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科協多措並舉勇做疫情防控應急科普工作的急先鋒

連日來,安徽省科協多措並舉,千方百計,努力調動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廣泛傳播新冠肺炎疫情應急科普知識。據中國科協科普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1—3月份安徽省科普信息員共傳播分享科普中國和科學闢謠平臺有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普知識等達1120萬餘次,位居

全國第一;新增註冊的科普信息員人數達64312人,位居全國第一

傳統媒體開闢專欄宣傳。1月21日,省科協所屬的安徽科技報就專門開闢專欄宣傳疫情防控科普知識。阜陽、蚌埠、蕪湖、滁州、黃山等市科協積極協調當地電視臺,在已開設的科普專欄裡專門傳播科普中國權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普知識,累計約1200分鐘。蕪湖市科協積極協調公交和城市管理等在全市2400多個公交電視、樓宇電視等媒介,滾動播出“科普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受眾超過200多萬人次。

利用手機小屏宣傳。省科協以及各市科協在不同時間段組織開展了新冠肺炎應急科普知識競答活動,豐富疫情期間社會公眾瞭解疫情防控科普知識的渠道,累計超過220萬人次參與。黃山、蕪湖、馬鞍山、合肥、亳州等市科協設計製作了70多個不同主題的新館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科普h5,在微信公眾號和朋友群上轉發,拓展了應急科普形式和實效。宣城市科協累計編髮手機科普報61期,更新發布應急科普知識244篇,18300人次點擊閱讀。

利用“科普中國e站”等大屏宣傳。合肥、六安、銅陵、宣城等10個市科協,自2月2日以來全面開啟近400個市級科普e站,每天滾動播放新型冠狀性病毒感染的肺炎應急科普宣傳片,累計近30000小時。淮北市科協會同市委組織部,每天利用全市的108個“e學習”遠教平臺,在全市各社區的大屏上播出新冠肺炎相關科普知識不少於1小時。

利用科普宣傳材料等傳統宣傳手段推進應急科普全覆蓋。各市科協針對不具備上網條件和能力的人群,注重傳統手段打通應急科普宣傳的末端環節。合肥市蜀山區科協製作了24套新冠肺炎公眾預防指南展板和360張宣傳海報,指導各鎮街、開發區科協在轄區內循環展示。蕪湖市科協指導縣(區)科協印製公共衛生知識科普宣傳畫、“防疫健康12條”等科普宣傳材料50萬餘份,分發至全市各鎮、村、社區。淮北市科協訂做了7塊科普展板放在公交站臺,宣傳疫情防控科普知識。

組織科普信息員和科技志願服務者等開展宣傳。全省15.6萬名科普信息員積極響應號召,通過各自微信平臺等轉發科普中國或科學闢謠平臺權威科普知識超過1120萬餘次。全省各市縣以及2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組織24516科技志願者,會同有關部門共同開展疫情防控應急科普和助力復工復產工作。

非常時期非常科普,省科協各級組織勇於擔當,積極作為,全力助力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科普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