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工信部向阿里巴巴、小米等15家企業發放虛擬運營商正式牌照?

海日冬晴


近日,國家工信部正式宣佈《工業和信息化部向15家企業頒發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經營許可》的通知,這也就意味著此前已經試運營接近5年之久的虛擬運營商終於獲得了正式經營牌照,而此次共有15家企業獲得此資格,其中就包括小米、阿里巴巴、京東、海航等企業。

早在2013年,工信部都釋放出國內民營企業資本進軍移動通信市場的信號,推出“虛擬運營商”業務,本來計劃是在2015年底試點結束,但由於種種原因直到現在才試點完成。

眾所周知,中國移動通信市場一直以來都是“三家鼎力”的格局,其中中國移動實力底蘊最強,基站信號優勢巨大,當屬“老大哥”;而中國電信則受到國家在寬帶業務方面的扶持和倚重,雖然在移動通信業務方面表現平平,但總算是有自己的核心依仗;而中國聯通則相對勢弱,寬帶和移動電話與其說是表現平平,不如說是落後於人。

但是,不管怎樣由於這三家始終處於壟斷地位,導致普通民眾們哀聲哉道,尤其是4G時代、5G時代的快速發展下,流量已經成為大家急缺的廣泛需求,但是以中國移動最為典型的運營商仍然抱著“5元30M”的高昂資費保持不變,實在是令人氣憤。

那麼,虛擬運營商的到來,能改變這一現狀嗎?答案顯然是不能。

首先,經過這幾年的試點情況來看,虛擬運營商的狀況可以說是十分悲觀。目前,虛擬運營商的電話卡一般都是以170、171開頭,由於存在批卡便捷,網上賣卡等情況,導致監管不嚴格,出現大批量倒賣現象,進而導致很多電話卡都被用來當成騷擾、詐騙等途徑使用,國內民眾基本不認可170、171開頭的號段。

然後,既然是虛擬運營商,那麼自然不具備擁有建設自己基站的條件,所以歸根到底,虛擬運營商還是借用的是傳統三大運營商的基站資源,那麼號卡的根本成本依然不會降低,流量成本也不會大幅度降低。

因此,如果你期待通過虛擬運營商來獲得便宜廉價的套餐資費,顯然是不可能的。


Tech情報局


想要了解更多熱門資訊、玩機技巧、數碼評測、科普深扒,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的頭條號:雷科技

-----------------------------------

早在2013年,工信部就曾牽頭鼓勵民間資本加入移動通信市場,搗鼓出所謂的“虛擬運營商”業務。本來計劃是在2015年底結束試點運營,但不知道何故,虛擬運營商的試點運營一直推遲到今年的4月才正式結束。

今天上午,工信部官網刊登消息,正式宣佈試運營近五年的虛擬運營運營商終於獲得經營牌照,共有15家企業獲得經營資格。當中包括小米、阿里巴巴、京東、迪信通、海南海航等企業終於可以發行手機卡了。

這15家企業將會與中國聯通進行簽約,未來可以開售基於自身品牌和聯通網絡制式的電話卡,卡號基本為170、171開頭。實際上申請開設虛擬運營商的企業共有42家,工信部稱會分5批次發放牌照,未來不排除會有其他基於移動網絡制式、聯通網絡制式的手機卡出現。

工信部引入虛擬運營商,最開始的目的當然是增加市場的競爭,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三大國有運營商對市場的壟斷。不過隨著幾輪提速降價,當下通話套餐的資費已經非常便宜,性價比大大提升;另外,互聯網套餐的出現也進一步提升了當下通信套餐的性價比,簡而言之在當今的環境中,我們使用手機通話、使用流量的成本已經大大降低,虛擬運營商貌似吸引力已經沒有之前的那麼大。

另外,過去170、171號段的號碼成為電信詐騙的重災區,許多騙子都是使用這些虛擬運營商提供的號碼來進行詐騙行為,而且監管貌似也不是十分有效。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在虛擬運營商試運營初期,申請電話卡的門檻非常低,在發現不法分子後又缺乏強力的手段將他們一網打盡,才會出現這些問題。

如今即使是三大運營商對電信詐騙等問題都有點束手無策,以小米、阿里、京東等互聯網企業為首的虛擬運營商如何做好監管工作,如何整治例如詐騙等電信問題,將會成為他們正式營業後的關注點之一。


雷科技


科技在進步,社會在進步,人類在進步。

不得不佩服小米、阿里巴巴等企業在現如今社會和科技領域的影響力!

工信部對於這些虛擬運行的企業頒佈牌照,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發展,其實也意味著跳出了國有企業的壟斷力,政策不僅僅是對於國有企業,也對民營企業發展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發展潛力,從一定程度上說,對虛擬運行發展創造條件,更加正式,提供優質服務同時,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雖然這是隱形的,但是,我們不能否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