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顯示中度炎症是惡性的嗎?

Tina玲


TCT顯示中度炎症就是指你的宮頸或者陰道感染產生了炎症,並不是指宮頸癌,宮頸癌絕大部分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

你的TCT 報告單上在病原微生物那欄應該會顯示細菌、黴菌、滴蟲、HPV、皰疹等選項,哪一項後面為陽性提示你感染了哪種病原體。如果HPV陰性,並且診斷一欄顯示未見上皮內病變及惡性細胞或顯示微生物感染及反應性細胞改變,一般就是簡單的炎症,臨床醫生會根據你感染的病原體選擇具體的藥物進行治療。

現在體檢風盛行,女性也原來越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有時不知道從哪聽了周圍有人得了宮頸癌就每天擔心自己患病。有的女性因為白帶異常,外陰瘙癢去醫院就診時因為醫生讓查TCT就懷疑自己得了宮頸癌了,其實那可能只是單純的炎症。其次,就算是感染了HPV也不一定就是宮頸癌,研究表明,女性在五十歲之前百分之八十都感染過HPV,大部分能在9~15個月內清除,少部分HPV患者長期感染形成宮頸癌。

你所說的惡性應該是指宮頸癌吧,非典型鱗狀細胞、低度上皮內病變(CIN1級)、高度上皮內病變(CIN2級、3級)為癌前病變。很多患者檢查出來是處於早期病變期,此時需要陰道鏡的進一步檢查,如果陰道鏡結果滿意且提示為癌前病變,選擇手術治療就行了。

目前,每年的HPV、TCT篩查可以有效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很多人都是在早期病理改變時就採取了治療措施,所以你不用太過擔心。如果實在擔心可以在抗炎治療後複查。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本期答主:王雲夢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杏花島


作為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宮頸癌的發展進程一般較長,通過早期篩查、監測可免於發展成宮頸癌。

而TCT,也就是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通過顯微鏡對宮頸細胞進行形態學分析,是宮頸癌篩查最基本的方法。

作為一種病毒學檢查,宮頸細胞HPV DNA檢查可以篩查宮頸細胞是否有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TCT和HPV均是宮頸癌篩查方法,二者常聯合應用於臨床。

對於TCT報告結果的判讀,我們可以簡單分為三種情況。

1、大致正常:包括報告為正常,未發現惡性細胞,良性反應性改變,炎症。

2、細胞學的低級別病變:包括意義不明的非典型鱗狀細胞(ASCUS)、非典型鱗狀細胞傾向於高度病變(ASC-H)和鱗狀上皮低度病變(LSIL)。

3、細胞學的高級別病變:包括鱗狀上皮高度病變(HSIL),鱗狀細胞癌(SCC),腺癌等等。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TCT顯示中度炎症不是惡性,而是歸屬於結果大致正常裡面。那麼具體有無炎症,需要醫生結合患者有無症狀、查體和白帶常規等化驗綜合判斷,並對因治療。

一鍵關注“付虹醫生”,開啟健康模式!


付虹醫生


不知道有多少人被t ct報告上面的這個炎症反應細胞忽悠。

我說這個忽悠這兩招其實並不是在責怪病理和大夫,他們忽悠大家。他們並不是要故意引導大家,認為這個就是有炎症,他們只是說用了他們的專業術語來描述這個細胞的背景。但是需要明確的是,他們所描述的這種炎症細胞背景,可以有的是說輕度炎症反應性細胞,或者中度炎症反應性細胞,或者重度炎症反應性細胞,它只是表現一種炎症的背景,他並不是說你一定是有炎症,說你宮頸有炎症,不是這個意思。

病理學上她的炎症反應性細胞的這個背景呢,它是從細胞的煮份來衡量的這細胞背景是一個什麼樣的背景呢?它裡邊有大量的白細胞,可能有炎症細胞的浸潤,我們就把它認定為炎症反應性的這種背景,他不代表說有炎症有沒有炎症,我們還要根據臨床症狀來判斷。

因為可以引起這種炎性背景的因素是非常多的,比如說同房以後他一定是這種炎性的背景,當然感染也可以是這種炎性的背景。

在宮頸炎的診斷當中呢,這段歷史裡面曾經經過了反覆的歷史的演進。

過去我們有慢性宮頸炎的這種診斷,比如說像宮頸納氏囊腫啊,宮頸肥大呀,我們把它理解為慢性宮頸炎的診斷,但現在呢,我們幾乎把這種診斷都廢除了,因為這個會給臨床的治療造成很大的誤導,他會認為唉呀這個有炎症,那有炎症就得看就得治療啊,於是引起了大面積的過度治療,像宮頸肥大呀,宮頸糜爛啊,宮頸納氏囊腫啊,這些其實都是宮頸在接觸外界的過程當中或者機械刺激的過程當中,他可能曾經發生過急性炎症或者一些微小的炎症,但是很快它就過去了,過去了它就形成了一種生理性的一種改變,這種呢它是不需要做處理的。

但是像這種宮頸,甚至說宮頸不肥大的情況下,沒有糜爛的情況下,沒有納氏囊腫的情況下那樣的宮頸,我們去做病理檢查,怎麼做病理檢查呢?就是取一小塊宮頸的組織,在病理切片下在顯微鏡下去看看他是什麼樣子,那麼顯微鏡下看了以後呢,病理科大夫他可能都會給出炎症的診斷。

因為炎症背景他是怎麼界定的呢?它主要是一個血細胞的背景,就是白細胞的背景,那麼正常的宮頸,它可能就是存在這種白細胞背景的,因為有人研究過就是在新生兒的宮頸當中,他們做宮頸的病理學檢查,他都會表現出炎性的背景,這就充分說明了我們以病理學的標準來判斷宮頸炎,它本身就是不正確的。

實際上我們看到t ct報告上的炎症反應性細胞,或者宮頸輕度炎性反應性背景或者中度炎性反應性背景或者重度炎,或者直接就是炎症這樣的說法,那就是個好消息,說明什麼呢?它說明你的宮頸沒有癌前病變,沒有cin,沒有低級別上皮內瘤變,沒有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沒有發現宮頸癌。那就是個好消息,你只需要按照常規程序定期複查,定期做宮頸癌的篩查體檢就可以了。


郭大夫科普時間


子宮頸簡稱宮頸,子宮頸癌簡稱宮頸癌,是女性生殖系統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多數患者為鱗狀上皮癌。腫瘤早期以局部生長為主,多向宮旁組織、盆腔臟器浸潤及向盆腔淋巴結轉移。子宮頸癌發病率在女性惡性腫瘤中僅次於乳腺癌,居第二位。

TCT是新柏氏液基細胞學檢測的簡稱,是一種由美國Ho-logic公司於1996年獲得FDA認證的液基細胞學檢測產品,目前被廣泛應用於宮頸癌的篩查中,相對於傳統的宮頸塗片篩查方法準確性更高。

如果在TCT結果報告中提示為中度炎症,表明被檢查存在中度的宮頸炎,宮頸炎是生育年齡婦女的常見病,以慢性者多見,宮頸陰道部的鱗狀上皮厚,對炎症的抵抗力強,而宮頸管的柱狀上皮薄,抵抗力弱,易感染。大部分患者無症狀,有症狀者主要為白帶增多,呈乳白色粘液樣或呈黃色膿樣,有時可稍帶血。重症者有時可引起腰骶部痠痛。

宮頸炎這是一種常見的炎性疾病,不是惡性腫瘤,而萬一檢查結果確實提示惡性或可疑惡性,醫生也會及時告知患者或家屬。

不過,由於宮頸炎由感染所導致,而一些可以導致宮頸炎的病原體也是宮頸癌的危險因素,所以,即使TCT檢查結果未提示惡性,我們也建議高危人群應保持定期篩查的良好習慣,起始年齡平均30歲,終止年齡為65歲,開始時每年檢查1次,若連續2次正常,延長至每隔3年檢查1次,同時注意衛生。


康愛在線


這種專業的技術話題就該我們來回答!

膜式液基薄層細胞製片技術簡稱(TCT)。

該技術誕生於20世紀90年代,歐美等國率先將其應用於婦科細胞學檢查。國內從2001年開始進行液基細胞學篩查宮頸癌的研究,該技術發展迅速,被稱為一場細胞學制片技術的革命。由於巴氏塗片含有較多的血液、粘液及白細胞常使圖片背景模糊,存在假陽性和假陰性率增高的缺點。TCT解決了巴氏細胞塗片細胞丟失高、圖片質量差等技術難題,使宮頸癌的陽性檢出率明顯得到提高,為宮頸癌的早期診斷作出了重大貢獻,TCT是宮頸癌最好的篩查方法之一。




按照TBS分類法TCT診斷結果的標準為:

一、正常 未見癌細胞或癌前病變細胞。

二、反應性細胞改變:

1.炎症反應性細胞改變。

2.萎縮反應性細胞改變。

3.宮內節育器的反應性細胞改變。

4.放療反應性細胞改變。

三、上皮細胞異常:

1.鱗狀上皮:

①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

A.無明確診斷意義的,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

B.不典型鱗狀上皮,不除外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ASC—H)。

②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

③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

④鱗狀細胞癌(SCC)。

2.腺上皮:

①不典型腺上皮細胞(AGC)。

②腺原位癌(AIS)。

③宮頸腺癌。

④宮內膜腺癌。

⑤宮外腺癌。

⑥不能分類的癌細胞。


TCT結果提示中度炎症,並非惡性結果。陰道的炎症,如滴蟲、黴菌、細菌性陰道病等引起的一系列急性炎症,子宮頸受到外力的損害、糜爛、出血等,都可以造成TCT結果提示炎性反應。所以中度炎症反應大可不必很擔心,注意個人衛生,做好消炎治療,消除宮頸糜爛,半年之後複查就可以恢復正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