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机构将面临5大团队管理问题!

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很多行业都已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有序复工。同时,根据各地教育局最新发布的开学时间,大多是高三和初三在3月下旬开学,其他年级陆续在4月中上旬开学。

所以,就目前疫情的形势,以及各地开学时间来看,线下机构有望在4月底或5月初开始线下复工。

对于线下机构而言,复工后的“第一仗”至关重要。如果不能带领团队从大量的流动生源中成交一些业绩,那么机构的现金流还会持续吃紧,甚至会导致机构这一整年的现金流都难以复苏。

然而,不少校长担忧,复工之后团队管理难度大,员工状态不好,而导致业绩目标难以完成。确实,经历了疫情长假之后,员工自身的心理、状态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变化,又加之机构为应对疫情,实施的一系列变动,必然也会因此而引发一些团队管理难题。

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分析,疫情结束线下复工时,会出现哪些团队管理问题,而后才能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与多位校长朋友私聊后,我整理出了以下5大团队管理问题:


一、返工问题

既然要线下复工,首当其冲的就是返工问题了。返工方面,机构主要会面临2个团队管理问题:一是员工找理由延迟返岗,二是分批次返岗员工心态不平。

1、员工找理由延迟返岗

机构复工时,不少员工需要提前从外地赶回来。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少数员工因为担心感染或者想满足私欲,而以“没有口罩”、“身体不适”、“交通不便”等理由申请延迟返岗。同时,对于员工的这些理由,机构是很难查证其真实性的。所以,机构只能“闷声吃亏”。

2、分批次返岗员工心态不平

在机构复工之初,考虑到感染风险,以及成本控制,在返工上基本都是选择的分批次返岗。但是没有在前面1、2批返岗名单中的员工,会觉得自己不算机构的核心员工,自己的能力也没被认可。而后会产生2种不平的心态,要么不服气,觉得自己的能力被低估了;要么会恐慌,担心后面机构会裁掉自己。不管是哪种心态,都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那么复工第一战就很难打赢了。


疫情过后,机构将面临5大团队管理问题!


二、薪酬、福利及调休问题

疫情期间,机构为了生存下来,不得不采取节流策略,实行薪酬打折或延迟发放,并暂时砍掉一些福利项目。同时,对于政府部门规定的复工时间前的员工工作报酬,选择调休的方式。

但是这些变动,势必会让员工产生一些不好的情绪和遐想。


1、不满工资打折

虽然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若企业都不在, 员工也会很艰难。可是也不乏有员工会觉得,企业与自己根本不是一体的,因为企业发展好的时候,很少会想到给员工多分利益,可企业困难的时候,先想的都是降薪、裁员。所以,对于疫情期间,工资打折这种有损自己利益的事情,这些员工肯定会不满。而这些不满,会直接迁移到工作上,哪怕是复工后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2、焦虑工资延迟发放时间

工资延迟发放,虽然不像工资打折一样,让员工产生不满的情绪,但是却引发了员工的焦虑情绪。他们焦虑要是机构运营不好,后期不发放了怎么办?或者说一直延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会补发怎么办?更可怕的是,这种焦虑会让员工对机构产生猜疑,进而因为猜疑,出现一些负面的小道消息,搞得整个团队人心惶惶的。

3、不满福利缩减

疫情期间,机构现金流吃紧,为了延长生存时间,不得不暂时砍掉一些福利项目。同时,短时间内机构的现金流很难立马复苏,所以线下复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福利还是不会恢复的。在家上班时,员工还是觉得可以接受福利缩减,但是线下复工后,员工就不能接受了。想着都复工了为什么还不恢复原有的福利,也会怀疑是不是后面都不会有这些福利了。

4、调休是否可以兑现

对于节假日上班用调休补回,员工还是欣然接受的。但是也有员工会担心,这个调休是不是仅是机构表面上迎合国家的政策规定,后面根本不会执行。或者说,以各种调休限制,导致很难真正排上调休。


疫情过后,机构将面临5大团队管理问题!


三、团队状态问题

经历了疫情之后,每个人都会产生一些负面心理—担心、恐惧、焦虑等。同时,疫情期间长时间宅在家,一直是居家懒散状态,很难立马切换到繁忙的工作模式。所以,线下复工后,机构会面临很多的团队状态问题。


1、疫情恐惧心理

虽然在机构复工时,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了,但是有些来自疫情重灾区的,或者经历过疫情隔离的,或者自身心理较敏感的员工,还是会有疫情的恐惧心理。关键是这些员工会因为恐惧,而做出一些自己保护动作,比如,高频率地消毒。然而这些动作,也会促使旁边的同事产生恐惧、焦虑和烦躁的心理。这样整个团队都处于不安全中,就很难集中注意地工作。

2、长假懒散心态

疫情长假期间,员工一直是处于居家状态,普遍都是比较懒散的,而这种状态也会延续带到复工后的工作中。但是员工的工作拖拉、思维变慢、技能不熟等,不仅会影响机构复工后的工作进度,还会影响最终的业绩目标。

3、焦虑业务难做

疫情冲击之下,几乎所有行业都遭受了重创,那么身在各行各业的家长的收入也会大打折扣。同时,公立学校也要挤占学生时间,压缩周末和暑假进行补课,那么整个市场竞争会异常激烈。这就导致了部分员工会焦虑业务难做,而这些畏难情绪和信心不足,必然会影响员工日常的工作状态,业绩也自然不会好。

4、团队有疏离感

复工后,为了防控疫情,机构会实行工位的物理间隔。同时,大家也还是会注意一些防疫行为。但是,这就很容易让员工产生这些心理,比如,“他这样做,是不是担心被我感染?”、“他的行为真的一点也不注意,还是离他远一点!”。

那么,团队之间就会有自然而然的疏离感,也就很难协同作战。


疫情过后,机构将面临5大团队管理问题!


四、员工流失问题

每年年后开工,都会遇到员工流失问题,只是这一次的疫情将这个问题推后了而已。此外,在疫情的冲击之下,部分员工也会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新的想法。所以,疫情结束后,员工流失问题依然会存在。


1、员工离职

在微博上,不少人表示原本打算年后辞职的,但是疫情来袭,找工作肯定很难,所以为了有一份收入,暂时先不离职了。相信机构中也会有一些这种员工。所以,线下复工后,机构也必然会面临部分员工离职的问题。

2、员工职业规划变化

疫情期,几乎所有的线下业务都瘫痪了,而线上业务却猛增。那么,部分员工很有可能会因为看好线上的发展,而想要转到线上公司去发展。同时,机构的教师在做线上教学时,那些做得非常不错的,也可能会萌发自己做线上主播老师,或去到其他线上教育谋求发展的想法。那么,因为员工的职业规划变化,也会给机构带来一些员工流失。


疫情过后,机构将面临5大团队管理问题!


五、复合型人才打造问题

虽然这次疫情让线下机构经历了生死之战,但也推动了整个教培机构向前发展的步伐,迎来了OMO时代。同时,经历了这次疫情后,会发现机构想要实现良性运营,除了要现金流健康外,还需要拥有一批多技能的人才。所以,为了让机构更好地迎接新的行业模式,以后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危机,必须要打造复合型人才。


1、一岗多职

在这次疫情期间,很多机构都非常头痛人员配置问题,全员配置成本太大,部分在岗好像有的工作也需要推进。如果机构拥有一批能够一岗多职的员工就很好办多了,比如,教师不仅能够上好课,还能够做服务;教务不仅能做服务,还能够策划活动、做引流、调试网络。疫情虽然已经过去,但难保未来会遭遇其他危机,所以培养一岗多职的复合型人才还是非常重要。

2、线上技能

面临疫情,线下机构被迫转战线上,可是很多机构由于缺乏线上的人才,而在前期一直处于荒乱之中。所以,未来不管机构是否发展线上业务,都必须要加强员工线上技能的培训和锻炼,让机构再次遭遇危机时,能够快速、灵活地转型。

同时,就现阶段教培行业的情况来看,OMO一定会是未来教育的王道。那么,机构就更要多培养一些兼备线上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新的行业模式中争夺一席之地。


疫情过后,机构将面临5大团队管理问题!

本文作者 | 如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