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隐形”重男轻女,比明面上的其实更伤女儿

先来说个真实的故事。

阿梅有个大她两岁的哥哥,作为家中的幼女,她从小在物质上得到的东西并不比哥哥少。所以,在上大学之前,阿梅都觉得自己的父母就像他们自己说的那样——“我们啊,对两个孩子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

不过上大学后,有了同宿舍女孩作对比,原本粗枝大叶地她发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好像要比哥哥少一些,比如说她每个月的生活费要比哥哥少一些,她一个学期都很少接到父母的一次电话,但妈妈每星期会给哥哥打一次电话。“他们是爱我的”,对于这些细小的差距,阿梅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父母的“隐形”重男轻女,比明面上的其实更伤女儿

不过后来,阿梅渐渐觉得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似乎真的比不上哥哥。尤其是有一次,家里的老房子换成了新房子,阿梅特意趁着国庆假期回家看新房子,却发现两室一厅的房子没有自己的卧室,妈妈的说法是:“反正你以后也不在家里了,买两室的就够了。”

反正你以后也不在家里了”这句话让阿梅觉得难过极了,她还没有出嫁,就被父母排斥在外,当成了“泼出去的水”。

结婚后,阿梅有一次和丈夫吵架后回娘家了,父母说着女婿反正也不怎么样,干脆离婚算了。阿梅说离婚后没地方住,得回娘家住。爸爸一听就立马说:“那就别离了,你回娘家住你哥嫂会怎么想啊?”

后来她说,爸爸的这句话让她彻底看清了,虽然父母在物质上也没怎么亏待她,但骨子里其实始终是重男轻女的,只不过,比起明面上的虐待女儿,他们的重男轻女显得“隐形”多了。

父母的“隐形”重男轻女,比明面上的其实更伤女儿

“隐形”重男轻女家庭的女儿,虽然没受虐待,但其实同样悲哀

“隐形”重男轻女的父母,通常都特别爱面子,在外人面前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重男轻女的,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重男轻女——但实际上,只不过是他们重男轻女的思想和行为比较隐秘罢了。

所以,当生活在“隐形”重男轻女家庭的女儿如果控诉父母重男轻女,父母通常会觉得她矫情、自私、无中生有、无理取闹、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孝……而这种家庭中的儿子,通常也不会觉得父母对自己是偏心的。

父母的“隐形”重男轻女,比明面上的其实更伤女儿

当然,在给父母养老的问题上,隐形重男轻女的父母早就想好了分配方案:父母“平等”地对儿子和女儿了,养老时儿子和女儿当然也应该平摊。

如果说显性重男轻女家庭中的女儿,忍到能独立生存的那一天就可以头也不回地离开那个伤透了她的心的原生家庭,那么生活在隐形重男轻女家庭中的女儿,只能对父母又爱又恨,继续被原生家庭寒着心,却又无法和它彻底地割裂

从这个角度来说,隐形重男轻女家庭中的女儿不被重视,不被理解,无法决裂,有苦却说不出,其实更加悲哀。

父母的“隐形”重男轻女,比明面上的其实更伤女儿

苏明玉能和母亲开撕,隐形重男轻女家庭的女孩却往往不能

重男轻女的思想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消除,所有不被关爱的女孩要懂得与自己和解

重男轻女的思想存在几千年了,虽然如今受到了男女平等观念的冲击,但不得不承认,这种封建糟粕思想短时间内不会彻底消除,也就是说,或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会有很多女孩在原生家庭中被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伤害着。

既然社会现状难以改变,那么女孩们就需要内心变得更坚强一些,让自己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这样才不会被落后的思想“毁掉”。

父母的“隐形”重男轻女,比明面上的其实更伤女儿

如果父母对自己还算好,那就对父母做好自己应该做的,问心无愧就好,而不必百依百顺;如果父母是樊胜美妈妈、房似锦妈妈那样的,那最好离得越远越好,否则只会被他们拖进万劫不复的深渊,一辈子都无法翻身。

上一代人的思想我们或许已经再难以改正,但是,我们还可以做好自己。当所有不被关爱的女孩成为母亲之后,最要紧的是,不要再对儿子和女儿区别对待,不要让自己的悲剧在女儿身上重演

当所有的母亲都能做到这一点,相信重男轻女的思想就不会再传递下去,女孩们也就能彻底摆脱这种思想的毒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