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这个小县城,居然藏着“江南第一家”,还有仙人得道飞升之地

江南素以鱼米之乡、风景秀丽著称,提起江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南京、苏州、杭州等地,不少文人墨客都在这些地方留下许多关于江南的诗词。然而在浙江省金华市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城内,居然有这样一个地方敢称“江南第一家”,下面请跟我一起走进“江南第一家”,看看它因何能得到如此高的荣誉。


浙江这个小县城,居然藏着“江南第一家”,还有仙人得道飞升之地

1.“江南第一家”

“江南第一家”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的镇中心,这里居住着以孝义治家的郑氏家族,从南宋自明代中叶,十五世同居共食,和睦相处。为何这里敢称“江南第一家”?其实这是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亲赐的,为了表彰义门代代相传的孝义家风。江南第一家数百年间家族人员173人为官无一贪渎,以其清廉家风扬名于世,其168条家规经宋濂整理带至南京,成为明代典章制诰的蓝本,史上鲜见。


浙江这个小县城,居然藏着“江南第一家”,还有仙人得道飞升之地


走进江南第一家,便被村口一字排开的九座牌坊所震撼,九座牌坊就长达500米,很是壮观。九座牌坊恰合郑氏义门九世同居,其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含义之丰堪称全国之最。

牌坊群的第一牌坊,就是御赐的“江南第一家”,家才是郑氏家族的核心灵魂。


第二牌坊叫“孝义门”,因其孝义家风被历朝所推崇,孝义事迹被乡民传颂而得名。

第三牌坊是“三朝旌表”,因为郑氏义门不管在战争乱世还是和平盛世,他们始终如一,不论谁当权,他们都按自己的规则治理好家族事物,处理好邻里关系,所以在宋元明三朝都受到朝廷的旌表。

第四牌坊是“有序”。“有序则不乱,不乱则安”,这是郑氏义门治家的支柱,郑氏义祠堂专门设立了一个有序堂,制定了168条家规,用来教育子孙。正是这样严格的秩序和教育才引领郑氏义门一代一代走出了辉煌。


浙江这个小县城,居然藏着“江南第一家”,还有仙人得道飞升之地

第五坊到第九牌坊依次是“恩德”牌坊、“麟凤”牌坊、“取义成仁”牌坊、“礼部尚书”牌坊和“九世同居”牌坊。九座牌坊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都是不相同的,有砖木混合结构、有木结构、也有石雕的,令人称奇。

村中保留了不少精美的居民家族,郑氏宗祠坐落在村子的核心之处,也是这个家族的灵魂所在。宗祠始建于元初,风格古朴,规模颇大。进门第一个厅是“师俭”,厅中木碑上刻着《师俭堂训》,这也是郑氏治家的支柱,其上的“孝义家”匾额为朱元璋亲笔。两边木碑上记录着168条家规,句句明理大义。后面的有序堂就是子孙接受教育的地方,

除了郑氏宗祠,村中还有孝感泉、“十桥九闸”、东明书院等古迹遗址二十余处,内容丰富。


浙江这个小县城,居然藏着“江南第一家”,还有仙人得道飞升之地

2.仙华山

除了“江南第一家”,浦江还有一座浙婺名山-仙华山,传说轩辕少女元修在此修真得道升天。刘伯温路过仙华山时,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写下了“仙华杰出最怪异,望之如云浮太空”的诗句。仙华山崛起于1.5亿年前的中生代,由于燕山运动强烈的断裂挤压和火山活动而形成,以“奇、险、旷、幽”称誉江南。进入山门便是昭灵广场,广场上的昭灵宫据说就是轩辕皇帝少女元修得道升天的地方。广场的左右分别是西线和东线,可选择其中一条线上山,另一条下山。两者皆可通往少女峰,少女峰峰高而形奇,以“奇险”见长。整个仙华峰林数少女峰、仙坛峰、玉尺峰、玉圭峰、玉笋峰最为雄伟灵秀。


浙江这个小县城,居然藏着“江南第一家”,还有仙人得道飞升之地


来到浦江,可别错过当地的美食哦,这里的豆腐皮和潘周家手工面最为出名,喜欢看美食纪录片的朋友可能看过,在《奶奶最懂得》第一集浙江篇中,这个普通话流利的让很多国人都汗颜的英国旅行家、美食家大米就非常推崇这里的手工面和豆腐皮。


浙江这个小县城,居然藏着“江南第一家”,还有仙人得道飞升之地


这就是浦江,那么你会来这里看看“江南第一家”,听听这里的忠义之事,踏上仙华山,探索得道升天之地,尝尝这里的民间美食吗?欢迎留下你的精彩评论。

想知道更多的旅行目的地及攻略,记得关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