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蹄館之戰對明軍來說,是慘勝嗎?

勞倫斯602


碧蹄館之戰,是一場詭異的伏擊戰,由於中日朝三方史料對此戰的記載大不相同,使得這一戰的勝負爭議頗多,充滿了神秘色彩


一、背景


大明萬曆二十年四月,野心勃勃的豐臣秀吉發動了對朝鮮的侵略戰爭。在十四萬日軍的攻擊下,朝鮮軍隊不堪一擊,短短几個月,全國八道丟了七道,國王也被迫逃到中朝邊界,向宗主國大明告急救援。

(日本侵朝戰爭)

同年十二月,萬曆皇帝派宋應昌為經略,李如松為提督,率領四萬明軍入朝。次年初,明軍在平壤戰役大敗日軍大將小西行長,之後在提督李如松的指揮下向南進發,日軍望風而走,明軍半月之內收復失地五百餘里,包括平壤、開城在內的黃海、平安、京畿、江源、咸鏡五道被收復。


屢戰屢敗的日軍總大將宇喜多秀家緊急召集石田三成、大谷吉繼、增田長盛等在將領在王京召開軍事會議,商量下一步對策。此時的日軍糧草供應也出現了問題,無法長期堅守,所以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加藤光泰等武將提出與明軍進行決戰的作戰方案,在會上得到了大多數日本將領的贊同。


二、戰況


萬曆二十一年正月,明將查大受率前鋒部隊繼續南下,二十五日在王京以北的昌陵與日軍一小股部隊相遇,日軍被斬首百餘,餘部逃回王京。


明軍不知道的是,這並非一場遭遇戰,而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圈套。

(碧蹄館之戰)

日軍之前定下的作戰計劃是這股日軍遭遇明軍後,且戰且退,將明軍引到馬山館地區,在那裡設下包圍圈,圍而殲之。


但是日軍千算萬算,沒有算到的是,查大受速度太快,連夜追擊,一下子就衝過了馬山館。此時日軍大部隊尚在碧蹄館集結之中,根本來不及反應。


宇喜多秀家不愧是名將,他立即調整部署,將包圍圈高在碧蹄館。這裡距日本大本營王京只有三十里,此戰對日軍來說,只能勝不能敗。


我們先看看各方關於這一戰的記載。


《明史》上是這樣說的:“距王京三十里,猝遇倭,圍數重。如松督部下鏖戰。一金甲倭搏如松急,指揮李有聲殊死救,被殺。如柏、寧等奮前夾擊,如梅射金甲倭墜馬,楊元兵亦至,斫重圍入,倭乃退,官軍喪失甚多。”


《重訂日本外史》的記載是這樣的:“隆景以三萬人,邀擊於碧蹄館。。。我軍兵銳刃利,縱橫揮擊,人馬皆倒,莫敢當其鋒。遂大破明軍,斬首一萬,殆獲如松,追北至臨津。擠明兵於江,江水為之不流。”


《朝鮮李朝實錄》的記載如下:“提督方行路上,見彥柏軍官,詳聞賊勢,遂馳往碧蹄。。。。進陣於野,於賊對陣。。。。。賊三千人直逼提督,提督且射且退,賊遂乘亂斫,天兵死者數百”。


三、傷亡


在三個國家的史料記載上,碧蹄館之戰中明軍的傷亡人數差別極大,到底哪一個是真的?


在收復平壤和開城之後,李如松於正月二十四日舉行過軍事會議,商量取王京之策。在這次會議上,眾將的意見並不統一,也沒有最終確定一個最終方案。最後,李如松作出了讓查大受帶領三千人馬去王京探路,再決定下一步行動的方案。


也就是說,明軍參加碧蹄館之戰的人數僅有三千人,無論如何不可能出現日本史料中記載的“斬首一萬”的結果,日本史料明顯是擴大了戰果。

親歷過朝鮮戰爭的浙江遊擊錢世楨寫過一本《徵東實紀》,在這本書中,他記錄了明軍傷亡大約為三百二十人左右,這與《兩朝平攘錄》以及明朝的戰報上的數字是基本相符的,有很強的可信度。


而作為援朝總指揮的宋應昌,在給朝廷的報告中也說到:“雖碧蹄之戰,我軍亦有操作,然事在倉卒,如松率將領奮勇血戰,以寡擊眾,射死倭酋,砍殺倭眾,彼實敗退”,並且還給將士們請功。如果這是一場大敗,宋應昌絕對不會這麼做。


從李如松能夠從戰場全身而退來看,這也不是一場殲滅戰,應該是日軍對明軍的伏擊戰,雙方各有死傷。綜合各方面的記載以及戰場親歷者的記錄,雙方的傷亡其實並不大,均在數百人左右。


四、後續


這一戰之後,李如松的確沒有發動對王京的繼續進攻,雙方在戰場上呈現出一種對峙的態勢。但是這種對峙狀態,和碧蹄館之戰關係不大。

因為正月是朝鮮南方的雨雪季節,當時天氣非常寒冷,又連日雨雪,道路泥濘,明軍無法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而且明軍深入南方,戰線拉長,後勤補給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正如《明史》所記載的那樣,“會天久雨,騎入稻畦中不得逞,官軍乃退駐開城”。


在這種天氣下,明軍的戰馬病死一萬六千匹,士兵非戰鬥減員嚴重,李如松提出等天氣轉暖再進兵的建議是十分合理的,並不是碧蹄館一敗之後,立刻潰退到開城。


為什麼說明軍是主動撤退的呢?因為碧蹄館之戰是正月二十七日爆發的,二十八日明軍仍向前推進了三十里,來到王京城下。明軍的撤退是正月三十那天,是在王京城下三天後才撤的軍。如果碧蹄館之戰明軍大敗,又如何向前推進呢?


五、和談


明朝和日本的和談,是雙方的意願。


通過之前的戰鬥,日本人對李如松率領的明軍十分忌憚,包括他們的先鋒小西行長都認為“明朝兵銳不可當,不早講解,恐王京亦未可恃”,所以和談是日本主動提出來的。

在得知日本想議和之後,萬曆指示首輔王錫爵給李如松下發了諭令:今已燒賊積聚,正我得勝算矣。正宜聚器械,保資糧,時出奇以撓之,此坐而制敵之策。通過這道諭令可以看出,萬曆還不大想與日軍講和,還想著把日本人打垮。這也說明,和談,與碧蹄館之戰的結果是無關的。


當然,明朝也要做整體考慮。在王京城高牆堅,一時難以攻克的情況下,通過談判得到想要的結果,也不失為良策。所以歷史上最大的大忽悠沈惟敬才有了出場機會,也讓後人看到了,什麼是忽悠的最高境界。


六、結論


總體上說,碧蹄館之戰是明軍中了日軍的誘敵之計,被日本打了個伏擊。但是由於李如松的遼東軍(大部分是李如松的家丁)戰鬥力極為強悍,這一戰日本並沒有討到什麼好處。


但是明軍在日軍兵力大大佔優,且是有準備的情況下,在這場遭遇戰中表現出了極強的戰鬥力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撕破了日軍的大網,突圍而出,從這方面來說,至少在戰略意圖上,日本是失敗了。

總之,碧蹄館之戰是這場戰爭中,日軍唯一一個殺死李如松的機會。日本人沒有抓住這個機會,這是讓日本將領加滕清正和黑田長政事後鬱悶不已的結局。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碧蹄館之戰是一場雙方平手的戰鬥,誰也沒有佔到便宜。


至於《中國軍事通史》上說的"碧蹄館之戰是第一次萬曆援朝戰爭的轉折點。。。。明朝之後不得不採取講和的方針"的說法,我是不太同意的。雖然我不同意起不了什麼作用。

參考資料:《明史》、《徵東實紀》、《朝鮮李朝實錄》


笑語千年


碧蹄館之戰,在戰術層面來看,沒有勝利者。

但從戰後來看,對明軍反而負面影響頗大。

戰鬥結果,日軍集中數萬優勢兵力,企圖在碧蹄館吃掉李如松親自指揮的明軍數千前鋒,最終卻還是被明軍衝出包圍,逃出生天,這個臉丟得不小,也對明軍的戰鬥力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明軍雖然脫困,損失也不小,尤其是李如松的親兵傷亡數百人。親兵對明末武將而言,就是直屬的私人部隊,只受自己指揮。他們從訓練到裝備都是最好的,許多人世代都跟隨李家,比如在碧蹄館陣亡的李有升,這個損失不是短時間可以彌補的,所以李如松一度意志消沉。

但從後續影響來看,它還加劇了入朝明軍的“南北兵之爭”。

南北兵之爭,在平壤戰役之後就已經出現,原因是入朝的南兵也就是浙兵和北兵因為戰後的封賞鬧出了矛盾。

南兵認為自己的將領遊擊吳惟忠和參將駱尚志“功無與伍,皆先登焉”。應該得到首功,最後首功卻落到北兵將領楊元頭上。

而且在戰役中,南兵由於追擊日軍,沒有來得及割取首級,北兵是騎兵,在朝鮮的地形裡反而行動不便,落在南兵後面,導致的結果“平壤之役,南人先登力戰,而得首級者,皆是北人”。

所以南兵從兵到將,都對北兵意見紛紛。

碧蹄館一戰,又把這個問題放大。

因為參加這次戰役的,都是北兵。

南兵就認為北兵為了搶功,輕敵冒進,導致損失慘重。南兵將領王必迪甚至質問提督李如松“大軍不為前進,只率先鋒往擊,一有蹉跌,大軍挫氣而退,以是言之,非不智而何?”

李如松也非常鬱悶,自己手下精銳損失慘重,回來還要被經略宋應昌批評,這還不算,還要被手下南兵指責,所以他更加戰意消沉。

碧蹄館之戰後,李如松乾脆一退再退,先是從坡州前線退到開城,不久又渡江撤回了平壤,只留下少量兵馬防守林津江對岸。

朝鮮君臣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對他們來說,明軍的損失是次要的,趕緊趕跑日軍,自己好奪回朝鮮才最重要,所以朝鮮君臣多次催促李如松進兵,李如松一概拒絕,把責任推給了經略宋應昌:

《朝鮮王朝實錄·宣祖實錄》:俺(李如松)非不欲為,但經略令我往平壤留待雲...武官受制於人,而不能自擅,故累請於經略,催兵進剿,而經略以為“講和則朝鮮可以無憂”。

所以,從結果來看,碧蹄館之戰對明軍主將李如松造成的打擊相當巨大,如果日軍乘勢進兵,林津江對岸的土地很可能不復為明軍所有。

順便再說一句,南北兵之爭的問題在之後也沒有解決,直接催生了萬曆二十三年的“薊州之變”。

〖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


小院之觀



碧蹄館之戰對於明軍來說,是一場失敗,不過這場失敗也無關大局罷了。

平壤城攻防戰

萬曆二十一年正月初六,李如松率四萬五千名大軍與朝鮮軍三千人到達順安,準備奪取平壤城。與之相對的是日軍在平壤城的一萬五千人。平壤城的戰略意義非常中啊喲,再加上這是明軍入朝一拉的第一場攻防戰,所以李如松所部近五萬人將平壤城圍的死死的。

李如松先是派了小股部隊進行試探,其中朝鮮軍隊負責的平壤城南的含毬門出現慘敗,日軍直接從東側的大同門甕城繞過去,突然出現在朝鮮軍身後,打得朝鮮軍潰敗。

不過李如松還是發現了日軍的破綻,看出日軍肯定不會放過夜襲的機會,他做好埋伏,結果日軍三千人夜襲軍營,被打得大敗而歸。次日李如松又故意派朝鮮軍攻城,日軍想故技重施,結果被明軍反包圍。

正月初八清晨,李如松對平壤城發動總攻。先是明軍的炮兵對城頭一片狂轟濫炸,把觀戰的朝鮮人給驚到了,他們後來回憶說:

“倭銃之聲,雖四面俱發,而聲聲各聞,天兵之炮,如山崩地裂,山原震盪,不可狀言”“響振天地,山嶽皆動。大野晦冥。煙焰漲天,旁彌數十里。火箭布空如織,火烈風猛。直衝城裡,林木皆焚。”

與此同時,明軍佔領了牡丹峰,切斷了北城與平壤城之間的一切聯絡和通道。可惜日軍發現了明軍的企圖,瘋了一般的對北城發起猛攻,明軍主將受傷,只能暫時退出北城,北城又回到了日軍手中。

戰鬥開始後各城門馬上陷入了膠著中,李如松親自帶著親衛加入登城戰,讓其他明軍都為之振奮,對七星門和普通門發動了猛攻。日軍看明軍攻勢猛烈,就將含毬門的守軍抽調了一部分調到七星門和普通門。結果偽裝成朝鮮軍攻擊含毬門的明軍,立馬發動了猛攻,只用了不到一個上午的時間,含毬門就失守了,另外兩個城門也隨後相繼失守。

城門雖然破了,但是日軍不打算投降,他們開始和明軍開戰巷戰。為了減少士兵的傷亡損失,李如松命令進行火攻。

就在平壤陳陷入一片大火中,一支明軍精銳部隊直奔風月樓而去。這風月樓是日軍在平壤城的指揮中心。好幾個日軍將領活活被燒死在了風月樓裡。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明軍卻突然撤退了。隨後李如松派人說他不忍多殺生,要麼投降,要麼滾蛋。其實也並不是李如松自大,而是他覺得狹窄的小巷聚集了大量的日軍,容易造成大量傷亡。現在他是幫朝鮮打仗,可是死的都是自己兄弟,如果能讓日本人滾蛋,就是兩全其美的事情了。

當天晚上,日軍將領小西行長率領數千殘部帶著十天口糧離開了平壤城。至此,平壤攻防戰告一段落。經歷三天戰鬥,以日軍撤退、李如松入城而告終。

碧蹄館之敗

平壤大捷算是明軍的第一場大捷,隨後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柏就率兵進佔黃州,並佔領了空無一人的開城。這時候李如松得到消息說日軍主力都在平壤,現在平壤敗了,其他日軍都不足為懼。於是李如松率兵朝漢城進發,率領的只有三千人的隊伍。

當李如松到達離漢城不遠的碧蹄館時,遭遇了漢城日軍,雙方立刻爆發了激戰,雖然明軍比日軍打得更好,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增援過來的日軍越來越多,沒多久日軍就增長到了三萬人,幾乎所有的漢城守軍傾巢出動了。

一方是李如松帶的三千人,一邊是漢城守軍三萬人,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可是李如松已經沒辦法了,只好硬扛著開打。日軍以為對方有詐,所以大部分的兵力都用來警戒,只有小部分兵力用來進攻李如松。

日軍先是出動了六千人左右夾擊明軍,可是明軍的鐵騎也不是蓋的,硬生生的把日軍給鑿穿了。可是日軍兵力實在太多,最後明軍只要邊打邊撤,希望進入高陽城堅守。

關於這場戰爭,日本的《黑田家記》裡說:

“如松兵有節制,進退自在,兩雄相會,戰甚苦,自巳至午。”

就在明軍已經陷入體力不支的境地時,幸好另外一名大將楊元及時趕到,帶來了五千人還有一個炮營。李如松馬上發動反擊,日軍以為明軍主力終於出來了,嚇了一跳,馬上就開始撤退。此時實在不適合追擊,於是李如松命楊元帶人分幾路交替掩護斷後,全軍撤到了惠陰山。



日軍這時一看上當了,馬上就折過頭想要追擊,結果李如松又發動了一次反擊,追在最前頭的日本將領戰死了好幾個。最後日軍只好眼睜睜的看著李如松撤退,自己退回了漢城。

這場碧蹄館之戰其實是以明軍失敗而告終的,不過那只是因為李如松自己判斷失誤,而且在這場戰鬥中,明軍以三千人的兵力與一萬六千名日軍直接對抗,旁邊還有一萬五千人虎視眈眈。可以說這些明軍打出了應有的風采。不過我還是要說這裡的慘勝並不恰當,因為明軍既沒有達到佔領漢城的戰略目標,也沒有殲滅掉日軍的有生力量,所以這只是一場無關緊要的失敗。


邯鄲醉


碧蹄館戰役,在中日朝三國曆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結局很簡單,李如松突圍成功,日本和明朝兩敗俱傷,最終誰也不敢輕敵冒進。但是對於這次戰役的整個過程,明朝、朝鮮和日本三國都有不同的記載。

你們始終相信史書的真實性嗎?至少我認為,史書是那個年代,規避齷齪行徑、恥辱形象,最好的遮羞布。為什麼同一場戰役,在三個國家裡會出現三種不同的版本呢?

01這是一場遭遇戰,還是一場伏擊戰?

從整體戰爭的過程來看,這一戰或許是一場伏擊戰,很多他們的史料都表明了這一點。可是在日本的史料當中,我們卻看到了完全相反的一種記錄。

明朝這邊,李如松帶著四萬多人馬援助朝鮮,、半個月之內,就幫助朝鮮收復了數十座城池,就連日本最引以為傲的重鎮平壤,也落入了李如松之手。

這個時候日本人終於不敢小看這支援軍,平壤的丟失,讓日本人徹底喪失了爭奪整個朝鮮的野心。他們開始收縮兵力,想要在南方跟明軍來一場大決戰。

在這期間,其實日本內部已經發生了嚴重的分歧。有一部分軍官表示要堅守王京,跟明朝大決戰。而另一部分人則已經有了撤退的想法。

最終留守王京似乎成了他們的最終決議。期間發生了一次小規模的試探戰,李如松這邊得到消息,說日本放棄了王京。

可是李如松覺得有詐,便派遣了一支500人的隊伍前去試探,結果在路上遇到了日本人的一支小規模試探的隊伍。

這兩支隊伍是彼此的哨兵,這一戰日本人被斬殺了100多號人,可謂是傷亡慘重,畢竟人數不足。不過餘部逃回了王京覆命。

由此可見,我認為日本在這個時候是以逸待勞,坐等李如松的人馬前來王京。這裡不存在什麼遭遇戰的說法,應該就是日本人的一場伏擊戰。因為日本人早就有了準備,就等著李如松來了。

02日本人的伏擊有了成效,李如松吃了不小的虧。

在日本的記載裡,李如松集團軍是帶著火炮前來的,而明軍和朝鮮的記載裡,李如松的火炮全都留在了開城,壓根就沒帶上戰場,唯一帶來的那就是神機箭。

當時日本的軍隊大多數都埋伏在山谷兩側,伏擊場地非常有優勢。而且他們手裡配有一定數量的火器,這是明軍當時所比不上的。

這裡有出現了分歧,按照日本人的說法,這一場伏擊戰,日本軍隊斬獲豐富,可在明朝這邊的記錄裡,卻有嚴重不同的一面。

李如松看地形非常有利於伏擊,所以派遣了一支一百多人的小隊前去試探。結果日本伏擊兵全部出動,等於這場伏擊就已經宣告結束了。接下來就是真刀真槍的一場對決,結果明軍大獲全勝,斬殺數百人。

可是問題又來了,表面上看李如松的軍隊獲得了巨大勝利。關鍵時刻日本的四萬多援兵也趕到了現場。此刻碧蹄館距離王京只有區區50裡的距離,這裡基本上就成了決戰的場地。

記載有點混亂,這裡簡短來說,李如松帶了頂天了六千人的隊伍,結果跑進了四萬多日本兵的包圍圈。

誰也想不到日本軍的山谷埋伏,只是這場大埋伏戰的一小部分而已。由此可見日本人把這裡當成了決戰現場,四萬多人全都聚集到了這裡。

不過日本低估了李如松的勇猛,為了鼓舞士氣,李如松帶著自己的親兵親自下場斬殺敵人。士兵們看到主帥如此英勇,自然也就奮勇殺敵。可惜敵人的人數太多,這一戰的損失確實很大。

03那麼到底是誰贏了這一戰呢?

我們看三國的記錄都不相同,朝鮮是最會矇混過關的,他說明朝和日本旗鼓相當,互有輸贏,等於是各打五十大板,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記錄呢?因為朝鮮誰也得罪不起,而且誰也不想得罪。所以朝鮮的記錄基本不可參考。

明朝這邊帶了五千多人前去,結果突圍成功了三千多人,損失在兩千人左右。而明軍的斬獲,卻也達到了兩千多人。所以對明軍來說這一戰的確打出了氣勢。因為五千多人在中了日本四萬多人伏擊的情況下,跟對方打了個平手,還想怎麼樣呢?

可是到了日本這邊的記載,就完全變了模樣。日本人的數據表示,日軍在這次伏擊戰中,至少斬殺了明軍一萬多人。而日本方面的損失,居然只有百人左右。

這種造假的數據被他們後來的軍事行動,徹底出賣。因為日本人並沒有對明軍窮追猛打,而是收縮不前了。

李如松一共帶了四萬多人到朝鮮戰場,如果被日本滅了一萬多人的話,日本軍有什麼理由停滯不前?我看他們早就會撲上來了。

由此可見,李如松所指揮的這一戰,的確打出了大明軍隊的氣勢,讓日本軍徹底嚐到了大明軍隊的英勇。伏擊戰尚且只能打平手,如果真正是遭遇戰的話,日本還有多少勝算呢?

所以日本軍停滯不前,他們失去了佔領朝鮮的信心。只要有李如松的大明軍隊在這裡,那他們就休想往前走一步了。

總結:碧蹄館之戰,迫使日軍放棄王京南下。

其實不管這件事的記載到底如何,碧蹄館之戰,對日本軍官們的震動還是非常大的。本以為可以穩贏的戰爭,結果卻落得個不倫不類的下場。

日本軍官的信心被動搖了,這才是最重要的。當時他們佔領王京,還打算繼續北上,奪回失去的領地。可是碧蹄館之戰過後,日軍徹底改變了作戰方針。

他們沒有信心佔領朝鮮,所以不久之後,便放棄了王京,帶著人馬南下。這是豐臣秀吉當政期間所發生的戰事。

因為豐臣秀吉的野心,日軍雖然在朝鮮戰場慘敗,卻始終沒有離開朝鮮的意思。知道豐臣秀吉剷除異己,不久之後自己也去世了。日本在朝鮮的侵略才徹底結束。


江湖小曉生


關於這一戰,說法真的很多呀。

明軍主帥李如松在戰後的揭報中稱:職喝官兵爭前砍殺,賊即披靡大潰,我兵乘勝追逐,當陣斬獲首級一百六十七顆,內有賊首七名,系遊擊沈惟敬、通事張大膳辨驗明,奪獲倭馬四十五匹,倭器九十一件,比賊遲奔,因稻畦深陷馬難弛聘不及窮追,收兵回營,查計陣亡官兵李世華、賈待聘等二百六十四員名,陣傷官兵四十九名,射打死馬二百七十六匹。”

如果李如松所奏沒有任何水分的話,雙方之間的戰損差距不大,算是誰也沒有討到便宜,以戰損的情況而言,這場戰役的規模也不算多麼慘烈。

李如松的奏報,基本上就代表了明朝方面對這場戰役的官方記錄以及總結,此後的明人注述,比如錢世楨的《徵東實紀》,宋應昌的《經略復國要編》所採用的也是李如松的說法。

而關於這一戰的經過,從明朝方面的史料來看,大致是這樣的:

查大受部為明軍嚮導,南下哨探倭寇,結果小有斬獲。李如松得知前方戰報後,再遣祖承訓等將率3000人南下王京。之後,李如松與楊元、李如柏等親信愛將,率2000家丁隨後動身。其主力仍駐紮在開城一帶,並沒有參加這場戰役。

此時,“倭賊並集王京約有一十餘萬”。而在碧蹄館,倭首小早川隆景率三萬人嚴陣以待,情況岌岌可危。結果,明軍遭遇數倍之敵,遂拼力死戰,僅憑“五千孤軍衝擊數萬倭寇”。此外,還有這樣的記載“如松所領節北騎無火器,短劍鈍劣”,而倭寇以逸待勞,步兵長劍皆三四尺鋒利無比,在這種情況下,遼東鐵騎仍左衝右突,縱橫揮擊,倭寇莫敢擋其鋒。

戰爭結束後,《宣祖實錄》記載,明軍傷亡數百人而已,雖然參加戰爭的朝鮮方面的官員所說各有出入,但相差不大。《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就這也記載:“賊三千人直逼提督,提督且射且退,賊遂乘亂斬,天兵死者數百。李備禦、馬千總皆死於賊、提督下馬痛哭。”

而日本方面的記載,就比較誇張了。《重訂日本外史·卷十六》記載:“我兵呼聲動天,遂破大明軍,斬首一萬,殆獲如松,追北至臨津,擠明軍於江,江水為之不流。”

《徵韓偉略》中記載:“我步兵皆三四尺鋒利無比,左右揮擊人馬皆靡,無敢當其鋒者。如松見勢危,急徵後軍楊元來援,如松得力又進。隆景等戮力奮擊大破之,如松落馬,井上刺之,李有聲殊死戰救之被殺。如柏寧等奮前夾擊,如梅射井上墜馬,明兵扶如松遁去,明軍遂潰,墜開城河,溺死無數。諸將欲追擊,隆景止之,凱旋京城。此役明兵溺死外,兵死一萬餘”

這一戰之所以爭議很大,除了雙方記錄的情況截然相反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此役後雙方形成僵持局面。李如松一面退兵開城,固守現有陣線,一面派遣沈惟敬再赴王京,同日軍重開和談,在談判中仰賴戰爭前期取得的優勢,成功破事日軍放棄王京南撤。

如果這一戰真的取得極大的優勢,那麼戰爭不會進入僵持的局面,明軍應該乘勝追擊,而不是固守現有陣線,所以令人懷疑明軍在碧蹄館之戰中確實並沒有李如松說的那麼輕鬆。

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碧蹄館之戰跟後來的戰爭進入僵持局面,明軍沒有立即直搗漢城而再啟和談沒有多大關係。因為日軍的補給線在漢城已經達到了極限,他們即使繼續西進,也無法尋求到穩固的立足點;明軍的補給線在開城也達到了極限,斥候兵峰可及漢城,但主力軍團卻很難衣食無憂地越過惠陰嶺。開城到漢城之間的區域,日、明雙方誰也沒辦法徹底控制在手裡,變成了一個軍事緩衝區,碧蹄館恰好位於兩軍極限攻擊距離的交匯點。

‘換言之,即便沒有碧蹄館之戰,受補給所限,明軍也沒辦法攻克漢城,雙方態勢也不會有大的變動,碧蹄館之戰的意義,只不過是讓這種戰略態勢變得更加醒目罷了。

要知道,日軍擁有10倍於明軍的總兵力,以近5倍的兵力直接投入戰鬥,圍攻明軍一箇中午加半個下午,僅僅是將領級的傷亡,便包括十時連久、小川成重、安東常久、小野成幸、橫山景義等數十人,而這些傷亡也幾乎全部發生在日軍最為得意的白刃戰中。


江畔初見月


不僅僅是碧蹄館之戰是慘勝,連整個明朝援朝都是慘勝。大家不要被明朝那些事之類的小說矇騙了。日軍沒有那麼弱,明軍也沒有那麼吹的強。我們可以從整個中日之戰日本沒有死一個有名的大名。而明朝損失巨大,特別是最後一戰,中朝兩員水師統帥陣亡,日軍未死一個有點段位的將領,死的都是小蝦米。誰再說日軍沒戰鬥力,是村鬥,那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戰果擺在那兒,正視敵人才能百戰百勝!


嵩山明


碧蹄館之戰是萬曆朝鮮之役中一場日軍企圖對明軍的一場伏擊戰,雙方在當時朝鮮國都西北的碧蹄館會戰。由於中日雙方史料的重大分歧,根據朝鮮所述,戰後李如松軍尚餘三千餘人,結合出兵人數五千餘人的情況來看,損失應在兩千人左右,比例大致符合減員近半結合當時情況來看確實是慘勝了,但數萬日軍伏擊李如松部不但沒有吃掉只有五六千人的明軍還得突圍明軍戰鬥可見一斑!



侃劇觀歷史


碧蹄館之戰是萬曆朝鮮之役中一場日軍企圖對明軍的一場伏擊戰,1593年(萬曆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六日,雙方在當時朝鮮國都西北的碧蹄館會戰。

日本方面的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與由李如松、查大受、高彥伯率領的明朝及朝鮮聯軍相遇。明日兩軍在碧蹄館(位於漢城以北十五公里一座小山丘上的驛館)激戰整整一日,最終以雙方脫離接觸而告終[1]。

由於中日朝史料的重大差異,此役在後來又成為爭議頗多的神秘之戰。 關於此戰有中日遭遇戰,日軍誘敵伏擊戰兩種說法。所以對於此戰結果中日朝史書記載在過程細節上有很多不同和分歧。

名稱

碧蹄館之戰

地點

朝鮮國都西北的碧蹄館

時間

1593年正月二十七日

參戰方

明朝、日本豐臣政權

結果

明軍突圍

戰前形勢

明軍方面

1593年初,繼平壤戰役大敗小西行長之後,明朝的近四萬援朝部隊在提督李如松的指揮下大舉南下,日軍各地守軍望風而走,鳳山的大友義統,白川的黑田長政,平山的小早川秀包,牛峰的立花宗茂等等,紛紛向南撤退,明軍幾乎兵不血刃,就在半月之內收復失地五百餘里,朝鮮三都八道,已有二都(平壤、開城)五道(黃海、平安、京畿、江源、咸鏡)的大部分地區重回明、朝一方的掌控之中。

碧蹄館之戰

二十日,明軍先鋒李如柏、李寧所部進入被日軍放棄的開城。二十三日,李如松率明軍主力到達,開始救濟災民,安定人心。

日軍方面

十八日,日軍放棄開城,各部相繼南下,二十二日進入王京[2]。 重鎮平壤一戰即告失守,這消息震驚了所有在朝日軍。坐鎮王京的侵朝日軍總大將宇喜多秀家,緊急會同石田三成、大谷吉繼、增田長盛等軍監三奉行和南撤的諸將領召開軍議,商討迎戰事宜。與會日軍將領分成籠城和出擊兩種意見,石田等三奉行主張籠城據守,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加藤光泰等武將則堅決要求出城決戰,最後出於城內軍糧不多,難以長期堅守的考慮,出擊派的意見在軍議中佔了上風[3]。而西國猛將立花宗茂得到隆景“立花家三千士兵足以匹敵他家一萬(立花家の3千は他家の1萬に匹敵する)”的讚譽,被委派出任先陣。



常山趙子龍IlI


“本月二十六日職先遣原任副總兵孫守廉、祖承訓、遊擊李寧等選領精兵三千,前鋒哨探王京道路,以便進兵埋伏攻取。去後二十七日,職率副將楊元、李如柏、張世爵等選帶兵丁二千親去踏看,至馬山館離王京九十里,留楊元領兵一千繼後,職與李如柏、張世爵等領兵一千前行……”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戰役,而在這些戰役中最為悲壯光榮的要數碧蹄館之戰。碧蹄館位於漢城以北十五公里一座小山丘上的一個驛館,公元1593 年1月24日至25日,中日兩國軍隊在這裡所爆發的一系列激戰,將這個原本默默無聞的小小驛館永遠載入了世界戰爭歷史的史冊。

為何稱之為最慘烈的戰役呢?

一、碧蹄館一戰,平壤之戰勝利後,日本主力向後撤退,於是李如松派查大受率領50騎兵前往王京方向偵查偵查。結果與日本的前哨部隊遭遇,前哨戰經歷五個多小時,日軍三千人竟然沒有吃掉這五百人的騎兵,隨後明軍的後續部隊兩千多人趕來,這兩千多騎兵就是遼東鐵騎,而日本方面不知情況,以為是明軍主力部隊,後續曾兵3萬6千餘人,日本主將——第六軍團指揮官小早川隆景認為,這是明軍總攻的前兆,消滅眼前這支孤軍是在明軍總攻之前消滅其有生力量的絕佳戰機,他計劃以絕對優勢兵力圍殲這支明軍,在短時間內迅速結束戰鬥。


戰鬥開始,李如松以本部多為將領親隨,戰鬥力最強,親自領兵突擊在礪石嶺西部佈防的粟屋景雄部三千人。明軍先以神機箭覆蓋射擊,日軍以火繩槍前出對射,明軍乘勢以騎兵衝鋒,粟屋景雄部日軍抵擋不住,退往礪石領山上。然而該處隘口兩側山丘延伸同樣為碗狀,明軍前行之際,左側翼則暴露在新院店丘陵及其礪石嶺突出部,在此隘口右側佈防的井上景貞乘勢從山上衝鋒,襲擊李如松部左翼。而藉此機會,敗退至礪石嶺上的粟屋景雄也率軍反撲,李如松部陷入數倍日軍夾擊之中。


此時小早川隆景絕沒有想到,自己吞下的不是一塊肥肉,而是一塊燒紅了的烙鐵。被包圍是由明軍副總兵李如松指揮的3000遼東鐵騎,曾經在關外與沙漠蠻族較量過的百戰雄師,明軍精銳中的精銳。次日李如松得知前鋒交戰,率領10名親信趕到戰場。就此明日雙方大規模的遭遇戰大響,這就是有名的碧蹄館遭遇戰。


三千遼東鐵騎與包圍自己的3萬6千日軍激戰一晝夜,日軍硬是沒有消滅這隻部隊,第二日,李如松副將楊元率領兩千騎兵趕來,直接進攻日軍側翼,這是日軍陣腳大亂,本來就激戰一天的日軍,已經人困馬乏,屬於強弩之末,無力發動下一次的進攻,結果又來了兩千多明軍援兵,日軍只得撤退。就此碧蹄館遭遇戰結束。此戰,李如松報稱明軍陣亡二百六十四人,斬獲日軍首級一百六十七人;但從碧蹄館之戰的規模和慘烈程度來看,這個數字似乎不太符合實際情況。有考據認為明軍的“陣亡二百六十四人”應該只是李如松直屬部下傷亡。

二、史學考證

但是好多學者根據多方面的史料考證,而明君真實的傷亡應該在一千多人左右,而日軍的傷亡人數則是3千多人,但是多方學者都認為碧蹄館一戰,是明軍失利的一方,因為沒有達到偵查的目的,並且使下一目標的作戰計劃落空,沒有達到真正驅逐日本的目的。


因為明朝的總兵力才4萬餘人,戰略目的被敵人發現,就很難在實施下一個戰略進攻。但是日本也因碧蹄館之戰,領教了明軍的真實軍事實力,使之日本侵朝以來,士氣受到嚴重打擊。日軍也失去了與明軍野戰的信心。是14萬的日軍面對4萬明軍,只能龜縮在城裡而不敢與之對戰,於是雙方在漢成一線展開對峙,使戰爭進入僵持階段。

柳成龍奏章:“是日(二十七日)曉,查總兵與防禦使高彥伯馳到昌陵近處,賊多設伏于山谷間,先出數百餘人誘引,總兵揮軍掩擊,賊披靡散走,斬獲殆盡,彥伯軍亦多射殺,欲引退之際,賊後隊大兵繼至……”  


後來李如松又密令查大受率領700騎夜襲龍山大倉,一夜之間把日軍的糧食燒的乾乾淨淨,結果全線日軍崩潰,促使日軍與朝鮮和明朝停戰義和。這一招也真是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後來李如松歸國,參與對蒙古的作戰,又是率領兩千多奇兵被圍,據史料記載很有可能是被叛徒出賣,敗露了這次軍事行動,結果戰死沙場,一代將星就此隕落。在李如松死後,李家已經沒有了靈魂式的人物。遼東鐵騎也就此衰落。

三、鐵蹄激戰

遼東鐵騎能夠如此勇猛,主要有一下幾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李家對遼東鐵騎這隻部隊可謂是花了重金,不論是裝備還是待遇都要優於其他部隊,再一個就是,從歷次的戰鬥中,李如松不論擔任什麼官職,都是親身一線,帶頭衝鋒,將有必死之心,使無貪生之念。李如松也算是明朝的一個名將,悍將。明史對齊評價,將門有將,得無愧乎。也是對李氏家族和李如松的最高評價。


“近日碧蹄被擒天兵,連續還來,提督亦以此為喜” --------吳晗

最後

為牽制後方明軍,小早川隆景命小早川秀包、毛利元康、筑紫廣門部5000人由新院店丘陵右側繞出,頂著明軍火炮射擊,前赴後繼突向望客峴。其本隊則接替粟屋景雄部,立花宗茂部接替井上景貞部,保持對李如松壓制,而粟屋景雄、井上景貞兩部則乘勢北上,逼近高陽近郊約九百米處,繞行至碧蹄館西部隘口,試圖包抄至明軍側後。眼見日軍勢大,李如松親自殿後,退往望客峴,此時楊元部趕到碧蹄館與李如松部匯合,封堵住望客峴與高陽之間的隘口,而此時宇喜多秀家部前鋒戶川達安也率軍趕到礪石嶺,眼見日軍援軍不斷趕到,已經無法阻擋日軍向兩翼迂迴的李如松,用輜重填塞道路之後,放棄碧蹄館退往坡州,結束了這次倉促進行的遭遇戰,為後人所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