隻戰略配售基金現身郵儲銀行配售名單。

新股破發成常態,“躺賺時代”或一去不返,公募打新策略生變?

近期,新股陷入了破發魔咒,前有浙商銀行(4.590, -0.01, -0.22%)、渝農商行(6.610, -0.03, -0.45%)上市不久即破發,那麼面對近期A股上市新股屢屢出現棄購股份等情況,公募基金的打新策略會發生改變嗎?

新股破發變得越發常見,不僅澆滅了散戶對郵儲銀行的申購熱情,令投資者也陷入是否參與郵儲銀行的艱難抉擇。不過在散戶猶豫之際,機構投資者卻果斷入手。最終獲配的戰略投資者中,華夏、嘉實、匯添富、易方達、招商及南方基金旗下6只戰略配售基金全部出現在獲配名單中。

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曾說過“股票市場短期是投票器,從長期來說,卻是一個稱重器”。郵儲銀行新股上市當天會不會破發還是要看取當日市場環境、投資者情緒、股價漲跌幅以及近期可比上市公司上市情況。

拿浙商銀行來舉例,郵儲銀行和浙商銀行情況不太一樣,浙商銀行募資金額比較大,但重要性不如郵儲銀行。郵儲銀行上市後,很快會被納入指數標的。從目前情況看,因為動用‘綠鞋機制’,護盤資金肯定是護得住發行價的,出現上市破發概率比較低。另外,郵儲銀行網點齊且多,整體的評估和估值角度看,也會和浙商銀行有所不同。

新股破發成常態,“躺賺時代”或一去不返,公募打新策略生變?

另一個方面,從中長期來看,這種基金相較開放式基金穩定性更好,不會有規模比較大的申購贖回對淨值產生影響,郵儲銀行有很大可能是可以賺到收益的。

銀行股因為市盈率較低,且有穩定業績支撐,長期被機構大額資金青睞,A股市場打新熱情也一度高漲。但隨著近期新股上市破發概率的增高,新股生態發生驟變,不知道這會不會對公募基金打新策略產生影響?

有專業人士分析認為市場出現新股破發情形是很正常的表現,因為很多新股發行市盈率定價要高過行業市盈率,這是引發新股破發的“元兇”。另外,最近的市場整體表現也不是很強,破發個股佔比整體並不算大。

18投學網金先生髮現和以往打新穩賺不賠不一樣的是,機構在打新時的策略也在積極轉變,申購更為看重股票投資的本源。對投資而言無論是二級市場買還是一級市場申購,最核心的還是要回到股票投資的本源:股票是不是符合投資邏輯?估值是不是合理?這樣看短期破發意義不大,核心要看企業經營情況、股票質地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