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關東的那些事

闖關東的那些事

我的姥爺,一個地地道道的山東農民,在1956年,帶領他的一家老小,來到關東,在東北呆了14年,14年後他自己由一個孩子的父親變成了五個孩子的父親,回到山東老家的那一年,家裡最大孩子,我母親,正好15歲。兒時母親常給我講起他她在東北大森林大山裡度過的那些童年趣事,那正是國家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在山東老家,有很多的人都嚐到了捱餓的滋味,母親回憶起來都是到山上去採野菜,採蘑菇,採野果, 溫飽沒有問題。我明白,她感恩這片黑土地的養育。在這裡還要說說我的太爺爺, 100多年以前,我爺爺的父親,一個山東大漢在壯年時期,與村裡的人結伴到東北去伐木頭討生活,在山場子裡,伐木頭時被大樹砸死了,千里迢迢,客死他鄉,屍骨也沒有回到家鄉, 那年我爺爺才11歲,我爺爺的母親是個小腳女人。我爺爺只能自己養活自己,到後來得出一句生活箴言:教導自己的兒子們,小子十一自掙自吃。當山影出品的電視劇《闖關東》播出,我彷彿看到自己的父輩的生活的一偶,心中升騰一種熱流。

劇中父親朱開山是家裡的頂樑柱,主心骨 ,帶領一家人從山東到東北的放牛溝,再到齊齊哈爾,又到大城市哈爾濱。母親慈祥寬容而又智慧,是一個樂觀堅強的女性。好喜歡他們一家圍坐在一起,那種溫馨的場面,不管是在放牛溝的家,還是在哈爾濱開飯館二層小樓。我們這些獨在異鄉的人,有一種久違了的家的溫暖,一家人一起共進退,與天鬥,與人鬥,抱團取暖,真真的是讓人羨慕。我們從十幾歲出來上學,到工作結婚,始終覺得孤軍奮戰。朱開山,帶領家人在一起,心是踏實的。現在的年輕人大都自己在外面闖蕩,父母在家留守,就是特別羨慕他們這樣的一家。喜歡他們在放牛溝的房子,更喜歡他們在哈爾濱開飯館的那個二層小樓,彷彿家的樣子就應該是這樣,而現在我們我們生活在在這鋼筋水泥的叢林中,總是覺得缺了點什麼。

闖關東的那些事

闖關東的那些事

朱家有三個兒子,三個兒媳,大媳婦那文,她一個落魄的前清格格,可以說是上的廳堂,下的廚房,在家國變故之後,能夠迅速的調整自己,能屈能伸,樂觀的接受現實的生活,應該是最聰明的兒媳婦。三兒媳婦玉書,從小出生在商人世家,接受了現代的良好教育,是個自食其力的現代女性,很羨慕她,有一個從小青梅竹馬的夫君朱家老三。我最喜歡的兒媳婦,是放牛溝鄉村富戶王老海的女兒,秀,她純樸,單純,直爽,善良,又很執拗,喜歡上了二兒子傳武,傳武不愛秀,父母之命強壓下,傳武性子,只有逃跑了。在結婚的當天,傳武帶喜歡的女子鮮姐離家出走,秀決絕守在老朱家等待,始終相信傳武會回來。秀的愛情是自己的事,與別人無關,讓人唏噓。朱家還收養的了個四兒子,是日本人龜田一郎,長大後知性溫文爾雅,成為一位家底豐厚的商人,對秀一片真心。一郎始終是一個缺少愛的孩子,在那麼小的時候生病就被自己的國人拋棄,當時是秀無意中救了他,把他從死人堆裡背了回來,得到朱家的照顧收養幾年後,又被自己親生父母接回身邊,他對秀這個大她五六歲的姐姐,念念不忘,對朱家充滿感激之情。在他的父母去世之後,愈加強烈。 秀與傳武十八年有名無實的夫妻,傳武已經慢慢懂事了,雖沒夫妻之實,早把秀當親人。這時秀的心已經被一郎溫情感化了,秀跟一郎走在一起。比時傳武只留給秀一個背影,傳武的心情應該很複雜吧。秀嫁了一郎,和善的一郎被日本人利用,脅迫,毒打,最後自殺,亂世的險惡,秀始終沒捉住自己的幸福。可悲可嘆啊。 一郎死後,秀作為女兒回到朱家,傳武作為軍人要去打日本了,走之前他對秀說的最後話,“秀啊你不論到什麼時候,一定不要跟咱爹孃走失散了”。這一句,也許會溫暖秀的後半生……就在這場戰鬥中,傳武英勇戰死了。

闖關東的那些事

東北淪陷了,朱家一家齊心打死了日本間諜商人森田,為傳武報了仇,一家又踏上遠方的征程。前方依然路漫漫,希望總在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