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造血式”扶贫让群众稳脱贫


文安“造血式”扶贫让群众稳脱贫

文安县农业农村局养殖技术人员给贫困户讲解科学喂养牛知识。

“牛棚要每天清洗、打扫,保持清洁卫生。”4月7日,在文安县德归镇东德归村贫困户陈谦家中,德归镇畜牧站站长李荣坤给陈谦讲解一些疫情期间养牛注意事项。

文安县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在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的基础上,持续抓好扶贫成果巩固提升,坚决防止入贫、返贫情况发生。把持续稳定增收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作为防止返贫的固本之基,在送政策、送项目、送资金、送技术上给予贫困户帮扶,尤其关注受疫情影响不能返岗的贫困人口,不断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造血能力,增强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确保贫困人口真脱贫、不返贫。

“点对点” 助贫困户稳定就业

文安县文安镇边王赵村贫困户刘秀英,今年66岁,患有慢性病。儿子梁波是家中唯一劳动力。一家7口全靠梁波打工养活。疫情期间,梁波不幸失业,让这个家庭蒙上了一层阴霾。

文安县经济开发区 牵头为梁波发展再就业,结合本人意愿安排在物业公司负责保洁工作,保障月收入2000元,同时为梁波参保意外险。

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文安县着力解决受疫情影响部分贫困人口务工收入不稳定、部分贫困务工人员无法在岗工作、出现临时性收入缺失等问题,开发镇村环卫保洁、防疫消杀、排查巡查、卡点值守等临时岗位,岗位补贴为每人每月1000元,由县财政扶贫专岗资金支付,时间暂定一个月,确保贫困劳动力疫情期间稳定就业。

另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方面优先使用贫困劳动力,点对点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有序返岗,推进扶贫产业发展和产品销售,抓好春耕备耕。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多渠道解决贫困人口农需加快扶贫项目,落实帮扶政策,加快资金拨付和建设。

截至目前,文安县共有16-60周岁贫困劳动力142人,其中在新安置的防疫消杀、卡点值守等临时性公益性岗位29人,73人在扶贫专岗、公益性岗位就业,5人企业就业,31人灵活就业。

“一户一策”

让贫困户找到脱贫路

文安县新镇镇口头村贫困户耿立藏,肢体残疾二级,基本无劳动能力。他自强不息,在帮扶责任人高宗伟的帮助下,在村口经营一个小摊位,卖点劳务手套、学生用品,“这周围都是钢材市场,最近很多企业复工复产,工人对于劳务手套的需求比较大,我的生意还不错!”

像耿立藏一样有了安家立命本领的贫困户还有许多。新镇镇北街村的刘文忠,在帮扶责任人韩轩的帮助下发展养殖业,一元一个的柴鸡蛋供不应求;史各庄镇一村的任红桥,在帮扶责任人徐伟华帮助下,在兴隆宫桥架厂工作,每天收入上百元;赵各庄镇芦各庄村的贫困户张宝栋视力残疾,在帮扶责任人王卫强帮助下,找到一份做塑料插花的家庭手工工作……

扶贫干部

深挖“穷根”保高质脱贫

“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为确保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文安县建强配齐扶贫干部队伍,严格选拔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193名乡镇干部、112名县直机关干部为帮扶责任人,帮助贫困户深挖贫穷原因,规划致富之路,通过协助发展让他们拥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自主增收的能力,一户一策的精准帮扶让贫困户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脱贫路。

“虽然文安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脱贫,但是仍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提升贫困群众可持续发展能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 扶贫。”文安县民政局局长、县扶贫办主任刘子强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