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會造成腎衰竭是真的嗎,爲什麼?

266fyVkCHLqo69y


痛風石因為嘌呤紊亂和尿酸高而造成的,尿酸石通過尿液排出體外的。痛風可以導致腎病變,腎病變嚴重者會導致腎衰竭。尿酸對腎臟有很大的危害。尿酸是一種廢物,對我們人體沒有益處,必須要排出體外。當尿酸的排出受到了影響,尿酸含量就會升高,當尿酸形成了結晶的狀態,就會堆積在我們的關節,所以,痛風患者的關節常常會感到疼痛。結晶除了堆積在關節,還會堆積在腎臟,尿酸結晶會造成腎臟細胞壞死,腎臟細胞的壞死對腎臟造成直接的危害,時間久了,會造成腎臟衰竭。尿酸除了會有可能造成腎衰竭,還有可能造成患者患上腎結石。為什麼?

因為尿酸在隨著尿液排出去的時候,進入到了輸尿管的時候,尿酸就會“賴”著不走,慢慢就會形成了尿酸結晶,也叫結石。所以,尿酸還會造成腎結石。那很多患者可能在想,尿酸對腎臟造成了那麼大的傷害,我們可以把腎臟“養好”啊。尿酸對腎臟造成的傷害是不能“養好”的。

所以,痛風的患者一定要想辦法把尿酸排出體外或者是控制尿酸水平不再升高。想要把尿酸排出體外的方法是可以多喝水,水能促進代謝,就會促進尿酸排出體外。還要就是讓體內不產生乳酸,乳酸和尿酸都是通過尿液排出體外,乳酸的量多了,尿酸的排出量就會減少,那麼痛風患者就避免做劇烈運動,劇烈運動後會產生大量乳酸。控制尿酸水平不升高儘量不要吃嘌呤含量的食物,如動物內臟和海鮮,嘌呤會生成乳酸。

擅長類風溼關節炎,痛風,系統性紅斑狼瘡,脊柱關節病,乾燥綜合徵,系統性硬化症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醫聯媒體


痛風是一種常見的代謝性疾病,由機體尿酸代謝異常導致。許多人對痛風的瞭解停留在關節腫痛;但除了我們看得見的,痛風還能帶來許多我們一時半會看不透的危害——如痛風能造成腎臟損傷。

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談這個讓人“聞風色變”的疾病會對腎臟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1.尿酸對腎臟的直接傷害

痛風的罪魁禍首是尿酸。尿酸作為人體的一種正常代謝物質,在健康人體內,由於含量低它能完全溶解在血液裡而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害。但一旦尿酸代謝異常,當人體內的尿酸水平高到一定程度,血液無法完全將其溶解時,尿酸就會在人體各個部位析出,進而沉澱下來賴著不走了。這個沉澱的位置,最常見的就是我們的關節,這也是為什麼痛風患者常常出現關節腫痛的原因。除此之外,腎臟也是尿酸喜歡聚集沉積的地方。因此,痛風常可導致尿酸鹽腎病。尿酸沉積於腎臟,可以直接造成腎小管閉塞和腎臟細胞壞死並誘導腎臟炎症反應對腎臟造成傷害,從而導致腎臟間質炎和纖維化,久而久之發展至腎萎縮、腎衰竭。

2.尿酸對腎臟的間接傷害

除了對腎臟本身造成直接傷害外,痛風還與另一個時刻對我們虎視眈眈的疾病密切相關——腎結石。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痛風患者尿酸水平過高,為了趨於平衡,腎臟會加大尿酸的排洩。尿酸被腎臟排出後隨著尿液進入輸尿管,它會在輸尿管繼續聚眾鬧事,形成尿酸結石。尿酸結石把輸尿管,即尿液流出的通道堵了,時間一久腎積水就發生了。腎功能也由此受到巨大的損害。

3.重視:尿酸傷腎不可逆轉

通過以上闡述,我們明白了尿酸對腎臟的危害。值得注意的是,尿酸對腎臟造成的損傷往往是不可逆轉的。這要求我們在與痛風作戰時必須形成人體統一戰線,既要注意看得見摸得著的症狀(如關節腫痛),也要警惕隱匿發展的其他問題(如腎臟損傷)。


關節重建醫生王健


痛風不單單是指的是關節炎的發生,其實廣義上講痛風,除了包括痛風性關節炎,還包括痛風石以及痛風性腎病。



其實痛風的實質是細胞外液尿酸鹽的結晶會沉積到關節以及腎組織,引起相應的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腎病,比較嚴重的患者,還可能會引起痛風性腎結石。

如果腎結石是比較大比較多,有可能會堵塞腎小管,引起雙腎的積水,嚴重的可能會導致尿毒症的發生。

所以大家在面對或者是認識痛風這個疾病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啊,不單單是關節炎的問題,痛風可能會造成全身的一些關節,或者是臟器的一些損傷。

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到有關高尿酸引起痛風的問題,歡迎留言諮詢,陳醫生。


陳舟醫生


痛風是一種由於嘌呤生物合成代謝增加、尿酸產生過多或尿酸排洩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

專家介紹,正常成人每日約產生尿酸750毫克,這些尿酸進入尿酸代謝池後,其中1/3約200毫克經腸道分解代謝,2/3約400毫克經腎臟排洩,從而可維持體內尿酸水平的穩定。

但其中任何環節出現問題,均可導致高尿酸血癥。

痛風患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因尿酸鹽結晶沉積而致急性關節炎,嚴重者可致腎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專家告誡廣大市民應提高警惕,患有疾病時應及時到醫院診治,不能過於依賴保健產品。

痛風是可以治療的,用科學的方法降尿酸,防止腎功能損害。

生活中選擇低嘌呤、低能量飲食,少吃海鮮、少飲酒,保持合理體重,多飲水,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

避免暴食、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穿舒適的鞋子,防止關節損傷,有疼痛不適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慎用影響尿酸排洩的藥物如某些利尿劑以及小劑量阿司匹林等,防治併發症如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湖南醫聊


我先說說高血壓與腎臟病的關係。高血壓與腎臟病互為因果,互相促進,一方面,長期的高血壓會導致腎損傷,稱高血壓性腎臟病;另一方面,各種原因引起腎臟受損後,腎臟會分泌一種物質導致高血壓,稱腎性高血壓。無論血壓的出現是先是後,如果仍不控制,最終導致腎衰竭。


尿酸在體內生成後主要通過腎臟排洩,高尿酸和腎臟病的關係,也如同高血壓與腎臟病的關係。腎功能受損後尿酸的排洩障礙,導致高尿酸血癥,稱繼發性高尿酸血癥;另一方面,長期的高尿酸也會損害腎臟,稱高尿酸血癥腎病或者痛風性腎病。痛風性腎病最終發展為尿毒症者並不在少數。

那麼,高尿酸為什麼會損害腎臟呢?主要通過三個方面:

1、慢性損傷:

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會導致痛風性關節炎;同樣,尿酸結晶沉積在腎間質,也會引起腎臟的損傷,最終導致腎小管-腎間質纖維化和腎小球硬化,最終導致腎衰竭。

2、急性損傷:

血尿酸短期內快速升高,大量的尿酸在腎小管形成結晶並阻塞腎小管,引起少尿、無尿等急性腎功能衰竭,多見於血液系統腫瘤(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等)化療後等腫瘤溶解綜合徵,血尿酸顯著升高甚至>900μmol/L。

急性高尿酸腎病通常是可逆的,如果治療及時腎功能可以完全恢復,關鍵是預防。預防措施包括:低嘌呤飲食、水化治療、降尿酸藥物等。

3、尿酸性腎結石:

佔整個泌尿繫結石的5.1%,僅次於草酸鈣結石。和草酸鈣結石一樣,主要表現為腰痛和血尿;嚴重者可以發生尿路梗阻和感染,主要表現為發熱、少尿、無尿、腎積水、血肌酐升高等;長期尿路梗阻還可引起腎積水和腎萎縮,甚至發展為尿毒症。

尿酸性腎結石透X光,CT很難發現,但彩超可以探測到。

以上的腎臟病經積極的降尿酸治療後病情大多能緩解,但如果不及時處理,會損害腎功能,最終的結局就是尿毒症。

預防和治療措施包括:低鹽、低嘌呤飲食,多喝水,勤排尿,積極的降尿酸治療,積極的降壓、降糖、降脂治療等。


李青大夫


“九月秋風起,螃蟹滿地爬”。43歲的李先生,就因吃了幾隻螃蟹,竟然患上了腎衰竭。

李先生十多年前就患上了痛風,可他愛吃的毛病還是改不了。每次腳痛,他都自行服藥緩解症狀。前天,李先生收到丈母孃寄過來的一盒大閘蟹,一時沒忍住,多吃了幾個。沒想到昨天一早,他的左腳和小腿又開始腫脹,連鞋子都穿不進去。由於這一次情況比以往都嚴重,胸悶心慌十分難受,妻子趕緊將他送到醫院。

腎內科醫生檢查後發現,李先生的尿酸非常高,腎功能檢查肌酐明顯增高好幾倍,已經發展成為腎衰竭。李先生說自己近半年來,時常會胃口不好和身體乏力。醫生解釋,這已經是腎功能減退的症狀,這一次吃了螃蟹,更是雪上加霜。有資料顯示,約1/4痛風患者會死於腎衰。要想“腎”好,痛風患者一定要注意忌口,不要圖一時嘴上痛快。

為什麼會引起腎衰竭呢?

除了腎本身的疾病之外,還有一個就是一般降酸藥都需要通過腎代謝出去,腎造成的負擔過大。

護腎預防痛風發作靠降尿酸!

專家特別強調:痛風發作“來去如風”,很多患者吃點藥三五天就好了,此後不管不問,結果越發越頻、越發越重,治療痛風病,一定要降尿酸。

如何長期降尿酸不造成副作用?目前可以食用食療降尿酸


266fyVkCHLqo69y


首先強調一點,雖然痛風很可怕,但非常非常嚴重的痛風才會導致腎衰竭。來自歐洲的數據顯示,終末期腎衰竭者由痛風所致者約佔0.6%~1%。不過,經屍體解剖證實,痛風患者的腎病發生率為100%。

痛風導致的腎衰竭有急性和慢性兩種。

1、血尿酸短期內突然升高,大量尿酸鹽結晶沉積於腎間質及腎小管內,腎小管腔被尿酸填充和堵塞,導致少尿型急性腎衰;

2、年輕的痛風腎患者在5~10年後若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病情會加重,晚期後腎小球功能受損,出現肌酐清除率下降,尿素氮上升,呈尿毒症臨床表現,約有10%的患者會死於尿毒症。

積極降酸是預防痛風腎的重要措施,但當出現痛風性腎病時,常規用藥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將痛風性腎病控制在疾病早期是最佳的治療方案。


公號風欲止


腎臟是痛風患者繼關節之後最容易受損傷的部位,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異常引起的,腎臟又是代謝尿酸的器官,痛風患者在長時間尿酸積累的情況下,會引起一些腎臟相關疾病。

起夜增多

最初,腎小管受到損害時,它的濃縮功能減退,排出尿液的比重降低,許多患者會發覺自己晚上起夜上廁所的次數增多了。

泡沫尿、腰痛或下肢浮腫

之後,腎小球也會受到損傷,出現輕度蛋白尿和鏡下血尿,一部分患者會發現自己尿中的泡沫增多,有些人還會感到腰部痠痛,細心的人還會看見留意到自己的下肢有些浮腫的表現。

腎性高血壓

隨著病情的進一步惡化,患者會出現腎性高血壓、腎功能不全,最終發展到慢性腎衰竭。

少尿或無尿

尿酸結晶沉積於腎小管、集合管、腎盂、輸尿管等部位,造成廣泛嚴重的尿路阻塞,患者可迅速出現尿量減少甚至無尿,引起急性腎臟功能衰竭等現象。

尿酸結晶除了沉積在腎小管外,還能沉積在泌尿系統的其他部位形成尿路結石,在痛風患者中的總髮生率在20%以上。


別痛風


人體內有兩類酸;揮發性酸和固體酸,揮發性酸是指被完全氧化的酸,如氫離子(H+),揮發性酸可以經肺隨呼吸排出體外。固體酸是指不能被氧化的酸,如尿酸、乳酸、磷酸、草酸、葡萄糖醛酸,固體酸只能經腎臟排出。

由於尿酸屬固體酸只能經腎臟排出,當排出的少產生的多時,這些固體酸就會在人體內沉積下來,如果沉積到關節就引起痛風石,沉積到腎臟就引起腎結石,沉積到心臟就引起冠心病,沉積到微循環就引起血管堵塞。其實痛風危害最大的是腎臟,在痛風患者中50%的人伴有腎臟病變,25%的患者死於腎衰竭。22%的患者伴有冠心病。固體酸的危害是巨大的,固體酸的慢性和持續性沉積對腎臟損害是不可逆的。減少腎臟損害,最好的選擇是排出體內過多的尿酸。



那如何才能排出體內尿酸呢?

一是要減少體內尿酸生成。二是鹼化尿液多喝水。先說,【鹼化尿液】不同PH值的尿液排出的尿酸相差100倍。若尿液PH5.0時,尿液的飽和濃度是892,100毫升尿液中含有15毫克尿酸。若尿液PH6.5時,尿液的飽和濃度是8922,100毫升尿液中含有150毫克尿酸。若尿液PH8.0時,100毫升尿液中含有1520毫克尿酸。尿液PH5.0與8.0相比溶解的尿酸相差100倍,尿液的飽和濃度相差101倍。所以降尿酸不僅僅是多喝水,鹼化尿液更重要。


如何鹼化尿液?

選擇鹼性高一些的水,如PH8.5~9.5的礦泉水或者天然蘇打水,因為【不同鹼性的水鹼化尿液的能力相差10倍。摘自2012年《健康時報》】下面把不同的水和飲品的PH值供大家參考;中國自來水PH6.5~8.5,歐洲自來水PH6.5~9.5,蘇打飲品PH6.0~8.0,純淨水PH6.0左右,碳酸飲料PH4.5左右,白酒、啤酒PH3.5左右。

多吃鹼性食物,增加鹼生成,有利於鹼化尿液。少吃酸性食物,減少尿酸和酸性物質的生成。

參考文獻《酸鹼失衡及治療》《痛風的診斷與治療》


降尿酸聯盟


“痛風”這個疾病本身並不會會造成腎衰竭,而是長期痛風不控制,導致痛風反覆發作,可能最終發展成腎衰竭。

什麼叫痛風?並不是只有關節疼痛才叫痛風。當體內的尿酸代謝發生問題,導致尿酸的產生多餘排出,逐漸造成尿酸在血液中濃度的不斷升高,會導致高尿酸血癥。

高尿酸血癥之所以對健康有風險,是因為尿酸這種物質是一種微溶於水的物質,當濃度高於正常值時,就可能會在血液中析出結晶,這些結晶如果發生聚集和沉積,就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危害。

如果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腔、腱鞘等部位,就會造成這些部位的炎性反應,具體臨床表現就是劇痛、紅腫、發熱等症狀,這就是大家常說的“痛風”,但需要指出的是,痛風可不僅僅是這一種。

因為尿酸大多數是通過腎小管過濾重吸收後,經尿液排出體外的,因此尿酸結晶還可能會沉積在腎部,造成腎臟的結石,這種情況同樣屬於“痛風”的一種。

一般情況下,不管是痛風性關節炎還是痛風性腎病,在發病初始階段,都有一個急性發作期,在這種情況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比如痛風性關節炎的鎮痛消炎治療,或者痛風性腎結石患者的碎石或排石治療以及鹼化尿液治療等,急性症狀一般都會有所緩解,進入痛風間歇期。

在痛風的間歇期,一般都要考慮尿酸的控制問題,將尿酸值控制平穩,是控制痛風反覆發作的基礎。別嘌醇、非布司他等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還有苯溴馬隆等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都是臨床上常用的尿酸控制藥物。痛風間歇期,不論男性還是女性,血尿酸的控制目標都是在360μmol/L以下。

除了服用藥物,生活上也要多注意,多喝水,戒菸酒,適度運動,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高嘌呤飲食,多休息,注意保暖,這些都是控制好尿酸,預防痛風復發的好習慣。

如果尿酸和“痛風”都不控制,長期反覆發作,最終痛風病會發展為“慢性痛風病”,慢性痛風病發作在關節部位就是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有可能會使活動受限,行動能力受到影響,長期受到關節疼痛的折磨,如果發作在腎臟部位,就會應腎臟的功能,最終甚至引起腎衰竭的發生。

因此,對於痛風患者,一定要控制好病情,也要控制好血尿酸水平,避免痛風的反覆經常發作,以免最終導致腎衰的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