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之无愧的音乐天后:才华一身,集聚魅力,独一无二,实至名归

说起王菲,想必大家都认识。作为华语歌坛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之一,王菲在音乐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王菲以独特的嗓音和“菲式唱法”在亚洲和华人世界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她将另类女声、Brit Pop等元素成功地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香港流行音乐的秩序。无论王菲演绎何种类型的歌曲,都会有着与众不同的味道。

当之无愧的音乐天后:才华一身,集聚魅力,独一无二,实至名归

而王菲在音乐上的成绩,这个问题不是一些简单的内容就能说清楚的,因为她的音乐太极致,更像是一些哲学类书籍,难以在短时间参透,而且很多作品没有年代感,甚至明显脱离于同时代,也许再过20年、30年,某些研究的人会发现新的精妙之处。

那么,王菲的音乐如何呢?下面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当之无愧的音乐天后:才华一身,集聚魅力,独一无二,实至名归

新艺宝唱片时期:拓宽流行音乐的发展之路,开创“另类主流”的流行格局

1993年王菲推出粤语大碟《十万个为什么》,俨然成为当年港产流行唱片的标杆。这张专辑作为王菲掌控较多的专辑在其歌唱生涯中的转折意义明显,也是她第一次高姿态迎接西方另类音乐,开始与香港过分商业化的主流音乐分离开来。

她参与并主导了专辑的设计、造型、化妆,并有独立创作的词曲。她逐渐由王靖雯改回本名王菲,表明她开始在音乐上找到自己要努力的方向,不再单纯听从唱片公司安排,而是以自己的个性和音乐触觉主导自己的专辑。

她所欣赏的一些歌手或者团体,大都是在评论与受众两方面上“双赢”的优秀歌者,比如Sting、Tori Amos、Queen、Sinead Oocnnor。《十万个为什么》作为一张着意体现王菲“自我”的专辑,在选曲上可谓深思熟虑,并且发展为其后王菲出辑的模式与标准。也就是另类+主流+格调的基本模式。

当之无愧的音乐天后:才华一身,集聚魅力,独一无二,实至名归

专辑的开首曲,C.Y.Kong的原创作品《流非飞》俨然一派E-Mix的新潮舞曲风格,旋律抢耳,编配出色,可说是港产新潮舞曲的代表之作。其后雷颂德、王双骏等人的效法成败各异,并引领了一股Copy英伦潮的风气,这和以林忆莲为代表的美式RNB风格恰成对比。并最终造成了粤语RNB和灵歌的式微。

现如今R&B在宝岛台湾的迷天幂地之势却又显见潮流的运转“方生方死”则是后话了。C.Y.Kong以王菲的《不再儿嬉》起家,广受瞩目,《流非飞》则强化了此君在香港创作人员名单上的地位。

而最后竟发展成王菲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成为Alvin Leung-C.Y.Kong-Adrian Chan-Alex San班底中的一员,他们对王菲的成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而对于该首快板作品,王菲的诠释相当出色,对比其后王馨平的翻唱版本即可看出。舞曲演绎容易偏重节奏而失之放达,后者的机械停顿较之前者的肆意潇洒,不免低头。

当之无愧的音乐天后:才华一身,集聚魅力,独一无二,实至名归

百代唱片时期:独立引领另类流行音乐,不迎合市场也能成为流行女王

长久以来,对于流行歌手的界定无外乎“大众创造偶像”的市场催生观点,但这一点在王菲身上行不通,促使她成为音乐女王的并不是因循市场的结果,而是引领潮流的缘由。1996年《浮躁》专辑彻底完成了根源摇滚与英式摇滚的结合与蜕变。

专辑在制作人员的阵容上,一再精简。

张亚东能够参与该张专辑的工作,源于窦唯的引荐。最初窦唯帮王菲录歌的时候,张亚东为王菲弹过吉他,也写过几首歌,王菲觉得张亚东还行,于是就有了该张专辑的合作意向。同属一家公司的Cocteau Twins是王菲的英国老师,王菲私下经常与他们探讨音乐。后来,Cocteau Twins越洋为王菲操刀写了《分裂》和《扫兴》两曲。

当之无愧的音乐天后:才华一身,集聚魅力,独一无二,实至名归

而《无常》音乐明亮,调子轻灵自在,但整个却像裹在蛋壳里的冥想,全是窦唯的感觉。《浮躁》是一首简单的歌曲。这首歌依靠编配,一紧一弛,轮番转换,不失变化,不至单调。

《堕落》中,“来呀,来呀”的“呀”字最能体现堕落的味道,像是往山谷深处排涌的云雾。而副歌部分则高,飘,几近假声,却是Cocteau Twins的味道。

《末日》中,王菲采用了一字一顿的唱法。本来这种唱法会显得生硬,但是王菲在演唱时,特别做了处理,将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拉长,或在第一个字先做处理,弥合了尴尬的缝隙。歌词部分,王菲将抽象名词如“理想”,“信心”,“美丽”,“欲望”等拟人化,使人想起欧陆早期的教化戏剧。

《哪儿》和《想象》是无词歌,王菲的演绎更多的是吟哦。歌曲的音节为数不多,简单易发,王菲突出“咿”,“啊”,“哦”等几个元音,清亮圆润,又辅以模糊的齿音,使之具有磨砂效果。曲子急促,加速了声音的迷离,音高处气流似从狭窄的孔洞逼出,有种游离天外的飘渺。如果填上歌词,则难以达到纯净的效果。

当之无愧的音乐天后:才华一身,集聚魅力,独一无二,实至名归

新力唱片时期:华语乐坛巅峰之作

当今华语乐坛谁能引领潮流?谁能坚持自我?谁能话题不断?谁能人气不坠?谁能叱咤亚洲?谁能征服日本?唯一共同的答案只有一个,只有王菲!2002 流行乐界第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就是华人天后王菲将于3月5日推出她加盟EMI以来首张世纪精选辑。

《你王菲所以我王菲》网罗王菲5年来在EMI所推出的5张冠军专辑《王菲》、《唱游》、《只爱陌生人》、《寓言》、《流年》中最精彩的24首代表作品,以双CD的豪华版推出。虽然过去市场上出现过许多王菲炒冷饭的合辑,但是让王菲能全才发挥,尽情挥洒做属于自己的菲式音乐风格,是在加盟EMI之后才真正锋芒毕露的。

在这张独一无二的精选中,你可以一次拥有抒情的“我也不想这样”、摇滚的“闷”、实验的“脸”、流行的“当时的月亮”、电子的“香奈儿”、俏皮的“只爱陌生人”、前卫的“开到荼靡”…16首国语经典+8首粤语金曲,连续5年都入选年度十大国语专辑的百变王菲精华版。

一直让人期待又无法取代,已经没有适当的形容词可以形容她的音乐,造型与行事风格,因为“王菲”二个字,就是一个独特的形容词,也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中音乐重要的标记。

当之无愧的音乐天后:才华一身,集聚魅力,独一无二,实至名归

另外,2003年《将爱》专辑融合更多曲风,包含拉丁的异国风情及trip-hop、folk、电子乐等。

主打曲《将爱》由王菲填词谱曲,表面上写她和谢霆锋的恋情像一场战争,实际是在强调,外界的偏见让他们身心俱疲,本来爱是纯粹的,不该夹杂别的东西。她唱出了一种刚烈的力量,编曲磅礴有力,在唱腔上有所变化,多处利用气音转换营造歌曲的气氛,有别于她之前的歌曲。

而《不留》由王菲作词作曲,歌词铺陈了一系列对立或相关的事物,在“你”和“他”之间不停地给予着,似乎是把自己拥有的一切拆成了两个部分,大段的“给”后什么也没有换来,什么也不留下,什么也没留下,让听者瞬间产生失落空虚之感。

《不留》这首歌为trip-hop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当之无愧的音乐天后:才华一身,集聚魅力,独一无二,实至名归

复出歌坛:极高的音乐素养,技巧多样且灵活

音乐素养指的是歌手对唱法的设计能力,因为词曲创作好之后,歌曲像是一个“毛坯”,并没有明确的唱法和声音效果,需要歌手根据自身技能和对歌曲的理解进行唱法上的诠释。简单来说,王菲在唱歌方面最突出的能力即是:一首歌该是什么意境,她就能用声音诠释出什么效果,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更好的效果。

所以许多人提出“菲式”唱法,这一说法是对王菲音乐素养和技巧的一个概括,并不是说她声音单一,而是说她声音效果足够丰富,能驾驭的歌曲风格众多,可以上升为一个宽泛的“菲式”概念。

王菲的气声唱法极为优秀,头腔共鸣的技巧纯熟,真假音转换自如;此外,颤音、拖音等技巧风格独特;慵懒又细腻的唱法更成为俘获众多听众的利器;破音的完美演绎(开到荼蘼);美声与流行的完美结合(脸)等。

而在复出歌坛时期,王菲也有着不一样的音乐作品。

当之无愧的音乐天后:才华一身,集聚魅力,独一无二,实至名归

比如与陈奕迅共同演唱爱情片《将爱情进行到底》的主题曲《因为爱情》

这首歌是陈奕迅与王菲的首度合唱,王菲的声音空灵,温婉,而陈奕迅相对高亢,温暖。他们的合唱感情层次丰富,既有年轻的情怀,也有岁月的感触。词曲作者柯肇雷称,“这是一首穿越记忆的歌,也是一首最简单的情歌,我希望能给大家最真实的感动。”最初柯肇雷为这首歌准备了两个音调,而王菲选择了更高的调子。“

还有演唱爱情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主题曲《致青春》

《致青春》歌词中讲述了青春的热情与脆弱、青春过后的领悟,带着伤痛感。歌曲中给青春的特点用了六个关键词:疯了,累了,痛了,笑了,叫了,走了,形容其是人间喜剧,但青春离奇。

而歌词中一句“这年华青涩逝去,明白了时间”道尽了对逝去青春的缅怀与怅惘。王菲的演唱声音空灵,弱化了每一句的尾音,让整首歌听起来“菲”味十足,有点《寓言》专辑的影子。

大部分听众都被《致青春》感动,看到歌词就想起自己在学校里的岁月不禁唏嘘,歌词最后一句更是点睛之笔。

当之无愧的音乐天后:才华一身,集聚魅力,独一无二,实至名归

一首《匆匆那年》更是获得东方风云榜动感101年度金曲奖,获得音乐风云榜的最佳电影歌曲和十大金曲奖。

王菲动人的声音配上感人的歌词,每一个音符都在敲击着听众的内心,演绎着电影中感人的剧情和动人的情景,令人动容。

《匆匆那年》歌词戳人,MV戳泪,直接引发了观众对于青春的集体共鸣,部分网友经不住呼朋唤友,相约一起缅怀青春,歌曲和电影同名,无缝对接,主题曲意境密切贴合电影故事,直击人心,这是《匆匆那年》的最大优势。

当之无愧的音乐天后:才华一身,集聚魅力,独一无二,实至名归

最后,一曲《岁月》,是王菲、那英时隔二十年的意识流。这首歌是一幅画卷,由两位天后不徐不疾、各具特色的音色编织成一幅时光流逝的画卷:在云淡风轻的后面,是远去了的复杂的烟尘,是求之不得而又避之不及的喧闹的红尘。

不得不说,抛开外界一切评价,王菲绝对是中国近几十年少见的优秀歌手和音乐人。无论从旋律、制作、词藻、演绎、曲风还是意境上,都是华语乐坛综合素质最高的。有时候听到一首“耳目一新”的歌,谁料已经是王菲20年前的了。

“且听岁月像旋律永恒,一直陪伴不断聚散的旅程,我心中开着一扇门,一直等待永远青春的归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