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消费账单来了!“加长版”小长假,你的钱花哪了?

今年加长版的“五一”假期,让节庆消费账单也更长了一些。

“五一”消费账单来了!“加长版”小长假,你的钱花哪了?

首先是旅游。据文旅部最新数据,假日期间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1.9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单次人均消费除了00后以外均超过3000元,境外游更是超过人均6000元。

“五一”消费账单来了!“加长版”小长假,你的钱花哪了?

再看餐饮和零售。五一期间,北京重点监测的60家零售、餐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32.2亿元,同比增长6.5%;上海300余家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46.9亿元,同比增长15.5%。

不喜外出旅游的人也没闲着,看场电影是避开“人从众”的不错选择。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档”电影票房破15亿元,而此前的三年(2016-2018年),“五一档”电影票房分别为6.58亿、7.75亿、9.99亿。

可以说,今年五一假期消费火热,不亚于此前任何一个黄金周。


游:世园会、大湾区等 成热门

“五一”期间,各地景区纷纷开启“人从众”模式,但依旧抵挡不住大家出门的热情。经文化和旅游部综合测算,2019年“五一”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1.9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3.7%。

“五一”消费账单来了!“加长版”小长假,你的钱花哪了?

作为世界园艺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北京世园会在小长假期间迎来开园后的第一波小高潮。据主办方通报,北京世园会“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超32万人次。

受“一桥一铁”开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炉等利好带动,假期赴港澳的游客大幅增加。

由于今年“五一”假期是4天,不少人选择“拼假”出游。阿里飞猪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整体出行人数较去年“五一”假期增长51%,其中出境人数增长63%,境内旅行人数增长51%。


玩:观影、看展成 标配

除了旅游,观影、看展览等活动,也成为小长假的“标配”。

这个“五一”假期,观影热情再创新高。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档共产生综合票房约15.4亿元,创“五一”档票房新高。与去年相比,今年“五一”档日均票房涨幅高达15%。

除了看电影,逛展览、参观博物馆等活动也成为不少人的首选。“五一”期间,广东全省博物馆共举办特色展览300多个;假期首日,北京市属11家公园及园博馆迎客56万人次。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旅游、文化、信息等服务消费在我国消费中占比越来越高。2018年居民服务性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49.5%,将近一半,未来服务消费将成为我国消费的主要增长点。


吃:个性化餐饮服务受追捧

在点评软件和自媒体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网红餐厅”成为小长假期间吸引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精巧可口的拇指生煎、黑松露春笋素三鲜小笼馒头,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菜品,一经推出便成新晋“网红”,成为“五一”期间游客在上海豫园一饱口福的“抢手货”。

“五一”消费账单来了!“加长版”小长假,你的钱花哪了?

知名百年老字号南翔馒头店,自去年10月完成品牌升级重新开业以来,推出新品小笼馒头多达10余款口味,“五一”期间日均销量在3500笼左右。


买:购物更注重品质和消费体验

小长假期间,部分传统购物中心创新消费体验,成为人们光顾的热门地。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也是各显神通。

以上海第一百货商业中心为例,据了解,商场在转型升级后更注重服务体验,各大美妆品牌纷纷邀约美妆师进行线上直播,同时开展现场美妆体验,节日期间销售总额同比上升75%。

有的商家则打造新业态,“售卖”生活方式。5月1日,上海苏宁极物旗舰店正式亮相,依靠“咖啡+游戏+居家生活+数码影音+儿童娱乐”等各种场景配套,打造复合式文化生活空间。

受“五一”旅行季、结婚季等因素影响,户外运动、居家生活、汽车用品等销量呈上升趋势。苏宁大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汽车用品销量同比增长163%,家电销量同比增长49%,智能门锁销量同比增长253%。

--------------------------------------

内容来自:新华社、国是直通车、中国经济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