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平实的本心,让阿甘成为了时代的幸运儿

电影《阿甘正传》传达出的力量是正面、宏大的,而温斯顿·葛鲁姆的同名小说表达的却是琐碎、崩溃和荒谬,以荒谬的风格,通过傻子阿甘的视角,反讽了美国的诸多社会问题。

毕竟都是讲故事,好听了就听,悉听尊便。无论阿甘的形象是什么样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电影中的阿甘身上看到了一些人性的可贵和可取之处,也看到了那个当下美国社会的崩溃与荒谬。

《阿甘正传》:平实的本心,让阿甘成为了时代的幸运儿

小说里的阿甘一共有两句名言:"狗屎的战争"和"我想尿尿"。

阿甘或许一点都不傻,很多时候,他甚至成为了英雄,而作者葛鲁姆也绝对不是只写了一个弱智的事情,这其实更像是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史。

在小说《阿甘正传》的结尾之处,女主人公珍妮说完阿甘"白痴"之后,冒出了一句独白,"谁不是白痴呢?"似乎一语道破整部小说的内涵。

阿甘"轰轰烈烈"的传奇一生,看似荒诞不经,其实正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历史与社会的缩影,我们透过阿甘的眼睛,也看到了世态的险恶复杂、庸俗市侩,从而更觉人性真诚之可贵。

01 身智双残的“弃儿”阿甘,幸运地遇到了伟大的母亲,有了朴实的品质

如果用两个字形容阿甘的母亲,非"伟大"两字莫属。

丈夫离她而去,阿甘问她爸爸去哪了,度假是什么意思?

度假就是一个人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她对甘的教育真的是无比重要。

《阿甘正传》:平实的本心,让阿甘成为了时代的幸运儿

虽然阿甘因为身体和智力原因被要求去读特殊学校,但是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给予他鼓励和关爱。

"不要让其他人说他们比你强。"

这是母亲常对年少的阿甘说的话,她始终不承认自己的儿子跟别人不一样。

阿甘是是个被时代遗弃的“弃儿”,身体有缺陷,智力有缺陷。他的腿需要装矫正器,语言表达也较其他孩子迟缓,这一切,难道阿甘的妈妈是真的感觉不到崩溃和压力吗?

答案只有一个,她独自承受了一切,不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儿子。

阿甘和母亲离别的那一刻,母亲再次向他告诫人生的真谛,向他最后的告别。

本是最悲伤的时刻,却因为他们母子之间真挚的爱而变得温馨。

就像阿甘说的,他的母亲上了天堂,所以不用悲伤。

02 爱情的“弃儿”阿甘,幸运地遇见了绝望的珍妮,有了爱的延续

童年时光,只有阿甘愿意陪着珍妮坐在大树上玩耍,夕阳西下,太阳的余晖落在他们身后,如伞状的大树铺开在绿草地上,坐在树杈上,美的像一幅画。

《阿甘正传》:平实的本心,让阿甘成为了时代的幸运儿

珍妮姐妹俩和父亲居住在一个农场的破房子里,父亲经常酗酒。

阿甘的一句台词"经常触摸她和她的妹妹",暗示了这个小女孩悲惨孤独的童年。

在那个崩溃的时代,年幼的珍妮面对父亲的虐待,不知道如何摆脱只能祈求主,一个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的神。

成年后的珍妮,再次回到农场的木屋,几经风雨,已经破败不堪,时过境迁,一切物是人非。

珍妮远远的朝老屋扔石头,哭着的跪在地上,喃喃自语,对于当年的事,也只是说了一句"怎么能这样!"是怎样的往事,让她连靠近老房子都觉得无比窒息,相信看过的人都会明白。

单从童年来看,阿甘的充其量是身体上的缺憾,但是珍妮的内心如同当时的美国社会,已经千疮百孔。

人常说童年被爱是一个人一辈子的铠甲,对于珍妮来说,坚强倔强的外表下是一触即溃的灵魂。

在即将奔赴越南战场的前夕,阿甘来到了珍妮主场的酒吧,映入眼帘的是一丝不挂的珍妮抱着吉他在酒吧驻唱,台下的人试图调戏她,被珍妮断然拒绝,气氛瞬间陷入尴尬。 客户对此不满并借着酒劲想要靠近珍妮。

没有人在意她的歌喉,在这个麻木的时代,大家只是想看热闹而已

阿甘爱着珍妮,却不敢表达。他表达爱意的方式很简单粗暴,就是二话不说冲上去就打,就这样简单地保护着他认为应该保护的人,尽一切可能的保护珍妮。

阿甘从战场回来后在街头喷泉和珍妮重逢。他们都跳进水池向各自奔去,喜悦和幸福洋溢在身边,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即便后面跟着离别,但相逢的那一刻是欢乐的,是满足的。

《阿甘正传》:平实的本心,让阿甘成为了时代的幸运儿

珍妮依然选择离去,她选择诗和远方,他们总是再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人生的意义,可惜的是珍妮的选择永远与阿甘不同。

爱情的“弃儿”阿甘永远是那个在原地等她的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青梅竹马式友谊升华为矢志不渝的爱情,让人唏嘘不已,但这是阿甘对本心的坚守

珍妮死后,阿甘站在珍妮墓前忍泪痛苦向她告白。

"他承认他很傻,但他很坚定地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朋友。"

阿甘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都离他而去,最好的朋友也死在了越南战场,但他知道,他还将继续活着,陪同儿子,把母亲和珍妮给予他的爱,全部延续在儿子身上。

阿甘送儿子上学,和他第一天上学坐校车一样,只是儿子比他聪明,大方地和校车司机打招呼。

这一刻,阿甘是满足的,羽毛随风而起和片头飞舞的羽毛一样带着爱在延续。

03 社会的“弃儿”阿甘,幸运地遇到了两个朋友,有了超越时代的忠实友谊

最让珍妮担心的傻子,成为超级英雄以前,“只会跑”,是个彻底的社会“弃儿”。

依靠着自己的坚持,才有了不断的收获,越南战场救了很多人的命,全身而退,并获得总统亲自接见表彰,自此,这位“弃儿”真正成为了英雄,成为了时代的宠儿。

在这里,阿甘遇到了生命中重要的另外两个人。

《阿甘正传》:平实的本心,让阿甘成为了时代的幸运儿

一个是布巴,唯一一个"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坐这里"的士兵,把捕虾当成口头禅的士兵;另一个是丹中尉。

阿甘无所畏惧,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找到巴布,一场突袭过后,阿甘抱着战友巴布,这个昔日的大块头,这个梦想者着回国就跟阿甘去捕虾还要五五分成的家伙,留下了一句"我想回家!"

就倒在了阿甘的怀里。

这是生死之交,是忠实的友谊,也是让人羡慕和感动的友谊。

在丛林里,丹中尉双腿已经炸,也许压根没想活着回去,阿甘却非要冒死把他背出去。

对于丹中尉来说,失去双腿,自己的小队全军覆没,后半生靠着残疾军人补助苟活,还不如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来的干脆。

一个有着这样豪迈情怀的战士成了一个酒鬼,流浪汉,拿着微博的补助金,苟活于世。

阿甘的两个朋友,一个带着未竟的梦想牺牲了,一个身残志颓。这是战争造成的创伤,难以弥合是人生之痛。

命运跟他们开了一个大玩笑。

一切都猝不及防。

退伍后的阿甘决定去实现朋友未完成的梦想,回到巴布的家乡,买下一条船,兑现自己和巴布的诺言:合伙捕虾

阿甘在经历数次失败后,无意间瞥见丹中尉出现在河对岸。

丹中尉兑现了跟阿甘的承诺,如果阿甘买了船捕虾,丹中尉就来给他打下手。

丹中尉见到阿甘第一句话就是,

"我是个一言九鼎的人。"接着还傲娇的说"但我不会叫你老板。"

爱面子的丹中尉,他失去双腿,还给个部队里自己的小弟当大副,确实有点难为情。

阿甘见到丹上尉时,一跃跳入海中,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没有等待船靠岸,而是迫不及待的跳下海,游向他的老朋友丹上尉。

这份友谊,这份真诚,把所有标注世俗价码的友情都狠狠地踩在脚下。

丹中尉出身军事世家,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缺钱,也不是为了生活所迫,只是找到了一个可以让自己振作起来的理由。

这个理由也许就是:阿甘。

战争让丹中尉颓废,阿甘却能让他重新振作,这本身也许就是对荒诞美国最大的讽刺。

04 无数“弃儿”在与命运和时代博弈,但阿甘是幸运的,成为了时代的宠儿

"我不懂我们是否有着各自的命运,还是只是随风飘荡,没有定数。"

用喜剧衬悲剧、用繁华显落寞、用希望描绘绝望。这其实就是当下最真实的美国,只是很少有人能够读得懂。

伴随着美国历史上的名场面,阿甘、初恋兼发小珍妮、越战战友黑人巴布和丹中尉,他们的人生却截然不同,他们的美国梦异常惨烈。

阿甘人生有多励志、多精彩,就有多失败、多沮丧。沉浸在美国梦的不可思议中的人,却鲜有按下暂停健,细细品味无数“弃儿”的人生,那才是大多数人的人生。

他们在和命运博弈,在和时代博弈。

命运似乎在开始的时候对每个人都差不多,然后慢慢的就开始分崩离析。

桅杆上的丹中尉向上帝怒吼"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压抑在心中的委屈和愤懑得到了彻底的宣泄。质问上帝为何要如此安排自己的人生?

大难以后的丹中尉平静的坐在海边,他终于和上帝握手言和,找到了属于自己内心的平衡。

在婚礼上,人们丹中尉装了假肢,堂堂正正的站在了众人面前。

一个男人,事业有成,娶妻生子,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吧。

比较而言,丹中尉和珍妮走的所有路都通向一个终点:绝望

珍妮始终不肯向命运低头,她无数次尝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阿甘每做一件事都会成功,他渡己更渡人。

而珍妮每做一件事都会失败,总会遇人不淑,不欢而散。

珍妮也是一个美国梦的追梦者,她梦想着成为歌星。大学毕业的珍妮在酒吧当起了驻唱,还拍了色情杂志,跟着激进的反战派四处流浪、陪酒,把该干的不该干的都尝试了一遍,然而现实又一次打碎了她的美国梦。

《阿甘正传》:平实的本心,让阿甘成为了时代的幸运儿

回到阿甘身边,不久又离开、生子、隐姓埋名。

珍妮的经历是珍妮的不幸,更是时代的不幸。

代表的是美国社会越战期间,年轻人的放纵和迷茫,灿烂千阳,终究一地鸡毛。

阿甘则代表了对于人性的极致思考:人到底该自律上进还是该贪图享乐。

可能现实太过于残酷,用超级英雄的光环,跟命运正面较量,不过是以卵击石而已。

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显得势单力薄。普通人在战争面前,在命运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

只有阿甘是个例外:他是时代的宠儿。

05 结语

阿甘是幸运的,谁还能说他是:

“弃儿”、傻子。

他的人生:因而爱得其所,活得精彩。

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种爱支撑人生,那就是母爱;阿甘一生只爱一个女孩珍妮,除此他永远心如止水;他可以仅仅由于布巴的一句话,而干起自己并不熟悉的捕虾业。

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在指引着他,他也只为此而踏实地,不懈地,坚定地奋斗,直到目标的完成,新的目标的出现。

没有单纯的抉择就不会没有心灵的杂念;而没有心灵杂念的人,大概才能够在人生中举重苦轻

无论是弃儿,还是宠儿,生活中或许有很多不如意,但是不管发生了什么我们都要保持最初的冲动,一股脑的坚持下去,像个傻子一样,坚持下去。

《阿甘正传》:平实的本心,让阿甘成为了时代的幸运儿

正如母亲临终前给他说的一样: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将拿到哪一味。"

我相信阿甘的那盒巧克力中,蕴涵的味道不比正常人的少,也并不完全甜蜜,但是这些酸甜苦辣的巧克力,却能化为蜜糖般的甜蜜,融化在阿甘的舌尖……

《阿甘正传》:平实的本心,让阿甘成为了时代的幸运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