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進中軸線申遺保護 打造國家文化遺產保護標杆

中新社北京4月9日電 (陳杭)北京中軸線由鐘鼓樓貫穿至永定門,約7.8公里。北京將大力推動中軸線申遺,打造國家文化遺產保護的標杆。

4月9日發佈的《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到上述內容。

推進中軸線申遺保護

為做好中軸線整體保護利用,北京將按照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要求,遵循真實性、完整性原則,整體保護中軸線遺產的核心構成要素以及發揮烘托、強化作用的城市水系、歷史建築和傳統四合院民居等。

為營造全民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氛圍,北京市將通過舉辦豐富的宣傳活動,吸引更多民眾走近中軸線。推進遺產保護利用的國際合作,積極申辦世界遺產大會。

北京市將做好文物和歷史建築騰退保護工作。利用中軸線文物騰退空間,優先用於補充公共功能,因地制宜建設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館、藝術館、圖書館等文化設施。

挖掘老城文化內涵

老城是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地區。北京將構建包括世界文化遺產在內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歷史建築、中軸線及衚衕街巷、歷史文化街區及老城組成的“點線面”三級保護體系,恢復老城特有風貌。

同時,北京還將挖掘老城文化內涵,開展老城史志、歷史文獻、民風民俗、名人軼事等蒐集整理,編輯出版老城文化書系,策劃推出專欄專刊,舉辦主題文化活動,傳播好老城文化,講好老城故事。通過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對歷史場景和文物建築等進行多維呈現,增強文化表現力。

為激發老城內生活力,北京將積極探索“共生院”等發展模式,通過對騰退院落改造,既對老建築進行保護性修繕,又改善提升居民的居住條件,實現居民共生、建築共生、文化共生。

守護三條文化帶

大運河、長城、西山永定河三條文化帶承載了北京“山水相依、剛柔並濟”的自然文化資源和城市發展記憶,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底蘊豐厚。

北京將以大運河為軸線,建設全線濱河綠道及重點遊船通航河道,結合大運河沿線不同特點,打造大運河文化展示區、大運河生態景觀區和疏解整治提升區,構建“一河兩道三區”的大運河文化帶發展格局。

與此同時,北京將支持長城博物館建設,舉辦長城文化節、長城國際體育賽事等特色活動,打造長城文化品牌。以加強遺產保護為根本立足點,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推進長城搶險加固,實現長城全線無險情。

此外,北京市將系統梳理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動活態傳承。把加強生態涵養區保護與永定河生態修復放在首位,加大“護山、治水、增綠”力度,構築京西地區重要生態屏障。

《規劃》還提出,發揮北京擁有故宮、頤和園、天壇、十三陵等七處世界文化遺產的整體優勢,彰顯歷史文化名城的持久魅力。(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