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左右的鵝,毛鬆不精神,拉稀怎麼回事呢

導語:每天更新養殖小知識,如果您的養殖過程中,有養殖問題,可以關注我,下方評論,點擊我的頭像私信我,免費獲得終身的技術指導

養殖戶諮詢:我家剛出生一週多的小鵝沒有精神,不愛吃食,鼻孔有分泌物流出,拉灰白色稀糞,糞便帶有氣泡,已經死了幾隻,有的死前雙腳呈“划水”樣運動,這是怎麼回事呢?

解答:根據上述病情,結合疾病發生特徵來看,出現上述情況,可能是得小鵝瘟。

一週左右的鵝,毛松不精神,拉稀怎麼回事呢

病因分析

小鵝瘟又稱鵝細小病毒病,是由鵝細小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敗血性傳染病,可侵害幼鵝和番鴨。各品種和日齡的鵝均可感染,主要危害1月齡內雛鵝,成年鵝感染後不發病但可成為帶毒者,將病毒通過種蛋傳給下一代。發病急,傳播迅速,患病鵝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1周齡內雛鵝感染後死亡率可達100%。

該病通常經消化道水平傳播,病鵝和帶毒鵝是主要的傳染源,被汙染了的飼料、墊草、飲水和用具等都是此病的傳播途徑,此病也可通過種蛋垂直傳播。鵝群飼養管理不當、育雛溫度低、舍潮溼、密度大、衛生環境差和應激等因素均能誘發該病。

一週左右的鵝,毛松不精神,拉稀怎麼回事呢

患病雛鵝表現精神沉鬱,羽毛松亂,食慾減退或廢絕,頭頸縮起,閉眼呆立或臥地不起,離群獨處,行動緩慢;病鵝鼻孔有漿液性分泌物流出,汙染鼻孔周圍;倒提患病雛鵝,口腔中有棕褐色稀薄液體流出;患病雛鵝排灰白色或灰黃色稀糞,常為米漿樣渾濁且帶有氣泡或有纖維狀碎片,肛門周圍絨毛被糞便玷汙;病情嚴重的站立不穩,倒地後兩腳亂劃呈“划水狀”,之後衰竭死亡。

一週左右的鵝,毛松不精神,拉稀怎麼回事呢

對死亡雛鵝進行剖解發現,患病雛鵝腸道血管怒張,十二指腸的黏液增多,黏液呈橘黃色,小腸中後段膨大增粗,腸壁變薄,小腸後段在靠近回盲部極度膨大,變硬,剖開可見形狀像“臘腸”樣栓子,堵塞腸腔,法氏囊質地堅硬,內部有纖維素滲出物,肝臟腫大充血、出血,質脆易碎,膽囊腫脹充滿暗綠色膽汁,脾臟、胰腺充血,腎臟稍微腫大,呈暗紅色,質脆易碎。

一週左右的鵝,毛松不精神,拉稀怎麼回事呢

預防方法

種鵝在產蛋前要注射小鵝瘟弱毒疫苗進行免疫,這樣後代雛鵝可獲得一定的母源抗體保護。出殼1—2天的鵝苗進行小鵝瘟疫苗免疫。

全群雛鵝注射小鵝瘟病毒卵黃抗體,為防止繼發感染用杆立克預防一下。另可板青、雙黃連增加鵝群抵抗力,還可用速補21提高雛鵝的抵抗力。

如果你看到能有所幫助,我會非常榮幸,或者朋友在養殖路上有迷失迷路的時候,可以關注我,點擊我的頭像私信我,助你養殖無憂。也可以點擊—-獲得更多的養殖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