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為何出現“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該如何有效防治?

立秋節氣已過,春玉米已經收穫,夏玉米也忙著抽穗開花結實,有經驗的老農都知道一株玉米上正常只結一個棒子,偶爾也有結兩個棒子的,但是近期有農戶發現田間玉米植株上有許多莖節都結棒子的現象,最多一株玉米上長了5個,對此農戶很高興,認為這樣“超生”,肯定產量也會不錯。難道真如農戶所想,玉米和我們人類一樣,多子(穗)就能多福(粒)高產嗎?那麼今天我們就看看玉米具體為何會“超生”,對玉米有什麼影響,引起“超生”主要因素有哪些,生產上對“超生”是鼓勵還是防治。

玉米為何出現“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該如何有效防治?

玉米為何出現“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該如何有效防治?

一、玉米“超生”原因和對產量的影響

玉米正常有15-24個莖節,每個節間上都生長一片葉,葉片和莖節間會有一個被抑制的腋芽而對土壤中莖基部不會伸長的莖節上的腋芽在適宜時候會長出分櫱(農戶稱之為杈子),而地上伸長莖節上的腋芽條件適宜時會經過分化長出棒子,只是正常情況下,只有玉米莖稈中部節間(地上第6-8莖節)的腋芽才能最早分化形成果穗(農戶稱之為棒子),而且條件最好的腋芽分化成第一果穗後,為了使自己每天吃好喝好,快快長大,並集萬千寵愛與一身,雖後會通過體內生長激素的調節來監管、抑制其他腋芽向幼穗分化生長轉變。然而當玉米生長髮育中遭受天氣等不良條件影響,第一果穗為了生長而自顧不暇疏於監管,不能在通過生長激素來抑制其他腋芽分化發育時,只要葉片的光合營養物質充足,抑制的腋芽就會爭先恐後陸續分化成果穗長出。由於這些果穗通常會錯過玉米正常散粉時期而多不能正常受精結實,因此這些後期“超生”的果穗都只是白白消耗了玉米大量養分,最終使第一果穗灌漿不足,籽粒空癟而減產。

簡單說,玉米出現“超生”是因為第一果穗生長優勢受阻,植株內光合營養物質被陸續多次分配引起, “超生” 最終是白白消耗養分,既不能多子(穗)也不能多福(粒),反而造成減產。

玉米為何出現“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該如何有效防治?

二、影響“超生”的主要因素

玉米幼穗分化時間長,遭受的不良條件也比較多,但會促使玉米“超生”的主要因素有這麼幾類:

品種因素:像今年中科10號、東單60號、中單18、東單80號等高稈大穗品種和甜糯品種“超生”現象明顯多,而穗較小的普通品種較少。不過同樣品種,播期管理相同田塊,春玉米播種偏遲、夏玉米播種較早,使抽穗揚花期和今年7月份持續高溫相遇田塊發生多;同一時間播種,但出苗偏遲、長勢不好的植株發生多。

玉米為何出現“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該如何有效防治?

氣候因素影響:玉米的從幼穗分化到受精結實一般需要近30天,但抽穗開花時相對要求嚴格,像溫度22-30℃,土壤含水量保持70-80%,田間相對溼度60%-90%時對玉米抽穗開花受精最為有利,當溫度低於20度,或高於32度,或土壤含水量和相對溼度低於60%,或超過90%,就會明顯受精結實不利,因此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之一時都會容易使玉米出現“超生”,並結實不良。

玉米開花授粉期土壤乾旱或陰雨寡照天氣超過3天以上的。

玉米抽雄前後乾旱或降雨過多,田間溼度過大,雌雄蕊發育受阻或二者抽出間隔時間過長出現花期不協調現象時

果穗抽絲時遇高溫乾旱或雨日天氣時間5天以上時。

玉米為何出現“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該如何有效防治?

養分過多因素:玉米拔節後幼穗分化階段,對玉米穗肥追施過多,田間肥水充足,植株體內因營養物質過多而無法消耗時,玉米就會通過“超生”和分櫱等形式來消耗轉移過多養分,防止被撐死。

田間群體過大因素:田間植株過大,加之玉米杈比較多,植株葉片生長披散,相互重疊遮擋時,當授粉期間風力較小花粉不容易落到花絲上完成受精,條件適宜時,也會出現“超生”

病蟲為害因素:主要是玉米抽穗後,田間病蟲發生為害為主,其中以果穗花絲受害後出現最多。比如

玉米螟、棉鈴蟲甚至今年新發生的草地貪夜蛾當為害玉米果穗頂部花絲,使其不能受精生長時,植株養分會促使相鄰腋芽發育形成果穗,若相鄰果穗仍不能受精,又會繼續促使相鄰腋芽形成果穗,直至體內養分不足形成果穗時。同樣對於蚜蟲等為害玉米雄穗,散粉不足也會有所影響.

玉米為何出現“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該如何有效防治?

玉米幼穗分化期間,植株遭受病毒侵入或增值,體內病毒會誘導打破玉米體內激素分配的正常機制,不僅造成節間縮短,植株矮化,而且能夠解除對其他腋芽生長髮育的抑制,進而形成很多小果穗,出現“超生”。同樣圓斑病等病害影響果穗發育時,也會誘發多遇果穗長出,出現“超生”。

玉米為何出現“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該如何有效防治?

三、玉米超生的防治措施。

針對玉米超生的因素和不良影響,我認為品種和天氣固然重要,但玉米生長髮育的關鍵生長階段田間管理沒有跟上,或是沒有進行科學的管理,是玉米發生“超生”的主導因素,所以要在選用品種、適期播種和合理密植的基礎上,要重點抓好關鍵生育期的幾項田間管理措施以控制減少玉米“超生”。因此對玉米“超生”的防治個人提出以下建議:

1、選用密植抗病的小穗品種,替代、壓縮高稈大穗種植面積,併合理密植,比如畝株數4000-4500株的先玉335,登海605等都不錯

2.春玉米播種最晚不宜超過5月中旬,夏玉米不宜在5月下旬至6月初播種,尤其甜糯玉米一定儘量使抽穗開花期避開7中下旬-8月上中旬的持續高溫不良天氣。

玉米為何出現“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該如何有效防治?

3、水分科學管理。玉米拔節以後,尤其在大喇叭口期至玉米受精灌漿初期,土壤含水量不能低於60%,否則一定要及時噴灌或澆跑馬水,不宜漫灌,避免土壤溼度過大;當降雨過多時,一定要提早做好清溝瀝水,田間不能出現積水,要做到雨停溝幹,使土壤含水量不超過90%,增強根系活力和植株抗逆性,能有效防止幼穗分化及其生長髮育不良時引起超生。

4、合理進行追肥。玉米拔節後,對高產田塊提倡重視拔節肥,穩施穗肥,巧施攻粒肥。比如一般田塊拔節肥可畝施尿素30-40斤,對底施鉀肥不足的搭配氯化鉀10-15斤左右一併追施;大喇叭口期穗肥畝施尿素15-20斤左右,拔節肥沒有追施鉀肥的加入5-10斤氯化鉀深施玉米植株10釐米附近;玉米抽穗至灌漿初期,對葉片發黃的可畝追施攻粒肥尿素5-6斤,或畝用尿素1-2斤加100克磷酸二氫鉀噴施2-3次,7天左右一次,對於葉片暗綠濃綠不施或少施,千萬不宜將肥料一次性集中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即可避免肥害,同時也能防止穗肥用量過大,植株體內養分過多引起“超生”。

玉米為何出現“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該如何有效防治?

5、防治好病蟲害

玉米除大喇叭口期要及時選用毒死蜱或阿維菌素藥劑噴霧或拌毒土丟心防治玉米螟害蟲外,玉米抽雄至吐絲受精階段,發現田間有棉鈴蟲、玉米螟或草地貪夜蛾為害,及時畝用康寬15-20毫升或30%甲維鹽.蟲蟎腈50毫升或甲維鹽茚蟲威等藥劑防治。玉米蚜蟲及時畝用50%吡蚜酮18-20克噴施防治,同時藥劑種加入1500-2000倍液的百泰或30%苯甲醚菌酯等具有防病和免疫誘導抗性的藥劑,利於玉米生長健壯,生長髮育正常。

玉米播種時要選用吡蟲啉或噻蟲嗪等殺蟲劑包衣的種子;或玉米2-7葉期要選用噻蟲胺或噻蟲嗪或啶蟲脒或吡蟲啉等常規藥劑輪換交替噴施防治2次左右,噴藥時田間地頭雜草一併噴施,能殺死田間灰飛蝨蚜蟲等帶毒傳毒害蟲,田間發現粗縮病病株時,拔出田外銷燬,並用1500倍液20%啶蟲脒或1000-1500倍液10%吡蟲啉加500倍液阿泰靈或20%鹽酸嗎啉胍加500倍液美洲星葉面肥,5-7天一次,連噴2-3次,可有效鈍化體內病毒,防止田間擴散傳播加重發生為害。

玉米為何出現“超生”,主要原因有哪些?該如何有效防治?

6、田間發現玉米“超生”防治措施。要及時在溫度較高植株上無水時掰除掉生長的小果穗,保留中間一個生長正常,個體較大發育較好果穗,而對水肥充足,密度偏稀,光照充足,抽絲與散粉相遇的可以保留2個生長較好果穗,這樣不僅能減少養分消耗,以利養分集中供應主穗,粒重增加,提高產量,而且能夠減少株液傷流,促進傷口癒合,減少病蟲為害,促進早熟和提高玉米品質;若花絲較長仍未授粉,可以適當剪掉花絲,並輔助人工授粉,若玉米苞葉過長花絲不能正常抽出時,可用竹籤或刀片劃破苞葉頂端,可促使玉米花絲抽出受精結實。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犯,請聯繫將給與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