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交坠江-引发的思考

最近几日,不管是新闻媒体还是咱们的微信朋友圈重庆万州公交车事件闹得是沸沸扬扬,这件事件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前两天,万州当地公安机关调取车上的监控还走访多位幸存者,还原了当时的情形。另一方面也对社会媒体通报了事故的整个经过。

根据媒体的通报:当时乘客刘某在乘坐公交车的过程中,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到站未下车。事后强烈的要求司机并非站台的地方下车,遭到了司机的拒绝。最后便与司机冉某发生激烈的争吵。两人之间由争吵互骂慢慢的上升为拽拉撕扯。司机遭到这类的撕拉之后致使了车辆失控越过中心实线,与对面正常行驶的红色小车相撞后冲上路沿,直接撞断了桥上的护栏坠入了江中。

重庆公交坠江-引发的思考

事故发生了几个小时大家都想不到的是,公交车的坠江竟然是“一场乘客和司机纠纷引发的悲剧”。事故发生后,人们急切地去寻找原因。可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原因竟然是平时寻常不过的司机与乘客之间的纠纷引起的。

因为这么小的生活琐事,造成了这么惨重的悲剧。当大家知道真相时,很多人的内心真的是难以接受,无法释怀。一次普通的口角,却毁掉了15个家庭,这个原本不该画上等号的等式在那一刻全都成真了。在这场猝不及防的悲剧中,很多人都在扼腕痛惜,直呼“何必呢?一时的痛快毁掉了十五个家庭”。整个事件中乘客刘某太不该撒泼式滋事甚至动手,司机冉某也不该在驾驶过程中跟人拉拽。如今,他们两个人也已经为自己不该有的行为付出了沉重代价。逝者已逝,再多评判也是无补于事。

重庆公交坠江-引发的思考

其实我们平时生活中司乘冲突并不是很罕见。就在前两天,北京市丰台区警方还通报,10月29日上午,678路公交上,57岁女乘客邓某因坐过站,要求司机停车遭拒,突然用手提的整箱牛奶击砸司机手部。司机躲闪之中公交车还是偏离正常的行驶方向,紧急刹车之后后,还是与左侧的小轿车发生剐蹭。这类情节,相信大家都不是陌生。

在万州公交车坠江悲剧中,乘客和司机可能也想不到,仅仅是因为他们二人的冲突却酿成如此大的悲剧。从刚开始的不合理的对骂、进而变为互相的拉扯,最后踏上不可挽回的不归路,却连累了无辜的十五个人,这场悲剧可以说来得实在是太“不讲道理”。

但正如凯尔泰斯对“暴行”的阐释那样,人们往往只看到悲剧的后果,而忽略了悲剧被制造时的轻率。看起来,失控的好像是那辆公交车,实际上是他们两个人的的心智。如果当时哪怕他们中任何一个人稍微遵纪守法、克制一些,我想这样的悲剧也不会来得这么轻易,来的这么突然。

重庆公交坠江-引发的思考

实际上这场悲剧是人们规则意识下进化不完全的一种“衍生品”,是人际交往之中的内耗和互掐的结果。公交失控坠江,表面上看是司乘拉拽,实则上是冲突背后的致命情绪。我们如何去避免如此的悲剧重演?网上很多人认为,应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加装司机护栏,将司乘之间适当隔离;还有人认为,将“情绪管控”纳入教育课程……这些确实有参考的价值。

从法律的角度上,我觉得还是有必要依据“抢夺公交方向盘”等行为制定相应的执法标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本就是犯法。只要对公共安全造成伤害甚至是构成威胁,政府部门应该是该拘留的就拘留。不能因没发生事故造成伤亡而削弱法律严肃性。只有真正的做到了这点,才能更好地保障公共安全。对公交公司来说,在招聘司机的时候需要考察司机个人情绪的控制上,平时可以培训司机在碰到类似的情况是如何自我及时的排解压力和自我调节。重庆公交坠江事故,真的令人扼腕痛惜,而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在痛苦中如何吸取教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