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政府視他為眼中釘,但卻是老百姓心中的好漢,多次打退沙俄!

滿清政府末期,中國一片混亂,特別是東北地區。清政府腐敗懦弱,大好河山任人宰割。沙俄強行佔領中國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甲午戰爭慘敗後,日本更是蠢蠢欲動,加之政府官吏橫收暴斂,百姓生活猶如身在水火。這一時間,許多土匪蜂起,嘯聚山林,不僅打家劫舍,還做盡了各種賣國求榮之事。但是有一個土匪卻不盡然。

滿清政府視他為眼中釘,但卻是老百姓心中的好漢,多次打退沙俄!

他就是杜立三,是當時清政府稱為“遼西巨匪”的頭號通緝犯,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招滿清政府仇視的土匪在百姓口中卻有不俗的口碑。杜立三本就是土匪,打家劫舍出身,貪婪兇狠的本性還是存在的。在他管轄的地區,每年10畝地需要交餉銀兩塊大洋,這對於本就飢寒交迫的老百姓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滿清政府視他為眼中釘,但卻是老百姓心中的好漢,多次打退沙俄!

杜立三

但是杜立三還做過好幾件好事甚為老百姓稱讚。有一次,杜立三看到有叔侄女二人在街頭賣藝,但是這時候有地痞流氓滋事,打死了叔叔,還要侮辱這位姑娘,姑娘在反抗中受了重傷。杜立三實在看不下去了,敢在自己的地盤鬧事不想活了,上前怒斥地痞流氓並將其狠狠打了一頓。並且將此女帶回了自己的家中養傷,可不要誤會哦,只是帶回去為那位姑娘養傷。後來,還資助這位姑娘回到了關內老家。

滿清政府視他為眼中釘,但卻是老百姓心中的好漢,多次打退沙俄!

除了這件行俠仗義的事情,杜立三還曾下令治理遼河河道,這對附近的百姓可以說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據記載,但是遼河常年無人治理,經常洪水氾濫淹死了不少村民。但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還是抵禦外敵——沙俄,要知道當時清政府內憂外患,根本都抽不出多餘的兵力過來抗擊沙俄。

滿清政府視他為眼中釘,但卻是老百姓心中的好漢,多次打退沙俄!

滿清政府視他為眼中釘,但卻是老百姓心中的好漢,多次打退沙俄!

影視劇中常見的土匪裝扮

十九世紀末,沙俄向我國東北南部擴展的時候,與杜立三的利益發生了衝突。這時候我們就明白啦,抗擊沙俄其實不是本心,只是杜立三不允許任何人侵犯自己的領地。沙俄也多次派遣軍隊消滅杜立三,但是每次都是無功而返。為了保證水路暢通,沙俄派遣軍隊到今天台安縣境內張荒地大橋附近駐紮。

當時社會本來就是動盪不安,杜立三從一開始走上做土匪這條路就一直小心謹慎。沙俄駐兵,這可是杜立三的肉中刺。正所謂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杜立三精心挑選了幾個槍法好的人馬多次組織進攻沙俄軍隊,在戰鬥中杜立三先後打死了三十多個沙俄士兵,打傷上百人,迫使沙俄不得不退兵到遼陽。此次擊退沙俄讓杜立三名聲大振,越來越多人慕名投到其門下。

滿清政府視他為眼中釘,但卻是老百姓心中的好漢,多次打退沙俄!

沙俄士兵

且不說沙俄侵犯了杜立三的權益,杜立三還是有一些民族氣節的,僅僅衝敢主動打退沙俄,就已經是當時很多正規清朝軍隊的榜樣了。正是因為這點才讓這個綠林人物揚名於世。可是,最後這個綠林好漢卻被自己的拜把子兄弟東北王張作霖設了個鴻門宴殺了。

滿清政府視他為眼中釘,但卻是老百姓心中的好漢,多次打退沙俄!

張作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