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抗疫日記

2月28日 雨

今天是第20天下社區抗疫了,武漢27日24小時新增確診人數313人(據湖北日報數據)。淅瀝瀝的雨下個不停,下社區的位置沒有遮擋無處躲藏,雨水就這麼一直斷斷續續地下了一天。今天說說瑕不掩瑜這個問題。

瑕不掩瑜

遺憾,非常遺憾,屠呦呦再次落選院士。

更讓人惋惜的是,屠呦呦以後再也不會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了。因為屠呦呦年事已高,超齡了。

​屠呦呦為國家付出了很多很多:因為發現了青蒿素,2015年,獲得諾貝爾生物學獎,聞名世界;2016年,獲得小行星永久命名;2017年,獲得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8年,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2019年,入選福布斯中國科技50女性榜單;2019年,獲得共和國勳章;2019年,獲得中國品牌70年70人殊榮。

​本次評選委員會給出三個落選理由:1.沒有博士學位;2.沒有國外名校留學背景;3.SCI論文數量稀少(網上有觀點是4篇)。然而,對於屠呦呦來說,她其實根本不在乎這些,更在乎的是國家,能為國家做出多少貢獻。

屠呦呦曾多次被提名參選院士,但是都落選了!她是我們心目中真正的科學家,屠呦呦被戲稱為“三無”科學家,無博士學位,無留洋背景,無院士頭銜。可是,她是實幹家,雖不會紙上談兵,也許沒有撰寫足夠數量的SCI論文會成為她競選院士的軟肋。那又怎麼樣呢?她仍然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國人十分期待屠呦呦當選院士,因為這可以證明我們的科技體制還是有自我革新和自我淨化能力的,是對我國科技事業絕佳的正向宣傳機遇,但她落選了。屠呦呦的落選,說明有的機制很僵化,甚至比惰性氣體還穩定,既拒絕主動改變,也拒絕被動改變。其實即便當選了又如何?像CDC 論文院士一樣?縱有百篇SCI 又如何?一樣沒有得到人民的認可,這次新冠病毒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人民永遠是歷史的創造者,一個科學家能夠被人民銘記就已經夠了,沒有當選也無法掩蓋屠呦呦自身如玉般的高貴。所以,沒有當選院士,亦是幸事!

換個角度來看,屠呦呦多加持一個院士稱號,對她來說只是多一個頭銜而已,而對有些人、事甚至機構來說,是屠呦呦挽救了一些機構的名聲。從全國範圍來看,鍾老爺子不一定是能力最強的科學家,但絕對是最有良知科學家之一。祝願天佑蒼生,天佑好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