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謊的六種類型分析:聰明的家長決不會一意孤行,一味批評

孩子說謊的六種類型分析:聰明的家長決不會一意孤行,一味批評

王女士和她的老公都是博士畢業,兩個人有一個女兒,現在正在上初中,讓王女士比較苦惱的是,女兒最近學會了說謊。

據王女士描述:王女士花了三千多塊錢給女兒買了一個ipad。因為女兒有一個愛丟東西的壞習慣,所以王女士千叮嚀萬囑咐,這次千萬不要把ipad再弄丟了。

女兒拿到ipad之後表示非常的喜歡,也向王女士保證這次絕對會好好保管,堅決不會弄丟了。

孩子說謊的六種類型分析:聰明的家長決不會一意孤行,一味批評

結果讓王女士非常氣惱的是,3000多塊錢的ipad,不到一個月就被女兒弄沒了。可是當王女士問女兒ipad去哪裡了,女兒卻沒有如實回答,反而一直在向王女士說慌

女兒第一次說Ipad借給同學了,王女士讓女兒問同學趕緊要回來。

剛開始女兒撒謊說問同學要了,但是同學每次都忘帶了。

王女士追問了幾天,後來女兒說同學給自己了,但是又被另外一個同學借過去了。中間來來回回週轉,女兒最後又說落在教室裡了。

當時王女士就知道女兒肯定在撒慌,於是硬逼著女兒去教室找。

最後女兒不得以開始承認ipad弄丟了。這些天一直在騙他。

孩子說謊的六種類型分析:聰明的家長決不會一意孤行,一味批評

其實ipad被女兒弄丟了,王女士確實會很心疼,但是最讓王女士無法接受的是,孩子一直在編謊話騙家長。

王女士和老公本都是高等學校畢業的,在教育孩子上從來不含糊,更加容不得孩子撒謊。所以遇到這種情況,王女士對女兒也非常的失望。

其實王女士只看到了孩子丟東西的過失以及不停在撒謊的問題,卻忽略了孩子這麼多天的忐忑。

在生活中有很多像王女士女兒一樣的案例,很多家長遇到這樣的情況,對孩子不是打就是罵,最終效果卻並不好。

像這樣的問題,家長想要“治理”,就必須從根源出發,瞭解孩子說謊的內因。

孩子為什麼會說謊?

不說謊是人生幸福的基本保障,如果一個人每天假話連篇,即使用世俗的標準去看待它有多麼的成功,但實質上他都是一個不幸福的人,因為他的道德一直懸空著。

所以很多父母在遇到孩子說謊的問題上都非常的頭疼,總是希望幫孩子改正,可是孩子出現說謊的壞毛病並不是天生的,肯定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了什麼問題。

模仿成年人

墨子就染絲這件事來比喻教育的影響: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故染不可不慎也。

由此也可以看出,孩子會說謊和大人是密不可分的。正常情況下,大人不會教孩子說謊,但是會說謊的大人會在無形中影響到孩子。

孩子說謊的六種類型分析:聰明的家長決不會一意孤行,一味批評

例如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父母為了讓孩子聽話,總是不斷的欺騙孩子。

例如:“你先自己玩,媽媽忙完就帶你去超市。”

可是媽媽忙完之後,又有多少次兌現的?

亦或是家長和他人相處的過程中,總是不斷的說謊,孩子看在眼裡,久而久之就會學會說假話的毛病。

家長太過強勢

家長本身性格就比較強勢,眼裡揉不得任何一點沙子,在這類父母的眼裡,孩子沒有任何想法。

但是每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想要擁有些什麼。父母不同意,孩子只能另覓途徑,欺騙家長學校要買書等等。

害怕父母的責罵

王女士女兒說謊的原因,其實粗略可以排除一二兩點。

因為王女士和老公都屬於高等學歷,自我修養也較高,對待孩子的問題上並沒有那麼強勢,那麼說謊的動機則來源於第三點,害怕父母的責罵。

孩子說謊的六種類型分析:聰明的家長決不會一意孤行,一味批評

孩子出現過錯事,父母批評、指責,甚至是打罵,都會給孩子的內心造成傷害。從而在內心開始逃避。

正如王女士的女兒一樣,為了逃避大人的訓斥,王女士的女兒寧可一天天的撒謊去躲避,也不願意說出事情,這也符合兒童的正常思維方式。

孩子說謊的六種類型分析

想象型

兒童的年齡比較小,好奇心也很強,大多都是以自我為中心。

年齡較小的孩子,看動畫片比較多,所以腦中會出現一些較為誇張的想法,繼而通過語言表達出來。

但是這並不是孩子的本意,而是一種想象型的撒謊,是屬於無意識的撒謊行為。

取寵型

有些孩子知道怎樣說話父母才會開心,所以故意撒謊,想讓父母高興。這類謊言屬於取寵型。

模仿型

模仿型,顧名思義,就是模仿父母、身邊的朋友等說謊。

狹義型

為了避免他人受到懲罰,故意說謊以幫助他人,這屬於狹義型的說謊。

例如在《爸爸去哪兒了》,這一期節目就是讓孩子保護好自己的蛋。天天在守護自己“蛋”的時候,不小心被田亮叔叔給破壞掉了。因為是熟人,天天又不好意思發火。

後來天天的爸爸進來之後,發現蛋破了,就在追問這個蛋是誰打破的,天天害怕爸爸會去怪田亮叔叔,於是就撒謊說自己不小心弄破的。天天的這種撒謊就屬於狹義型的說謊。

自我安慰型

兒童的好勝心是非常強的,有時候因為自己的弱小和無能,內心也會感到不舒適,於是就幻想自己非常的強大,將其等同於事實,達到自我安慰的效果。

比如孩子在學校中明明沒有得到老師的誇獎,但是回來卻欺騙父母,老師誇獎自己了。有時候,往往就是自我安慰的一種效果。

被迫型

被迫型正如上文所說,家長太過強勢以及父母責罵所造成的被逼無奈,才會故意編造謊言,以躲避責罰。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改正愛說謊的壞習慣呢?

1)充分尊重並信任孩子

家長需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公平、民主的教育環境,充分的尊重孩子。當孩子提出一個意見時,不要隨意的否定,可以適當的滿足。如果不能夠滿足,也要和孩子說明原因。

孩子說謊的六種類型分析:聰明的家長決不會一意孤行,一味批評

不隨意懷疑孩子,父母總懷疑孩子會影響孩子的心理,比如從委屈逐步轉變為埋怨,然後叛逆。甚至會故意的用搗亂的行為來表示自身的反抗。

2)堅持正面教育

媽媽一:你為什麼要撒謊騙我,從小到大就是這樣,你就是個壞孩子。

媽媽二:我知道你撒謊是怕媽媽責怪你,不過撒謊解決不了問題,事實求事,問題才能夠得以解決。

對待孩子,要以正面教育為主,少批評,轉換教育的方式,讓孩子瞭解撒謊的性質,儘可能的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瞭解誠實的基本價值。

3)耐心說教

孩子撒謊之後,父母刻意的批評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就像上文王女士的女兒一樣,每次女兒丟了東西,王女士都會去批評,但是最終的效果並不好,反而讓孩子不得已開始出現了說謊的壞毛病。

孩子說謊的六種類型分析:聰明的家長決不會一意孤行,一味批評

因此當孩子出現問題之後,家長應該耐心地幫助孩子去解決。例如王女士的女兒總是丟三落四,王女士就可以幫助孩子去改變掉這個壞習慣。

例如出門的時候總喜歡丟東西,那麼就帶一個包,把所有的東西都直接放到包裡面。

4)家校結合

學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都是重大的。如果教師和家長之間各自為戰,那麼孩子說謊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因此家長要加強和學校之間的聯繫,使得孩子在家庭和學校表現一致。除此之外,學校教師在學校中也要宣揚誠實的美德,以提高孩子對誠實的認知

5)以身作則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以及教育實踐表明,一個人在思想品德上所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所形成的道德觀念對一個人品德成長影響重大。

孩子說謊的六種類型分析:聰明的家長決不會一意孤行,一味批評

有一句俗語叫做“上樑不正下樑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人際交往中,一定要給予孩子正面的示範作用。

如果是年齡比較低的孩子,如何糾正這種錯誤

有時候父母會發現,年齡小的孩子總是愛撒謊,就像媽媽是超人中賈靜雯的女兒咘咘一樣,在節目中有一次故意將妹妹推倒,可是咘咘卻說是想抱抱妹妹。其實咘咘是在撒謊。

針對幼兒的撒謊家長要去分析是真性撒謊還是假性撒謊,區別對待

真性撒謊

不要一味的打擊孩子

當家長髮現孩子說謊之後,不要一味地批評,首先要保持清醒,思考孩子說謊想要得到什麼樣的目的,可以進行一番的核實。

孩子說謊的六種類型分析:聰明的家長決不會一意孤行,一味批評

比如有些孩子知道自己做了錯事,害怕父母責備才說謊。如果父母一味的打罵或者是責罰,反而會使得事態發展更為嚴重。

因此,父母要直面錯誤,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危險性,鼓勵孩子去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而並非用撒謊來掩飾。

教孩子學會明辨是非

幼兒的好勝是非常強的,因幼兒本身就不具備道德評價能力以及應有的社會價值感,所以很容易將好勝心轉變成虛榮心,從而造成說謊。

此時家長就要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可以通過言傳身教或者是講故事,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以增強孩子對誠實美德的認知。

假性撒謊

擴展孩子的知識面

幼兒的年齡比較小,想象力非常豐富,時常在腦中喜歡幻想一些事情。

有時候分不清幻想和現實,還容易將幻想混合在一起。此時就很可能會出現假性撒謊。

對待幼兒的這種愛,愛吹牛皮的習慣,家長要善於鼓勵孩子、表揚孩子的這種想象力,但同時也要通過身邊的小事情,或者是電視、書本中的一些內容去提高孩子的認知,讓孩子直面現實。

每一個孩子都不是天生的撒謊家,如果你家的孩子愛撒謊,父母應該先反思是不是自身存在問題,如果不是,找到孩子撒謊的根源,直面教育,讓孩子改正這種壞習慣。

赫赫媽媽育兒日記:歡迎大家一起在屏幕下方提出問題,我們共同學習,共同探討,科學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