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好吃飯的孩子,背後多有個“柔情”父母,你犯的錯難辭其咎

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在《安娜.卡列尼娜》一書中寫道,“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此話流經多年,被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版本闡述出來。但依我來看,其實這體現出一種教育方式的問題:即使是教育再幼小的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闡述方式一旦出現問題,孩子就很有可能會“原形畢露”,到時候,其成長軌跡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不好好吃飯的孩子,背後多有個“柔情”父母,你犯的錯難辭其咎

經常聽說一些孩子在家裡不好好吃飯影響成長髮育,我們在斥責這些孩子頑皮搗鬼的同時也應該捫心自問一下,是否自己的教養方式、餵養方式出現問題呢?或許讀完這篇文章後,您必能有大的收穫!

我表弟是做服裝批發生意的,初中就不讀書了,在外地打拼,而後跟隨妻子南下深圳開了許多服裝店。這些年,他們夫妻倆打拼下來的積蓄不少,足夠能在我們老家城市買三四套房子了,但是為了孩子的未來,也為了整個家族的發展,他們還是不辭辛苦的在遠方打拼著。

我表弟有一個5歲的兒子,是個非常可愛的小男孩,因為爸爸媽媽工作的原因,所以他不得不跟著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有些重男輕女,所以在照顧這個大孫子是難免偏心了些,前段時間我去他家做客時偶然看到的這一幕令我吃驚不已.

沒到飯點時,表弟的兒子小小就買了一大堆零食放到臥室裡,自己一個人自顧自的吃起來。到飯點了,奶奶張羅大家吃飯時,他也總是磨磨蹭蹭的不往餐桌上靠。好不容易到餐桌上開始吃飯了,他又非得讓奶奶喂他才行。

他明明已經5歲了,也完全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為何非要讓奶奶喂呢?可這時奶奶並沒有面露難色,也沒有生氣,反而遵循孫子的旨意照辦了起來。

看到這一幕後我非常震驚,我萬萬沒有想到表弟的兒子小小在家裡居然是這樣的一種待遇:飯前吃零食,飯中不好好吃飯。這不僅影響他未來的發展,也會影響他的成長髮育,但作為一個表姐,我不好意思說什麼,於是在看到這一幕後我並沒有有所表示。

不好好吃飯的孩子,背後多有個“柔情”父母,你犯的錯難辭其咎

回到家後我和丈夫細說的這件事,丈夫哈哈大笑,然後對我說,“其實你知道嗎?有的時候孩子之所以不好好吃飯和家長也是有很大關係的,只不過這些家長總一味的不知道罷了。”說完這句話後丈夫還向我補充了很多例子,作為一名兒童專家,他果然知道的比我多。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像小小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他們不好好吃飯、不好好讀書,有著各種各樣的壞毛病。在這些壞毛病的背後又有哪些因素在作祟呢?讓我們一起去探秘一下吧!

一、您家孩子不好好吃飯,在這背後有哪些因素在作祟呢?

1.飯前總吃零食

的確,就像材料中的小小那樣,如果孩子在飯前就已經吃了足夠量的零食時,那其胃中就已經儲存了足夠多的食物,因此即使在吃正餐時,他也很有可能會有一種極強的飽腹感,這種飽腹感會使他吃不多甚至不吃,這都是極正常的現象。

看到這裡,有些家長似乎要說讓孩子吃一些零食難道不好嗎?這些零食作為開胃餐也是可以的,讓孩子吃零食本也本無可厚非,孩子年齡小對零食具有極強的好奇欲,我們做家長的當然可以滿足,但是也要分清時候!孩子飯前吃太多的零食,不僅不利於其進餐,而且還會讓他染成毛病。

當然,飯後吃太多的零食也不適宜,只有在孩子還未到飯點也飢餓難耐的時候吃零食,這個時候產生的效果才好!

2.家長追著喂孩子

古人曾說“慣子如殺子”,在古人的眼中,家長過分疼惜孩子往往還不如殺了孩子來得痛快。雖然這是一句誇張的語態,但是從中卻能夠透露出古人深深的擔憂。

不好好吃飯的孩子,背後多有個“柔情”父母,你犯的錯難辭其咎

沒錯!有的時候孩子不好好吃飯也和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有關,就像材料中的小小那樣,爸爸媽媽常年不能照顧他,所以相對應的,奶奶就視他如己出認真照顧他,甚至到了一種偏執的地步,孩子明明已經5歲了,明明已經具備照顧自己的能力了,但是奶奶卻仍然想為孩子吃飯的責任攬到自己的身上,並且一天一天的照辦著。

這樣下去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呢?會產生兩種極端

第一種極端是,孩子會越來越依賴家長甚至會成為一個四肢不勤的人。

第二種極端是,孩子會越來越不愛吃飯,這會影響他的成長髮育在外觀層面造成困擾。

不管是哪一種極端所造成的影響都是不容小覷的,家長可千萬不要再一錯再錯下去了!而且跳出這個角度來說,如果家長肯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僅有利於孩子的成長髮育,而且還有利於孩子進一步的提高,不管是精神層面還是物質層面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3.孩子喜歡邊看電視邊吃飯

不知道你小的時候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呢?總喜歡拿著小飯碗放到茶几上,然後邊看電視邊吃飯。對於那時對我們來說,能夠進行這樣的操作是一種享受,畢竟電視等媒介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還是挺稀奇的。

不好好吃飯的孩子,背後多有個“柔情”父母,你犯的錯難辭其咎

然而如今伴隨著新時代的發展,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層出不窮,孩子們不僅可以抱著電視吃飯,也可以抱著手機、抱著電腦吃飯。對於他們來說,此時的感受不再是稀奇,而是一種習慣,當這種習慣形成後,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困擾呢?

當孩子總習慣於依賴這些電子產品,並在看電子產品的時候吃飯時,他的注意力就會被這些東西所吸收去,因此飯菜究竟香不香、能吃多少飯、能補充多少營養對他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概念了,他所有的關注點都在這電子產品上面。在這個時候孩子還能好好吃飯嗎?恐怕不盡然了。

人們常說慈母多敗兒,其實這裡的“母”到現在更多的是指父母,並非單單指一個教養主體。如果家長總是如此柔情,總是這樣捨不得下狠手的話,以後肯定會對孩子的成長髮育造成一定的影響,到時候若孩子後悔時說不定還會怨你呢?所以要想讓孩子好好吃飯,您得用“狠”招、用妙招。

二、當孩子不好吃飯時,當家長的,你得這麼做!

清朝著名政治家曾國藩曾經為其後代設下諸多家法。在這些家法裡透露出曾國藩對後世的重重厚望,他之所以這樣做,為的就是希望能夠將自己的精神傳承下去,進而使整個家族得以振興。有很多人佩服曾國藩的治國之道,但同時,他的治家之道也很值得大家學習。

不好好吃飯的孩子,背後多有個“柔情”父母,你犯的錯難辭其咎

為什麼您的孩子總不能好好吃飯呢?除了很多壞習慣在作祟以外,恐怕父母的柔情也要背一部分鍋,

因此為了防止這一點,家長就學會讓自己變得“堅硬”起來,約法三章就是您的鎧甲!

在孩子吃飯的時候,您可以用這約法三章來和孩子細細的說道:比如吃飯的時候不能看電視、看手機,吃飯的時候不能三心二意,吃飯之前不能吃零食等等。

通過設立這樣的規矩進行一定的約束孩子,堅持一段時間後就會形成習慣,這樣想必就很好了。

2.孩子吃飯的時候儘量不要講大道理

我小的時候每到吃飯時,爸爸就在飯桌上給我們講各種各樣的大道理,從人生哲學談到政治感悟,總之他的話永遠沒有窮盡的時候,當次數累加久了,吃飯就成為了我的噩夢,我甚至想過如何才能逃避吃飯。

其實從我的這個例子中就能夠窺得一二。為什麼有些孩子不好好吃飯呢?是因為他沒有形成好的習慣嗎?還是說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呢?恐怕這其中都有一些瓜葛。

家長在孩子吃飯的時候儘量不要講這些大道理,也不要說一些太嚴肅的話題,讓孩子一種輕鬆活潑的姿態去吃飯。畢竟吃飯是人的一大樂事,為什麼不能讓他開開心心的去進行呢?

不好好吃飯的孩子,背後多有個“柔情”父母,你犯的錯難辭其咎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張白紙,那父母就是拿著畫筆的人,怎麼勾勒、怎麼描繪是您的事,產生的效果則是孩子的事。如果您發現自家孩子不喜歡吃飯不能好好吃飯的話,那就請您好好的捫心自問一下,是否是自己手中的這支畫筆比出了問題呢?是否把孩子這張嶄新的白紙畫成了一團黑呢?如果是的話,就請您好好思量,然後加以改正吧!

今日討論話題:您的孩子平時喜歡吃飯嗎?他吃飯的時候有沒有一些壞動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