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性反思、借物隐喻和主角塑造剖析《阿甘正传》的经典魅力

《阿甘正传》是一部经典的励志电影,它根据美国作家温斯顿·格鲁姆的同名小说而改编,由导演罗伯特艾泽吉米执导,汤姆·汉克斯、罗宾·怀特等人主演。电影于1994年上映后一炮而红,在第67届奥斯卡上获得13项提名,一举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六项大奖,

豆瓣评分常年保持9.5的高分,在最受欢迎电影中稳居前三名。

从人性反思、借物隐喻和主角塑造剖析《阿甘正传》的经典魅力

《阿甘正传》豆瓣评分

这部电影的主线剧情很简单,讲述了先天智商低下、患有脊椎弯曲的阿甘,经过自强不息地奋斗,最终创造人生传奇的励志故事。影片采用两条线索的叙事手法,一条紧随现实时间发展,另一条通过阿甘与陌生人聊天,以倒叙的方式,讲述阿甘的童年、从军、参战和从商的经历。

完整展现了阿甘作为先天残缺患者,从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成为一位传奇的美国名人的励志经历,让大家从他的成长史中汲取到力量,收获自己的成长。

这部电影我看了不下十遍,虽然故事情节略显俗套,但每次看依然会被阿甘的拼搏精神所打动。影片之所以能成为一部传奇经典,是因为导演透过阿甘的人生经历,并从他与母亲、爱人、朋友的情感联系中,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本文将从阿甘的不幸与幸运、正视残障人士、2处借物隐喻与主角塑造这三个部分,来分析这部励志片背后的人生哲理。

从人性反思、借物隐喻和主角塑造剖析《阿甘正传》的经典魅力

等公交车的阿甘

01

阿甘的不幸与幸运:在不幸的狭缝中,寻找幸运的光芒

第一、不幸的阿甘:身体和智商都有缺陷

阿甘可以说一出生就是不幸的,从小就是个低能儿,智商只有75,连上公立学校的资格都未达到。不仅如此,他还患有先天脊椎弯曲,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行走和奔跑,必须利用支架来固定身子,强行让身体直立起来,才能勉强踉跄地行走。

无疑,这样的阿甘,在正常人眼中是不幸的。因为他身体的缺陷,在周围人看来是特殊的,甚至是“怪物”般的存在。童年时代的阿甘,被同龄人追打,被学校的小朋友排斥,被社区的人用异样眼神看待……对于年幼的阿甘而言,有一个知心的好朋友是件很困难的事。因此,在上学之前,阿甘大多数时候是沉浸在一个孤独寂寞的世界里。

从人性反思、借物隐喻和主角塑造剖析《阿甘正传》的经典魅力

年幼的阿甘和妈妈

第二、幸运的阿甘:拥有超人的天赋、爱他的母亲以及友善的挚友

人们常说:“上帝给你关了一扇窗,同时也会给你打开另外一扇窗。”

从另一方面说,阿甘又是幸运的,虽然他身体有缺陷,但他拥有超人的天赋,以及生命中带给他无数温暖的“贵人”。

  • 妈妈:虽然阿甘与其他同龄人有所不同,但妈妈一直用积极地言行引导他,从不责怪他的与众不同,也不会过度干涉他要做的事情。相反,妈妈总是鼓励阿甘不要在乎别人的评论,支持他投身各种社会活动。妈妈教会了阿甘许多人生道理,为他树立起生活的勇气与信心。
  • 珍妮:年幼时,珍妮是唯一一个不排斥阿甘的同龄人,主动接纳并与他成为好朋友。她鼓励阿甘学会快跑,摆脱同龄人的欺负。她对阿甘的这份的真挚感情,伴随阿甘奋斗的一生,也是阿甘人生中的精神支柱。可以说,除了妈妈之外,珍妮是阿甘生命中对他起到重大影响的另一个女人。
  • 丹中尉:因身体残废而一度消沉颓废的丹中尉,被阿甘的坚韧和纯真所打动,慢慢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并与阿甘一起建立虾业公司发家致富。同时他坚守对阿甘的承诺,忠实地爱护并帮助阿甘,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后,为阿甘购买了水果公司的股份,让他成为衣食无忧的亿万富翁。

可以说,这三个人物,对于阿甘的人生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和影响,彻底改变了阿甘的一生。有时候我们常常忽略家人、爱人、朋友给予的支持,却忘了这些人才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

从人性反思、借物隐喻和主角塑造剖析《阿甘正传》的经典魅力

阿甘和丹中尉

02

正视先天缺陷者与残障人士:多给予一点耐心和鼓励,去发现他们的天赋

第一、真正的爱,不是过度保护

阿甘能取得超乎正常人的成就,离不开身边人耐心的教导和鼓励。虽然他身体生来缺陷,但是阿甘妈妈并没有将他藏起来,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下。相反,每当阿甘被周围人用异样眼光看待时,妈妈总是鼓励他:“你要记住,你跟其他人都是一样的,你们没有区别。

从人性反思、借物隐喻和主角塑造剖析《阿甘正传》的经典魅力

妈妈对阿甘的鼓励

人终归会有自己独立的那一天,如果父母总是过度的保护,那么他们为孩子构筑的保护层,很有可能让孩子丧失自己长出铠甲的能力。

我们不妨想一下,如果阿甘妈妈因他是“先天残障”儿童,从小就将他保护起来,或是送到专门的残障机构上学,那么阿甘就有可能会错过一个成为正常人的机会。别说逆转命运成为大英雄,或许他连生活都无法自理。

第二、将他们当做正常人来对待

妈妈对于阿甘的所有行动都不会干预,相反非常支持他。阿甘学会快跑后,妈妈支持他进橄榄球队;阿甘毕业后要去参军,妈妈为他祈祷并叮嘱他要平安回来;当阿甘退伍后,想去完成布巴的捕虾遗愿,妈妈也依然支持。

阿甘妈妈之所以这样做,她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打破世俗的偏见,用对待正常人的方式引导阿甘,让他亲身去体验和感知这个世界,勇敢地面对生活,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行成长

从人性反思、借物隐喻和主角塑造剖析《阿甘正传》的经典魅力

退伍后的阿甘和母亲

阿甘的故事告诉我们,身体有残缺的孩子,其实并不笨,也可以发挥自己独有的天赋。类似阿甘这样的残障人群,需要的是父母多一点的耐心和鼓励,以及周围人对他们报以正常的眼光看待。

对待残障人士,不必过度保护,只需将其视为正常人,

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尊重,并鼓励和挖掘他们的天赋,让其独特的天资得以充分施展。这也是影片带给我们的教育启示。

03

解读2处借物隐喻与主角的成功塑造,让你更能看懂这部影片

第一、羽毛与巧克力的寓意

(1)羽毛的寓意:阿甘善良、纯洁的内心

从人性反思、借物隐喻和主角塑造剖析《阿甘正传》的经典魅力

羽毛飘落在阿甘脚边

羽毛在开头和结尾都出现过,它其实象征的是每个人的人生。

阿甘妈妈认为人生是充满偶然,从阿甘前半生的奔跑人生就可以看出,他奔跑的方向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目标,就像电影开头的羽毛那样,毫无方向地随风飘零。

作为军人世家的丹中尉认为,人生是命中注定的,他觉得战死沙场才是归宿。犹如飘零的羽毛落在阿甘脚边,被他捡起夹在书里,找到归属一般。而兜兜转转的阿甘跟珍妮最终结婚成家,也暗示了“命中注定”这一点。

在影片最后,随着珍妮的逝世,羽毛再次随风飘走,意味着阿甘的人生又回到了难以预知的飘零状态。

从人性反思、借物隐喻和主角塑造剖析《阿甘正传》的经典魅力

阿甘与珍妮

其实,羽毛代表的就是人生:在随波逐流中,又包含着命中注定。

正如阿甘在珍妮坟前所说:

“我不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命是不是注定的,或者我们都像风一样飘着,不知道会飘到哪,可我……我觉得也许两者都有,也许这两者会同时存在。”

(2)巧克力的寓意:妈妈对于阿甘人生观的谆谆教诲

巧克力在影片出现过两次,一次是阿甘跟陌生人回顾过去时,另一次是出现在阿甘妈妈临终前的叮嘱中。

从人性反思、借物隐喻和主角塑造剖析《阿甘正传》的经典魅力

巧克力

那个时代,国外的巧克力大多是混装的,一盒包装中有不同口味、形状和味道的巧克力,并且每颗巧克力都被纸包裹着,根本看不出是什么味道,只有吃了才知道。

就像阿甘的人生,没有人会想象到一个低能儿可以获得成功成为巨星,可默默做好每件事的阿甘,却让这个奇迹发生了。

千姿百态的人生,就如同一盒巧克力,不可能每一刻都是绝美滋味,若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明天会是怎样。巧克力的寓意也鼓励着我们,当厄运降临时不要沮丧,做好当下勇往直前即可

从人性反思、借物隐喻和主角塑造剖析《阿甘正传》的经典魅力

妈妈临终前对阿甘的叮嘱

第二、主角的成功塑造,为影片增色加彩

(1)人物形象

汤姆·汉克斯的外表,本身就带着一种憨实的气质:浓密的卷发、宽阔的额头,高挺且有肉感的鼻子。给人一种内向、木讷的印象。

另外,阿甘在电影中话语使用的词汇也相对简单,基本上没有复杂的词语。电影通过对主角的语言风格设计,表现出阿甘不善言辞的一面,与他“痴愚”的人物形象相呼应。

从人性反思、借物隐喻和主角塑造剖析《阿甘正传》的经典魅力

阿甘

(2)听妈妈的话

阿甘在大部分自述中,常说到一句口头禅——“妈妈说”

这句口头禅,一方面表现了妈妈对阿甘成长的影响。在阿甘心中,妈妈就是他坚强的后盾,而妈妈那些带有哲理性的话,就是阿甘人生的信念准则。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阿甘的思维跟孩子一样,听妈妈的话就体现出他是“听话的孩子”这一形象。

从人性反思、借物隐喻和主角塑造剖析《阿甘正传》的经典魅力

阿甘与护士聊天

(3)不断奔跑

“奔跑”贯穿着阿甘的一生,也颠覆了他的人生。小时候,戴着脚支架的阿甘被同龄人欺负时,珍妮大喊着“Run,Forrest!”。也正是因为珍妮这句“Run”,让阿甘开启了他的“奔跑”人生。

他跑到大学、跑进橄榄球队、跑出硝烟四起的战场,甚至独自长跑3年横穿美国。

奔跑,不仅突显了阿甘坚韧不拔的人生信仰,也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是

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是一段热血的“奔跑史”,穿行于童年、青少年、中年、老年各个时代,同时也代表着人们在精神和现实中,勇敢实现自己梦想的决心。

从人性反思、借物隐喻和主角塑造剖析《阿甘正传》的经典魅力

奔跑的阿甘

04

结语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平凡的生命里,都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阿甘正传》是一部极具教育意义的影片。阿甘虽然先天身体缺陷,但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坚持、专注、守信、友善和执着,这些人性中熠熠生辉的可贵精神。

而阿甘身上折射出的这种自强不息和拼搏精神,激励着我们在逆境中学会平淡地接受,不怨天尤人,坚持不放弃地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转机。而这,正是电影传递给我们的生命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