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沒訂單更慘的事情是什麼?到貨了,客戶卻破產了!

訂單被延遲,取消!

尾款也收不到……


這段時間,這樣的消息每天都在報出,部分製造業徹底進入寒冬。


然而,還有更慘的:製造人爬山涉水,翻山越嶺,乘坐高價飛機,只為從破產客戶中拿回那100萬的貨。


大客戶也破產

百萬訂單處置成謎!

3月30日中午12時,楊浩正在前往寧波機場的路上,試圖出境前往瑞典。


他是浙江省東陽市歐諾有限公司負責人,跟隨父輩從事紡織服裝、皮具外貿行業已然7年。

此番“逆行”,楊浩不為別的,只為挽回自己生意上的損失。


楊浩向記者表示,上週,他接到物流公司的電話,得知公司一批到達瑞典港口的貨無法繼續發至客戶,因為客戶公司已經破產。


“這批貨物肯定是要運回來的,這批貨物已經壓了我500萬元的資金了。”雖然對於貨物運回來後如何處理,楊浩也暫時沒有明確規劃。


楊浩並不是個例。在國際疫情的影響下,國內外貿企業普遍受到衝擊,數日之內,訂單大減、物流受阻,外貿人們倉皇應對。

比沒訂單更慘的事情是什麼?到貨了,客戶卻破產了!


3月26日,東方國際集團上海利泰進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泰進出口”)總經理趙曉東向記者表示,如果抗疫是一場賽事的話,國內的疫情是上半場,而國際疫情是下半場,外貿企業因疫情上下半場的走勢深受影響。


“上半場我們抓緊復工,客戶問我們什麼時候能發貨。下半場又變成了很多客戶店鋪都關了,訂單都取消了,我們追著客戶問能不能準時收貨。”趙曉東表示。


比沒訂單更慘的事情是什麼?到貨了,客戶卻破產了!

全球化背景下,牽一髮而動全身,客戶所在國家疫情的持續發酵,引發了國內外貿行業的連鎖反應。


欲哭無淚

訂單全部暫停!


紡織服裝業首當其衝被波及。


“除了馬上準備走貨的(做好了已經送倉的)以外,沒有送倉的、還在做的、塗了料還沒開始做的,全部都停掉了。”3月26日,上海嘉欣絲綢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國敏向記者表示道。


據他透露,消息來得猝不及防,3月25日,客戶郵件的到來將熱火朝天的一切叫停。


“今天以後,無論是空運還是海運,我們都不會發貨了。”楊國敏說道。


天眼查信息顯示,上海嘉欣絲綢進出口有限公司由嘉欣絲綢(002404.SZ)控股49%,服裝為其主要經營產品。楊國敏透露,該公司主要客戶有ZARA、MASSIMO DUTTI等國際知名品牌。

比沒訂單更慘的事情是什麼?到貨了,客戶卻破產了!


還有的訂單直接取消。


趙曉東透露,3月初就陸陸續續有客戶取消訂單。“截至目前,我們受影響的訂單有7000萬‒8000萬美元。其中,直接取消的訂單有4000多萬美元,受到影響延遲出運的訂單有1500萬美元,涉及60%以上的客戶。”


不僅紡織業受到重創。3月26日,江陰一家專營建築用鋼板等金屬製品出口的外貿公司旗下員工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已經有客戶明確了延遲訂單出貨的意願。


資金鍊也牽一髮而動全身。


“很多訂單都已經開始生產,很多成品都已經在生產過程中了,前期的投入也下去了,一旦取消的話,我們要挽回損失是非常困難的。”趙曉東同時表示,延遲交貨亦會影響到尾款的支付。


據其透露,大客戶此前是裝運後45―60天付款,現在有要求120天付款的現象。“延遲付款,我們擔心萬一客戶倒閉了怎麼辦,同時也需要承擔更多資金壓力。”


“運途”多舛

高昂運費難下嚥!


尚未受影響的訂單,亦可能面臨“運途”多舛。


楊浩表示,目前公司還有訂單在出貨。“我想趁這會客戶還沒通知之前,趕緊把貨出掉,怕再過幾天客戶就拒收了。”


但楊浩以往習慣使用的海運貨運方式不僅成本上漲,同時,也正在變得不可控。


“海運到美國,以前倉內可以裝載到70%—80%,現在只能裝30%—40%,這個船發過去肯定是虧本的。”3月29日,上海佳速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敏蓉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


“有很多貨報完關了,集裝箱也裝好了,到現在還滯留在港口沒運出去呢。” 沈敏蓉表示,這可能是因為本來說好可以出貨,客戶突然說無法接收,又或者說對方的港口可能關閉了。


貨物滯留港口還需要繳納額外的停港倉儲費用。這讓外貿經營者們每天如履薄冰。


為了加急將貨送至客戶手中,楊浩轉而選擇空運。“我也不求賺錢了,少虧點就行。”楊浩說道。


但空運同樣價格飛漲。


比沒訂單更慘的事情是什麼?到貨了,客戶卻破產了!


沈敏蓉表示,疫情期間,許多空運航班被減少,空運的價格漲至平時的三四倍亦很常見。


以目前至美國的機場空運為例,沈敏蓉透露,此前的價格為20多塊每公斤,如今已經漲至50多元,“門對門的國際快遞已經漲至70多元錢”。


就算能接受高昂的價格,空運的倉位也開始一位難求。


“現在空運出運主要是以醫療物資為主,我們這類貨都是需要排單的,排到位置才能走。”楊浩表示道。


3月27日,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表示,疫情全球暴發後,歐美等市場封閉海關並做交通管制,讓我國本來就運力資源不足的國際航空貨運市場更顯緊張,“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等防疫物資的最大輸出國,因此空中貨運需求激增”。


楊達卿還表示,中國國際商業包裹空運對FedEx、DHL、UPS等歐美航空快遞企業依賴度高,隨著美歐疫情升級及產業鏈受衝擊,也影響歐美航空貨運企業的穩定運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