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眼中的“解封”:激動,卻依然不敢鬆懈!

(健康時報記者 李寧 張萌)“封城”76天后,武漢解封。面對城市重新啟動運作,對他們來說,又意味著什麼?


武漢籍醫生:很開心,我想辭職回家鄉武漢

“能和隊友一起回來我很開心,經歷這麼多,唯一有變化的就是我想辭職回家鄉武漢發展,家鄉對我很重要。”張雨言辭堅定的告訴健康時報記者,這位疫情期間被困湖北老家的廣州醫務人員,今年春節返回老家過年。但隨著疫情的發展,當地進行了隔離措施,一時之間,外面的人進不來,裡面的人也出不去。

張雨焦急地主動聯繫了當地的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表達了自己想支援一線的想法。得到的回覆是可以去,但要經過所在單位同意。然而張雨所在的醫院已經派出一定名額的醫務人員出發支援。在詢問了單位相關負責人之後得知,為了方便管理,所在醫院也不建議醫務人員私自行動。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我是湖北的一個小細胞,我就要發揮自己的功能”。最後,張雨輾轉多方,在經過隔離後終於成為了抗疫大軍中的一名志願者。“

“我身邊的兩個在外工作的朋友也會一起回武漢,我們以後都準備在自己的家鄉發展。”經歷過這一場戰疫後愈覺家鄉的重要。張雨和她的朋友都下了如此決定,她們對自己的以後、對武漢的未來也都充滿了希望和憧憬。


感染患者:疫情後我要生活的更認真

“除了生活變得不便利,活動範圍受侷限、與親朋聯絡感情的方式變得很單一之外,就是自己焦慮不安的情緒非常明顯。”這位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患者賈珍珍(化名)如此表示,因為封城,家庭成員之間主要靠電話、微信聯絡,沒有辦法直接見面。

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不能依靠家人,基本上只能各自顧好各自。“生病時思念親人的心更切,內心也更敏感脆弱”。賈珍珍在這一刻深深地體會到了“照顧好自己就是給家人最大的幫助和安慰。”

治療期間,她最大的感慨是突然覺著生命對於每個人都很珍貴,也很脆弱。“躺在病床上得到別人照顧的那種感覺,讓人即使在寒冬臘月也能心生暖意”。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看到了冒著生命危險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他們當中有人的人甚至都沒有氧氣瓶高,明知有危險仍然給予病人最可靠的治療和照顧,不顧自身安危用血肉之軀衝在前面擋住病毒。”賈珍珍在病床前把他們稱為是眼中最美的風景。

疫情更是讓病友們在危難時刻擰成一股繩抱團取暖。“當看到了與病人離別的家屬時,感覺他們讓活著的人觸發對生命的思考”,賈珍珍表示,今後要更認真的生活,才能不負這與死神爭來的時光。現在武漢解封,凜冬已去,春天到來,希望自己早日迴歸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基層公務員:解封后覺著鬆了一口氣,但還是不敢鬆懈

45歲的王賀森(化名)是沙洋縣委政法委的工作人員,也是沙洋縣義工聯的一分子。疫情發生後他做的主要工作是給精神疾病患者送藥。

“現在武漢解封后覺著鬆了一口氣,但內心緊繃的那根弦還是不敢鬆懈,疫情還未完全消滅,我們仍然要小心謹慎”王賀森表示。

“那些有精神病史的患者屬於特殊人群,與常人相比較容易出現安全風險,封城後可能帶來的就醫不便會造成患者不能不按時按量服藥。出現暴躁情緒,甚至砸東西,破壞公物,自殘等,屬於無形的安全風險。”

他與單位其他工作人員迅速連夜整理出294名居家的精神病患者名冊,統計他們的存藥量,與同事們開始了挨家挨戶的送藥行動。

他的妻子是一位口腔癌患者,因疫情期間病情復發入院。他白天無微不至地照顧,晚上還要起床四次為她敷藥止痛。即使這樣,他仍然在自己的陪護擔子上增加了另一名癌症患者榮婆婆。

榮婆婆老伴已經去世,唯一的女兒正在美國留學,住院無人陪護。王賀森決定充當榮婆婆的陪護。每天用料理機把一日三餐的食物打成糊糊,或將水果榨汁、做檢查項目預約、陪著做檢查、夜間起夜陪護……視容婆婆為親人一般照顧,他表示“這只是舉手之勞,特殊情況我們應當手拉手一起互相幫助、互相加油”。


武漢人眼中的“解封”:激動,卻依然不敢鬆懈!

王賀森在病房裡與照顧容婆婆的小劉進行交接 圖片來源於受訪者

社區書記:社區的防控工作會更加艱鉅

“解封后,離漢通道開放,但是社區的防控工作依然不能鬆懈,甚至會更加艱鉅,因為相較解封之前,社區進出的人流量會加大。”潘麗娟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潘麗娟是武漢市礄口區六角亭街道順道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自疫情發生以來,她把社區當成“家”,每天24小時關注社區居民動態。


武漢人眼中的“解封”:激動,卻依然不敢鬆懈!

潘麗娟在工作崗位

潘麗娟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後,社區的工作重心與以往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往,社區的工作重心是為居民提供一些基礎性服務,疫情發生後,從勞動強度、精神層面都有變化。

“武漢解封對於社區工作者來說主要是工作重心的轉移。在封城期間,主要工作在於疫情防控,民生保障,以及為居民提供一些日常生活品的團購等服務。”潘麗娟告訴記者,而在解封后,工作重心主要是對轄區內的復工復產人員、單位企業以及個體經營戶的管控,離漢人員的管理以及返漢人員的監管和他們在隔離期的關注。

“在武漢逐步解封之後,需要復工的人員以及有特殊情況的人員提供相應憑證可以正常出入,但是對於其他無必須情況的人員,我們還是建議減少出門,不過不會像前期一樣對他們進行約束,當然‘身份必問、體溫必測、口罩必戴、信息必錄’的四項要求還是不會改變的。”潘麗娟告訴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