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生活里的担当,是男人的魅力与最后的倔强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生活里的担当,是男人的魅力与最后的倔强

“许玉兰,我老了,我以后不能再卖血了,我的血没人要了,以后家里遇上灾祸怎么办……”——《许三观卖血记》

无意间翻到了《许三观卖血记》这本书,这一读便是四个小时,心情从最初的沉重到压抑再到泪如泉涌。父亲的影子不知不觉就和许三多重合了,许三多在面对人生困难的时候选择卖血,父亲却是要用沉甸甸的麻袋磨破自己的肩膀,手臂,还有近乎贴在地面的腰。

父亲是农民,除了种地,再啥也不会。但父亲是男人,是两个男孩子的父亲,只要是给钱的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做。

反观许三观,因为卖血,让他一次次从苦难中脱身,他整整卖了12次的血,却没有一次是为自己卖血。等到他想为自己卖一次的时候,却被人嫌弃白送都不要,他的精神一下子崩溃了,开始在街上嚎啕大哭。

父亲和许三多一样,他们都是一个男人,有担当男人。

所以,我想通过《许三观卖血记》来为大家解读什么样的人才算合格的男人:生活里的担当,是男人的魅力与最后的倔强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生活里的担当,是男人的魅力与最后的倔强

01、【许三观与许玉兰的“婚姻”】:对于婚姻,男人往往选择适合自己的,这不是男人的执拗而是倔强。

《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许三观在第一次买血是因为乡下的四叔说身子骨结实的人都会去卖血,卖过血的男人才能娶上媳妇。为了证明自己,为了一个男人的尊严,他义无反顾的选择去卖血。

值得庆幸的是在他卖血的途中,他认识了两个“引路人”——根龙和阿方。在他们的说教下,他喝完水后在“老血头”那里得以献血。面对卖了两大碗的血的35块钱,他显得很有主意。除了吃猪肝和喝黄酒,他多一份钱也舍不得花,他要把钱留给自己娶媳妇。

而对于选媳妇,他的首选是林芬芬,然后才是油条西施许玉兰。而林芬芬似乎是不近人情,许三观怯了。而许玉兰则太容易接近了,他请许玉兰一笼包子、一碗混沌、话梅、糖果、半个西瓜后,就让她嫁给他,因为他为她花了八角三分钱。

许玉兰自然不会同意,因为她已经有相好的叫何小勇。但这一丁点也没难倒许三观,他去找许玉兰的父亲,告诉自己也姓许,许玉兰嫁给他,许家才会不断后,许老爹一听便立马答应了。许玉兰哭着去找何小勇,让他出八角三毛钱给许三观,何小勇不答应,许玉兰只好嫁给了许三观做媳妇。

所以,当我读到这个情节的时候,我不禁觉得许三观是个有意思的人,最起码他称的上男人。因为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中,他的目标很明确,我就是用这些钱来给自己找媳妇的,再请许玉兰吃东西的时候他没有坦白自己的心思,而是等她吃完了,才告诉她吃了自己的东西就要做自己的女人,这样的做法虽然野蛮,但不失为一个最直接有效的好方法。

最让人觉得许三观对许玉兰倔强的要属他明知对方有相好的,仍没有放弃娶许玉兰的心思。迎难而上,不到最后谁也知道最后的结局。所以,许三观挺男人的去找许玉兰的父亲了,而他用来说服许老的理由就是他也姓许,嫁给了他,许家就不绝后。这样的智慧和勇气放在一起,我只能说他对爱情的倔强让他抱的美人归,用执拗来形容他是不合适的。

男人有时候之所以被人称为“真男人”,那他一定具备了智慧和勇气,这样的男人在面对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从容不迫,很轻松的解决挡在自己面前的困难,难怕生活再难,他们照样有勇气活出自我,照样能在绝境中求得生存。

许三观用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换得了许玉兰一生的陪伴,这是底层人真实的生活写照。对许玉兰,许三观是比何小勇更值得去寄托一生的人。因为许三观有一股男人的韧性,这让他在面对任何大风大浪面前,都不会轻易的放弃和妥协。他骨子里的倔强,注定了他不会对生活认输。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生活里的担当,是男人的魅力与最后的倔强

这样分析下去,《许三观卖血记》里我们不难发现许三观的确是一个勇于面对生活挑战的斗士。就算是面对常人无法接受的噩耗时,他也能在时间的长河中一次次去找寻到自己善良的本质,他能被生活所打击,但他依然向往美好的生活。

这不仅使我想到了我们村的一位斗士,他想要存钱买房,第一次刚存够够了钱,妻子重病让他多年的积蓄毁于一旦,但庆幸的是他妻子的病好了。又过了几年,当他第二次存够了钱准备买房的时候,他的儿子赌博输钱,他替儿子还了钱。但他没有怨天尤人,他依然认真的在生活,在他的字典里,男人的倔强不允许他向生活低头。今年,他终于如愿以偿,买了套敞亮的大房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迷死,特别容易自我否定。从不会轻易的尝试一件事,面对喜欢的姑娘,喜欢说我配不上。一遇到点小问题,立马开始怨天怨地,从不去积极想办法解决。很多时候,许三观就是我们的英雄。

《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许三观有一种倔强,他一旦在内心中认定了一件事,那他就会拼尽全力的去追求,他们在追求的过程中,也不忘结合自己的智慧。用头脑和坚持去做一件事,这就是许三观做的事。

生活的残酷总在让那些不知道反抗的人活得更糟。而对于学着改变和反抗的人,它总会在不知不觉给他们打开一扇新的窗户,只要你不放弃,你就会有出路。

许三观就做到了这些,他在遇到自己喜欢的油条西施许玉兰,硬是用一个男人的倔强将她迎娶到家,正是因为和许玉兰成了家,让他学会了作为男人,要有更多的担当和责任。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生活里的担当,是男人的魅力与最后的倔强

02、【许三观与一乐的“亲情”】:因一乐不是亲儿子,之后是默默忍受,最后是拼了命的付出,男人有担当的背后往往是善良。

《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许三观与许玉兰完婚后,许玉兰挣气的为他生了三个儿子,而他最喜欢的是大儿子一乐。

但当儿子长大后,听到人们粉粉议论一乐长得像何小勇,而非是他许三观。他当时虽有怀疑,但也没有多想,他认为许玉兰不会做对不起自己的事。

但随着一乐越长越像何小勇,他终于忍不住了。他终于忍不住向许玉兰逼问,许玉兰承认何小勇和她发生过一次关系。许三观当时就气疯了,他没想到自己为别人养了这么多年的儿子,他开始疏远一乐,对一乐的宠爱没有了。

所以,当读到这个情节的时候,我为许三观叫起了委屈,也许这样的事,放到谁的头上,谁都会大发雷霆,甚至休妻。但许三观没有,他只是不那么勤快了,他开始让许玉兰伺候自己,他要享受一下。

但这种享受还没多久,一乐就把方铁匠儿子砸坏了,方铁匠让赔偿医药费,许三观当然不认,让许玉兰找何小勇。结果,许玉兰无功而返,许玉兰只好让一乐去找何小勇,但何小勇依然不为所动。但方铁匠等不及了,他把许三观置办的家当全部给拉走了,许三观表面说自己不管,后来自己一个人去买了血,才将全部的家当赎买了回来。

这样的许三观不这是一个为了家庭甘愿舍弃自己的好男人吗?表面上的绝情终究是他装出来的,他还是在内心深处有许玉兰,有一乐,有身为一家之长的担当。

真正的男人或许不擅言辞,但他们的行动力却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感往往令人肃然起敬,但光这一点还不足以说明一乐和许三观的亲情。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生活里的担当,是男人的魅力与最后的倔强


他和一乐的“父子情深”,两个人之间隔阂因为一次次矛盾的升级而和解,许三观终究是放不下男人担当背后的善良。他对一乐的爱,让人一次次动容,这样的父亲可以说是全天下的男人的楷模。

在原著中,许三观在“大跃进”时期,为了让自己家人吃顿好的,他又去卖血了。但想到一乐是自己替别人养的孩子,他给一乐给了5毛钱,让他买红薯,而他们去吃一块三的面。

一乐在吃完红薯后,还是觉得饿。越想越生气,边去找何小勇,一个劲的叫爹,只为了吃上一碗面。但何小勇不答应,根本不认他。所以一乐疯了一样,扬言谁要是给自己一碗面,谁就是自己的爹。路人听到后便告知了刚好回家的许三观。

许玉兰先去找了,许三观无动于衷。但许玉兰没有找到,所以许三观去了,他找到了一乐,但一乐嘴里嘟囔着要吃面,父子的矛盾在那一刻,许三观发现自己始终放不下一乐,一乐就是他的儿子。所以,他带一乐去面馆吃面去了,从那以后,许三观是一乐唯一的爹,谁要再说一乐是何小勇的儿子,许三观就给谁急。

读到这一情节的时候,我真的被许三观对一乐的善良感动哭了。这样的有担当的男人,其内心的本质怎能不是善良呢。他对一乐的爱,超越了亲情,这时候的许三观像极了英雄,令人敬佩。

但许三观不仅仅做了这些,在一乐不幸得了肝炎后,他做了一个足以超越一切爱的决定,他要一路卖血到上海,为一乐治病。

我真的看哭了,在他一生的十二次卖血生涯中,光这一次他就卖了五次血,其每次卖血都隔着几天的时间,他是用自己的命在延续一乐的命,这是他的这种执着,他终于到了上海,将一乐从死神的手里抢了回来。

作为男人,许三观无疑是成功的。作为父亲,许三观无疑是伟大的。我除了用伟大来形容他的行为,我再找不出更好词来形容他的行为。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父母为了子女总是在默默的付出,他们恨不得把自己的全部给自己的儿女。他们从不想自己能从儿女身上得到什么,他们只想自己的儿女过得幸福快乐,无忧无虑。

在面对伤害的时候,许三观没有冤冤相报,他选择了包容与释怀。更为难得的是他更为对方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他用一种大爱,让人感到了来自灵魂深处的温暖。

一个倔强的男人,其背后的本质就是善良。他不懂得伤害别人,他不喜欢做语言的巨人,他只是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愿意为对方牺牲,哪怕是生命,他们都不曾珍惜。

一乐遇到了许三观,给了他生活所有的爱。这是这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男人,让他的生命焕发出了曙光,也正是这个男人,让他真正感受到了人间值得。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生活里的担当,是男人的魅力与最后的倔强

03、【许三观与根龙和阿方的“友情”】:因卖血而结识,对方走过的路就是自己正在走的路,男人从不轻易流泪

《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许三观在四叔告知卖血的重要性时,得知乡下人要想有出息就必须得长得结实,这样才能卖血。卖血的男人才能过上好日子。所以,卖血的想法就这样在许三观心中扎了根。

在回城的途中,他碰到了要去城里卖血的阿方和根龙,他们的友情也在此产生。阿方和根龙是老手,他们有卖血的经验,所以在他们结伴卖血的途中,他们充当起了许三观的老师,告诉他在什么时候喝水,怎样憋尿,怎样才能抽血抽去的水多。

正是根龙和阿方的引导,他才得以如愿卖了血,并拿到了钱。当他们卖完血后,他们告诉许三观一定要吃盘炒猪肝,再喝上二两黄酒,这样才能把卖掉的血快速补回来。

在我读到这个情节的时候,我的内心崩溃的。当时穷苦的生活竟让卖血成了一件光荣的事。但即便如此,面对不幸生活的男人,他们没有抱怨,他们努力让自己结实,用此让自己能够卖血,让生活变得美好起来。

或许现在有人很难理解这种行为,但就是这种行为竟让人觉得他们没有那么可悲,起码他们还可以卖血来生存,并非走投无路。但转瞬间,我觉得许三观他们真的好可怜,这样的生活怎能不让人不去同情呢。

为了更好的生活,太多太多的男人选择牺牲自己的健康来换取家庭其他成员的幸福。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苦,就必须他们男人去忍受,他们也绝不会哭泣。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不变,男人总是如同钢铁战士一般,默默的付出着自己全部的光和热。就好像《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许三观,阿方和根龙三人,他们不畏卖血,他们只想要更好的生活,他们是男人,就要成为家庭的顶梁柱。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生活里的担当,是男人的魅力与最后的倔强

这样分析下来,他们就是艰难生活里的斗士,从不轻易向生活妥协,哪怕是卖血卖到死,他们也要自己的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只想着牺牲自己,从没有将自己放在第一位考虑。

在许三观后来卖血的时候碰到了根龙,这让原本不同意他卖血的“王血头”看在根龙的面子上同意了,他和根龙卖完血后,从根龙口中,他得知了阿方因为憋尿把膀胱撑破了,再也卖不成血了。再和根龙一起吃炒猪肝,喝酒的时候,根龙因为卖血过多死了。

这时候的许三观,我猜他的内心一定是绝望的。因为从根龙和阿方的身上他就能看到自己的未来,可为了救一乐,他不顾命的卖血,也许这就是明知不可为却为之的无奈和心酸。但作为一个男人,他知道他不能选择退缩,他退了,他的家就要垮了,

读完全书,许三观的形象在我的心中异常高大。他虽然过了一辈子穷苦的生活,但他的身上闪耀着的是一个男人最令人敬佩的光辉,有担当,有智慧,善良,有责任心。

我不禁扪心自问,我称得上一个合格的男人吗?我有许三观那份宽容与伟大吗?铸就一个人,往往不是因为他为自己做了啥,而是他为别人做了什么?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生活里的担当,是男人的魅力与最后的倔强

《许三观卖血记》为我们成功塑造了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人。每个人也许都会面临苦难,而在面对苦难挑战中付出,却都是有目共睹的,许三观是我眼中的英雄,他的担当让人钦佩。

其实,每个男人在生活里的担当,是他们的魅力与最后的倔强。男人不是不服输,只是他们不能输, 输不起。

或许,真正的男人,都懂得担当和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